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茂林之家 2022-05-23 发布于湖南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衡阳李忠节公祠

一部南宋史,基本上是一部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前期抗金,后期抗元,来自北方的威胁始终是南宋政权挥之不去的梦魇。在一个半世纪的保家卫国战争中,南宋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在长沙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抗元官员李芾。

李芾,字叔章,祖籍广平(今河北永年),后迁至开封。李芾的高祖李升系北宋进士,为官清廉。靖康年间,金兵攻破汴京,李升的父亲遭金兵胁迫,李升奋勇上前保护父亲,父子皆被金人杀害。李芾的曾祖李椿,后举家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

李芾自幼聪慧,胸怀大志。因为祖先的功勋,李芾成年后以祖荫授职南安司户,继而任命为祁阳县尉。因赈灾有功,升祁阳知县。又因政绩突出,提拔为湖南安抚司幕官。当时永州山贼横行,朝廷下令招安,但经过一年的努力,都未能成功。李芾与参议官邓炯于是率领一千三百人攻破山贼老巢,擒获山贼首领蒋时选父子,余党很快被平定。后来,李芾代理湘潭知县。当地的很多豪强大族,借故拒缴赋税,曾让前任县令无可奈何。李芾上任后,不避权势,按户籍摊派赋税,使赋役得以公平。

李芾为官一方,素以造福百姓和严打盗贼著称。担任德清知县时,当地发生饥荒。李芾在民间设置“保伍”互助机制赈济灾民,使数万人受益。李芾离开德清后,德清有精通妖术之人,煽动百姓作乱,信仰者有数万人之多。朝廷再派李芾前去征讨,当地人听说来的人是李芾,当即散去。担任永州知州时,大力实行惠民政策,永州人后来为他立祠祭祀。以浙东提刑知温州时,当地原先海盗众多,听说李芾到来,很快销声匿迹。任职浙西时,浙西的盗贼在太湖中结党聚集,得知李芾正在明察暗访他们的踪迹后,赶紧作鸟兽散。李芾还重视教育。任职苏州时,他修建了虎丘书院,设立学官,并亲自制定学规,教导学生。当时的虎丘书院影响甚广,四方学子纷至沓来。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李芾画像

咸淳元年(1265年),李芾入京担任临安(今浙江杭州)知府。当时,权相贾似道把持朝政,前任府尹事无巨细都要先向贾似道禀报才敢执行,但李芾不信这一套。福王府有人逼死了人,案发后贾似道竭力营救,但李芾始终不肯通融,最终将其法办。李芾在临安城里检查消防器具,发现有一户人家不守规矩,拒绝置办,一问才知是贾似道的家人。李芾当即下令将其杖责。贾似道闻讯大怒,唆使御史黄万石诬陷李芾贪污,将李芾免职。

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攻下了鄂州(今武汉武昌),并继续挥师东进,剑指南宋京城临安。南宋面临亡了国危机,朝廷才想起被罢职十年的李芾,于是起用李芾为湖南提刑。当时湖南各地盗贼众多,人民流离失所。李芾下令所属各部组织民兵自卫,每县发一面黑旗,并宣布:“有胆敢作乱者,便斩于旗下!”社会治安方才安定。接着,李芾征兵三千,委派土豪尹奋忠率领前去勤王。又召集民兵,加强衡州的守备。

德祐元年(1275 年)二月,贾似道统率南宋最后的主力出征抵御元军,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之战中溃败。元军直逼临安,南宋朝野一片震恐,纷纷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贾似道这才被免职。湖北全境失陷,湖南也就成了抗元前线。朝廷急忙任命李芾为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此时的南宋朝廷,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朋友劝李芾千万别去上任。李芾流泪道:“生死攸关的大事,你以为我会犯糊涂吗?我家世代蒙受国恩,如今国难当头,我别无选择,只能以身报国。”赴任前夕,李芾最疼爱的女儿又不幸病死。但想到自己身负重任,李芾仍挥泪前往长沙赴任。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元军兵临长沙

当年七月,李芾携家眷从衡阳赶到长沙。此时,长沙的兵力已全部调往前线,而元军游骑已抵达长沙附近的湘阴、益阳等县。李芾仓促募兵,招到了近三千人。又联系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寻求支援。同时加紧储备粮食,整修器械,加固城墙。李芾还四处招募人才。陈义、陈元从四川撤防归来,李芾奏请将他们留在潭州,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吴继明则从湖北赶到。众人都愿意出力相助。

