![]() 而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 交织在虚实之间,成为继《楚门的世界》之后又一场撼动人心的梦。 《奇幻人生》 2006年上映的美国魔幻喜剧电影《奇幻人生》 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奇幻人生”。 影片以一个女作家的声音开始。 国税审计员哈罗德·克里克最近总觉得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在念叨,就像是生活片段的旁白。 而他生活过的或是即将经历的尽在旁白中,这令他惊诧不已。 而另一边深居简出的作家凯伦正倾力完成新作, 她并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现实中, 而其生活的际遇与她笔下的文字不谋而合。 生活中的哈罗德是一个典型的白领, 做的工作是让人艳羡的国税审计,可谓衣食无忧。 然而长期以来, 他一直过着独来独往、孤单更是寂寞的生活。 生活与工作极度地机械化,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内容。 就一本已经被写好的剧本, 他仅仅只是一个执行者, 情节如程序一般按照编辑的设计乏味又不停地往前推进着。 生活趋于机械化的哈罗德, 与卓别林著名作品《摩登时代》“机器的奴隶”美国工人查理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机械化得接近荒唐可笑。 凯伦的笔下,故事的结局是主角哈罗德因车祸而死。 并且在出版社的催促下她加快了写作的速度。 而现实中的哈罗德, 经历寻找神秘的幻觉种种失败以后, 求助于文学教授达斯汀·霍夫曼。 借助教授, 他找到了作者,希望改变自己的悲惨结局。 但是文学教授觉得, 如果改变了结局将会破坏作品美感, 于是哈罗德决定勇敢的面对结局。 他开始去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 他搬到了同事的家, 不再一个人吃饭、生活。 与朋友的交谈后, 聪明绝顶的他突然有所感悟, 开始尝试不再按照以前机械化的生活模式生活,把长期压抑的梦想和愿望释放出来。 他去了吉他店,他开始得到了space camp, 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他真正地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他大胆地跟心爱的女孩表白, 获得了一份真爱。 在他洋溢着喜剧色彩的爱的表白后, 他对教授说,我的人生开始是喜剧了。 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向, 剧情走向高潮,虽遭遇重重波折, 但哈罗德的结局最终改变了结局。 将主角带入这一连串故事的手表戏剧性地、喜剧性地救了他。 将故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哈罗德的生活, 秀的是一个08年金融海啸前典型美国白领的精神救赎的历程。 哈罗德形象不是个例, 如《变形金刚》系列的山姆、《国王的演讲》的乔治六世,他们在悲喜剧人生的转换的情节群上的设计,是非常相似,甚至典型化。 在21世纪以来、美国核心精神价值观缺失的时代, 哈罗德形象起到作用是不可言喻的。 影片结尾处旁白有这么一段话: “有时,当我们在恐惧,在绝望,在日常琐事,在一成不变,在无望,在悲剧面前迷失自我时,我们可以感谢上帝的巴伐利亚糖曲奇。” 它鼓励人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人生, 且坚信只要努力进取,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而《奇幻人生》中, 除了具有励志色彩的美国典型白领形象外, 还体现了美国精神中的“自由选择”人生哲学。 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萨特的“自由选择哲学”, 在存在过程中,人进行自我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影片告诉我们, 人生到底是一场悲剧还是一场喜剧, 更多地取决于我们,除却不可抵抗的外力因素,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做主。 至于本片的制作班底。 尚未到不惑之年的德国人马克·福斯特, 作为电影导演虽然没有太多的作品可以炫耀。 不过,他出道以来已经是凭借几次惊人的表现, 令众多影评人和观众为之侧目了。 这位出生在德国乌尔姆的阳刚小子, 经常游走于类型各异的作品风格之间。 从独立制作的实验性电影《破碎之梦》 , 到深受奥斯卡垂青的《死囚之舞》, 再到魔幻题材的《寻找梦幻岛》和恐怖色彩的《生死停留》。 手法和风格均十分复杂多变。 但仔细对比几部影片,还是能发现这些作品当中精髓上的相似性,那便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多是穿越在虚幻与真实之间。 而《奇幻人生》趣怪的故事设定, 更是把这种特色发挥到了极至。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洛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才赫然发现自己从未真正的“生活”过, 这样的辛辣反讽,对主人公以及观看影片的每一个人都无异于当头一棒。 而表面上掌控“生杀大权”的女作家凯伦, 本身也逃脱不了现实世界的折磨,嗜烟如命,并且有自毁倾向。 主角面临的这种荒谬而尴尬的生存困境, 辅以既尖锐又欢闹的喜剧笑料, 让《奇幻人生》更像是一部道德寓言,一个对大多数处于麻木平静之中的都市人的警醒。 事实上,影片的故事灵感, 来自于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 “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有时毫无逻辑可言”。 而对于好莱坞一线的著名谐星威尔·法瑞尔来说, 普通的恶搞烂搞早已经不是驰骋影坛的招术了。 对于角色的深层挖掘和幽默到骨子里的气质才是如今法瑞尔表演的精髓所在。 法瑞尔在该片中作为主角的演出, 完全脱离了惯有的恶搞风格, 这个荒诞故事, 成功激发出喜剧明星身上的另一种特质。 其举手投足间反而显现出几分黑色幽默的风范,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该片也是继《寻找梦幻岛》中的惊鸿一瞥后, 达斯汀·霍夫曼与马克·福斯特的二度合作, 本片中达斯汀·霍夫曼依旧戏份不多,却处处尽显扎实功底,与威尔·法瑞尔的几场对手戏,均为点睛之笔。 而在本片中饰演女作家凯伦的艾玛·汤普森, 近年在银幕上亮相鲜少。 片中以不修边幅的潦倒形象出场, 用精彩的表现证明了自己是戏中抑郁作家的完美人选。 尽管英伦才女历来在电影中表现上佳, 这个角色仍称得上她近年来的一次有力突破。 ![]() 编剧: 扎克·海尔姆 主演: 威尔·法瑞尔 喜欢的朋友请文末点赞和在看,这真的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