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慌,排除病因,再看看国医大师的方剂

 caimin133 2022-05-23 发布于福建

经常有读者咨询心慌的选方用药,我看了有点心慌,因为这个是不能看到症状就直接处方的病,心慌的原因实在比较多。一定要先分析清楚病因,然后再看看国医大师们用什么方剂。


一定要先搞清楚病因

我逐个来说明一下,然后再谈中医方剂。

第一种,心跳速度改变

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激动、浓茶、咖啡、酒,

这种心脏狂跳,过段时间会恢复。

病理性的就严重了,贫血、发热、甲亢、心衰,阵发性房速、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等。
病理性的要去医院,心跳一直慢有3种原因:
1,吃了药;
2,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后2种都是要装心脏起搏器的,要赶紧检查。
这种情况别吃啥中药方子了,该休息的休息,该检查的检查。

第二种,心跳节奏乱了
心跳频率是稳定、完整的,乱了就是病。
大多是有疾病,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停搏、二度房室结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
比较轻的,少的早搏可以不吃药或者口服药。
后几种情况就比较严重,得看专科医生。严重的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这种情况有慢性病的,建议看中医,选择合适的方药调理调理,最近突然出现症状的,先别着急找良方,先去医院检查心电图。
第三种,心脏猛跳
有些人确实感觉心脏狂跳,自己能感到一下一下的搏动,很震撼。
除了甲亢,有的血压增高、心室肥大、心脏瓣膜病变都可能出现这个情况,这类人的听诊,甚至心电图都可能正常,但是心脏彩超是可以发现问题的。
不过,确实也有人没啥特别的病,就是能感到自己心脏跳动,更不用说特别恐惧、特别激动的时候,更加如此。
遇到这种情况,多做几次深呼吸,按照我的经验,排除特殊疾病之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就能康复,不用吃中药。

第四种,心脏缺血
心肌缺血原因很多,大致分为冠脉相关性与非冠脉相关性。
无论哪种都是大问题。
前者,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狭窄;
后者,包括贫血、缺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心脏缺血常出现胸闷、胸痛、颈部紧缩感、左肩部酸困症状,但有些心脏缺血仅表现为心悸,心悸发作时做心电图检查有时会发现异常。
这种情况除了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心脏血管影像学检查,如多排CT 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
这种情况吃中药是有用的,但还是需要先确诊,然后仔细辨证,分清楚类型,阳虚、血瘀、气虚都很常见。
第五种,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身心脏没病,心电图、心脏彩超都正常,但是就是不舒服,有时还很严重。还合并有失眠、多梦、焦虑、易激动。
严重起来长期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也应该积极治疗。中医来调理很拿手。


国医大师的方剂
张学文,四参安心汤
(首届国医大师)
组成:
洋参10克(可用太子参代替),丹参15克,玄参10克,苦参10克,炙甘草10克,炒枣仁10克,生山楂10克,桂枝6克,麦冬15克。
补益心气,活血养阴。
适合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动悸不安,胸闷心慌,疲乏无力,头昏自汗,或有轻度浮肿,舌质红少苔,脉虚大而数,或有结代,检查有“心肌损害”“心肌缺血”等。
西洋参另炖,余药加水煎,二者兑匀,一日1剂,每剂服2~3次。

郭子光,抗早搏方
(首届国医大师)
组成:
黄芪40~50克,太子参(或红参)30克,五味子10克,麦冬20克,生地黄20克,丹参20克,葛根30克,延胡索20克,苦参15~30克,酸枣仁15克,炙甘草15~30克。
益气活血,复脉止代。
适合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炎等所致早搏证属气阴亏虚,虚阳浮亢者。
一日1剂,水煎服。
注意,早搏控制后仍需坚持服药,逐步减量,至完全停药,需1年左右。如患者素质较佳,早搏控制半年后可停药,以移山人参每日6~10克代之,切不可因早搏控制而贸然停药。

唐祖宣,回阳复脉汤
(第二届国医大师)
组成:
茯苓、桂枝各30克,炮附片(另包,先煎)、党参各15克,干姜、炙甘草各12克。
适合冠心病、肺心病、吐利后期出现阳虚欲脱之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白唇淡,呼吸微弱,声音低微,舌淡苔白,脉微欲绝等危险情形。
水煎,频服。


朱良春部分医案
1,心肝同治,治异位搏动(早搏)
患者,男,23岁。心悸怔忡,不能自持,伴头晕胸闷,心率106次/min,早搏4次/min,舌红,苔少,脉弦细。诊断: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失调畅,气阴两亏。
处方:
太子参15g,生地黄15g,麦冬15g,玉竹15g,生白芍15g,合欢皮15g,生牡蛎20g(先煎),功劳叶12g,炙甘草10g。
5剂,14剂,两轮,诸症悉除。

2,重用苦参,治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28岁。工作劳累,兼睡眠不足,经常头眩、耳鸣、心悸怔忡,近日心悸加剧。心率150次/min,口干,心烦,夜眠不宁,舌质红,苔薄,脉细、疾数。心电图室上速。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君火妄动,上扰心神。
处方:
苦参20g,生地黄20g,黄连5g,丹参15g,功劳叶15g,玉竹12g,麦冬10g,生牡蛎30g(先煎),炒枣仁30g,炙甘草8g。
服药5剂,诸症皆有好转,心悸明显缓解,继服5剂,心率降至80次/min。以杞菊地黄丸善后。

3、两和气阴,治风心房颤
患者,女,29岁。患风心病七年余,曾诊断风心病左房室瓣狭窄,心电图心房纤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悸怔忡,稍微劳动即气促,两颧紫红,舌尖红,苔薄,脉细数而促。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痹之候,心体残损,气阴亏损,心气逆乱。
处方:
太子参30g,麦冬15g,玉竹20g,合欢皮15g,生黄芪15g,茯苓15g,丹参15g,炙甘草20g。
服药10剂,心悸气短均改善。继服6剂,两颧紫红消失,活动后亦无不适,脉数较缓。原方隔日1剂以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