九月,元军兵临长沙城下。李芾命诸将固守城池,又发动全城百姓协同作战。据说岳麓书院的几百学生,也加入到了长沙保卫战中。面对数倍于已的元军,李芾率军民苦守长沙三个多月,经历大小战斗数十次,击退了元军的一次次进攻。城中矢尽,李芾令百姓将废箭磨光,重新利用。城中盐尽,则将库中盐席焚毁,取灰再熬,分给军民食用。城中粮绝,则捕雀捉鼠充饥。将士受伤,李芾亲自抚慰,给以医药。李芾还每天深入兵民之中,以忠义勉励部属。元兵派人来招降,则被李芾当场诛杀示众。

十二月,元军的攻势越发凶猛。李芾手下负责统领兵马的大将刘孝忠中炮受伤,不能指挥作战。其他将领也疲惫不堪。有人哭着请求李芾:“局势已非常严峻,我们可以为国捐躯,但城中百姓怎么办?”李芾大骂:“国家平时之所以厚禄善待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要你们报国。你们只管死死守住城池,再敢说这种扰乱军心的话,我定斩不饶!”

除夕之夜,元军再次发起猛攻,并借助云梯登上了长沙城墙。守城官兵奋力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刚刚击退前一波元兵,旋即又有大批元兵像蚂蚁一样爬上了城墙。长沙城在一片厮杀声中陷落。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李芾率军民苦守长沙

眼看长沙城陷落,许多官员选择以身殉国。首先是参战的衡州太守尹谷举家自焚而死。接着是参议官杨震跳入园中的水池自尽。李芾坐在熊湘阁官衙中,对部下沈忠说:“我已竭尽全力,只有以死报国。我的家人也不可以被俘虏受辱。你去把他们全杀了,然后在将我杀死。”沈忠伏地叩头,说自己不忍下手。但在李芾的再三要求下,只好含泪答应。他取来酒食,将李芾的家人一个个灌醉,然后全部杀死。李芾也引颈受刃。随后,沈忠放火烧毁熊湘阁。点燃之后,沈忠回家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再返回官衙。此时大火仍在熊熊燃烧,沈忠放声大哭,摔倒在地,然后拔刀自刎。李芾的幕僚茶陵人颜应蕍、安仁人陈亿孙也都自杀殉国。城中百姓闻讯后,许多人也举家自尽。城中每一口井都有大量自杀的死尸。在树上上吊自杀的更是比比皆是。未自尽的官员中,吴继明等人出城投降,陈义则冲破包围,准备前往福建,中途战死。

长沙城破后,元军准备屠城。幸得元朝荆湖行省参知政事崔斌和行省郎中和尚反复劝说,元朝大将阿里海牙才改变主意,放弃屠城。

激烈而悲壮的长沙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李芾率领长沙军民死守长沙的壮举,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李芾死后,南宋朝廷赠李芾端明殿大学士,谥号“忠节”。明代成化年间,人们为了纪念李芾,在他殉难的熊湘阁修建了李忠节公祠。大学士李东阳为此作记,还在《长沙竹枝词》诗中称颂李芾的气节:“马殷宫前江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长沙李忠节公祠现已无存,但在李芾的家乡衡阳,还有一座以李芾故居改成的李忠节公祠。清代,李忠节公祠被移至衡阳石鼓书院。祠前有清湘军将领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义烈炳潭州,千秋英名垂竹帛;崇祠仍故宅,一龛清供有梅花。”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长沙熊湘阁故址

李芾无疑是南宋历史上受人崇敬的英雄人物。不过,李芾在城破之后强迫家人殉国的做法,却让人不敢苟同。尽管李芾的出发点是避免家人被俘后受辱,但以此剥夺家人的生命,过于残忍,也很武断,并且对他人产生了不良示范。正确的做法是,战前就应当将自己以及部下的家眷撤离前线,或者在最后关头组织他们突围。实际上,李芾刚到长沙时,曾将自己的儿子李裕孙送出城,嘱咐他要活下去,不要让祖宗的祭祀断绝。此外,他的孙子李辅叔当时寄居在温州亲侄女家,也得以不死。既然李芾事先安排了儿子和孙子的生路,却让其他家眷死于非命,这种做法令人无法接受。

此外,李芾及其手下官员、幕僚以及百姓的自杀行为,也不可取。既然选择以死报国,那就应当血战到底,宁可死在敌人刀下,也不能自杀。自杀从来都不是英雄好汉的行为。南宋末年的人们,战败后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自杀,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严重偏差。标志着南宋灭亡的崖门海战,竟然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如果这十万人同心协力,跟元军拼一死战,即便最后全部战死沙场,那么他们的死,一定比跳海更加壮烈,更加光彩,更加有血性。

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历史,常常让人唏嘘不已。(文/谢志东)

惨烈的长沙抗元保卫战:一部南宋史,一把辛酸泪 

元灭南宋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