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亡在民不聊生 东汉兴于与民生息

 天宇春涛 2022-05-23 发布于北京

 2018-11-01 09:00

  西汉的灭亡与王莽改制
  西汉自元帝以后,逐渐走了下坡路。
  整个西汉的基层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方面,自然灾害频仍,粮食歉收,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上流亡就食的道路。另一方面,官员和商人通过土地兼并,成为大庄园主。经济上,他们广占山泽,役使依附民为他们劳动;政治上,他们染指地方治权,干涉司法审判。史书上将这批人称为“豪右”或“豪强”。豪强势力的扩大,削弱了西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将目光投向西汉朝廷,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方面,汉成帝以后,接连三位皇帝没有子嗣,史称“国统三绝”,汉朝遇到了继承人危机。另一方面,汉成帝任用王氏外戚,使政权旁落,养虎贻患。
  如此严重的天灾人祸,汉家天子打算如何应对呢?他们既没有选贤任能打击豪强,也没有乾纲独断疏远外戚,他们选择听从儒生的建议,通过改制来换取天意的支持。具体来说,当时的儒生鼓吹这样一套宇宙观:天与人相感应;王朝的建立源自某种特殊的天命;王朝面临的危机,都是天命衰微所致,必须再次获得天命,才能克服危机,再造盛世。
  很明显,这套理论是唬人的假把戏。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被人们奉为圭臬。
  汉哀帝将年号改为“太初元将”;改自己的尊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这个古怪称号与王莽不无关联。王莽自称为舜之后人,祖上是陈姓。“陈圣刘”就是“王胜刘”之意。改元与改尊号,自然不能解决汉朝的实际困难,更不可能再造汉家盛世,只能浪费解决复杂社会矛盾的时间。
  汉哀帝死后,王莽立了年仅9岁的汉平帝。5年后,平帝早死,王莽又选择了一个年幼的刘姓宗室为帝,史称“孺子婴”。王莽以代理皇帝的身份自居,不仅将朝政大权揽在手中,更是在宫室、舆服等方面比拟至尊。他要取代汉朝,只差一个契机。
  很快,契机来了。
  有一个叫哀章的无行浮浪子弟,伪作了两条所谓天帝除书。一条内容是“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条是“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这第二条简册大有门道。在汉代流行的天命理论中,刘邦建立的西汉,属火德。《汉书》中记载刘邦斩白蛇起义,神秘的老妪称刘邦“赤帝子”,是其明证。那么哀章简册中的“赤帝”,很明显就是刘邦了。又根据天命理论,火德之汉终将为一个得土德的王朝所取代,那么“黄帝”一说,自然指的是得土德的天选者了。这个天选者不是别人,正是王莽。理由就是王莽是舜的后代,而刘邦是尧的后代。尧舜禅让,就是土德取代火德的历史范本。今天,舜的后代,理所应当代替尧的后代,占有天命。
  哀章所上简册,被视作上天要求改朝换代的命令。王莽如获至宝,郑重地跑到刘邦的宗庙里拜受天命。然后他下达诏书,正式宣布即天子之位,改国号为“新”。可笑的是,哀章伪作的简册,为了凑够人数,胡乱编造了两个名字。王莽还真派人找到了他们,分别是故城门令史王兴和卖饼的王盛。王莽将他们二人,由布衣拔擢为卿相,以显示符命的准确。
  在天下人的瞩目下,王莽终于开始社会改革。这是人们盼望已久并对王莽寄予厚望之处,不过王莽很快就让天下人大失所望。他一味地按照经典所载进行改革,很多措施施行不便。王莽又朝令夕改,更让吏民手足无措。西汉中期以后积累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因为换了国号和皇帝就自然消解。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随着天命的改换好起来,而是更加糟糕下去。日益醒来的民众意识到,要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
  刘秀的反莽事业与再造一统
  王莽统治末年,天下接连发生自然灾害,百姓迫于饥寒,不得不离开家乡,就食他郡,演化成大规模的流民朝,与新莽政权发生冲突。开始,流民们仍以就食为目的,不敢与官府直接对抗。王莽对他们一味采取高压强硬态度,无意解决具体的生活困难,终于激起流民们更大的反抗。
  山东地区的反莽势力逐渐合流,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赤眉军。长江中游的反莽势力结成了绿林军,他们与南阳的刘姓宗室势力结合,成为起义队伍的急先锋。刘伯升、刘秀兄弟,就是南阳宗室的代表人物。
  《后汉书》记载,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他九岁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据说刘秀为人谨厚,好稼穑之事,本不欲带头起义。当天下寇盗蜂起之时,刘秀判断兄长刘伯升一向轻侠好士,必然会参与反莽活动,方才在李通的建议下,组织宾客,拉起造反的大旗。
  事实上,史书中关于刘秀情形的记载远不止此。《后汉书·酷吏列传》记录了东汉建立以后,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评价他在乡里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所谓刘秀“谨厚”云云,其实反映了史家对胜利者的美化。真实的刘秀,应该是一个城府颇深的人物。这一特点,在刘秀建国的历程上反复出现。
  刘秀兄弟起兵后,在昆阳大破王莽军四十二万人,打出了起义军的威风,使王莽政权一蹶不振。
  但是,起义军的分化也在此时发生了。被起义军共同推举为皇帝的刘玄,因为猜忌刘秀兄弟,阴谋将刘伯升杀害。刘秀忍辱负重,神色如常,并没有表示出丝毫不满。终于,刘秀获得刘玄的信任,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慰州郡。
  刘秀抵达河北不过两个月,当地的刘姓宗室拥立卜者王郎为天子,定都邯郸。王郎政权将更始政权的代表刘秀视作眼中钉,对其不断追杀。刘秀在信都太守任光等人的支持下,利用乌桓突骑,击败了王郎政权。
  至此,刘秀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并与更始政权分庭抗礼,准备一统全国的事业。
  割据河北之后,刘秀派遣邓禹率军过黄河直逼长安;另派吴汉起兵进发洛阳,正式开始灭亡更始政权的军事行动。建武元年(25)十月,镇守洛阳的更始将领朱鲔投降刘秀,东汉政权定都洛阳。此前,赤眉军已经击败更始政权,占领了长安。赤眉政权与东汉政权的对抗,成为当时政局上的主要矛盾。
  赤眉政权没有摆脱流寇习气,诸将每日在殿上喧哗争功。三辅郡县慰劳军士,被赤眉将士抢掠一空。比较起来,赤眉政权还不如之前的更始政权更为正规。经过刘秀大将冯异苦战,赤眉政权力尽败降。
  刘秀先后剿灭关东的刘永、董宪、张步等割据势力,又平定割据陇右和巴蜀的公孙述,重新完成了统一的局面。
  统一之后,刘秀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鼓励恢复经济生产,增加劳动人口,也着重强调限制豪强,尝试缓和甚至解决西汉后期积累的社会问题。由此,东汉初的社会情况变得好转起来。
  回顾西汉灭亡与东汉重归一统的历史,西汉后期的几位皇帝将王朝的命运系于茫然莫测的天意之上,继起的王莽更是将追步天意发挥至极。他们或改元更制,或醉心符命。对于百姓切实遭逢的灾害、饥馑、压迫,却没有像对天意那么敏感。也正因为如此,百姓抛弃了他们,转而选择了真正能够解决实际困难,改变生活处境的新的政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