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原看日出清晨四点多钟,蒙古包内还很黑,听到外面有轻轻的说话声,我怕错过了看日出的最佳时间,起来洗净后向包外的高坡上走去,朦朦胧胧中看到高坡上有许多人影在晃动,原来有人起的比我们还早。4点30分,东方渐露出鱼肚色,低矮的天空中一簇簇淡淡的云彩在头顶上蠕动。由于草原早晚温差大,七月的草原清晨还是有点冷,有的旅客还裹起了毛毯,我虽然穿了一件运动外罩,还是有点嗦嗦发抖,不由地做起运动来。4点50分,东方升起了红云,漫漫的向四面伸延,转瞬间布满了整个天空,草原的朝霞比起落日的晚霞又是另一种景色。约5点多,彩云由红变黄,大地也变的明亮,忽然,一道光芒从地平线射出,紧接着一个金色的火球从东方冉冉升起,这时有人唱起:太阳出来了….。是的,太阳升起来了,她把慈爱的阳光洒在了草原,把温暖洒在了我们身上,又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天开始了。
 ★ 触摸响沙弯7月1日早饭后,我们带着对大草原的深深眷恋,离开了希拉穆仁大本营,驱车前往下一个旅游景点—库布奇大沙漠,去领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神秘沙漠景观。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行驶,中午12点,我们到达库布奇沙漠景区—响沙弯。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这里的沙子因受外力因素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而闻名,人们称为“会唱歌的沙子”。故名响沙弯。响沙湾位于库布齐沙漠最东端,一道天然的大峡谷把群山和沙漠截然分开,山南绿草茵茵,山北一片荒漠,浓郁的绿色和沙漠是这么近!生命和死亡原来只有一线之隔!午饭后,我们开始了大沙漠的神秘之旅,与大沙漠来一次亲密接触。按照景区管理人员的提示,为防止阳光的暴晒和沙漠高温的灼烫,每个人都穿上了齐膝高的沙滩防护袜,有的还买了草帽、墨镜、护袖等防护用品,全副武装后,我们乘上了沙滩冲浪吉普车,司机师傅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一会爬上四五十度斜坡的沙山,一会沿坡直下,惊险刺激,车上的人吓得惊呼直叫。越往深处,沙漠的景色显得变幻莫测,在一较高的沙丘处,我们走下汽车,但见金黄色的沙海一望无际,高低起伏的沙丘绵延不绝,沙细如面,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水面上的一层薄雾,在无声无息地涌动,让人觉得莫名的心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滚烫沙海里,只听到脚下发出“砰砰”的响声,人走声起,人止声停,导游说这就是响沙弯的奇妙之处。半小时后,汽车开到一个人工搭建的平台,栅栏里趴卧着驼群,约有一百多只,这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大的骆驼群。下一个项目是骑骆驼沙漠探险,我们买好票,赶骆驼人牵来几只高大的骆驼,我是第一次骑骆驼,驼峰虽然肉厚平坦,但居高临下,总有一种不安全不舒服的感觉,温顺的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它可以在沙漠中行走几天几夜不吃不喝。骆驼在赶驼人的牵领下,慢慢悠悠地向沙漠深处走去,不时会迎面遇到一个个驼队走来。耳边响起悦耳的驼铃声,起初还感到新鲜有趣,但走着走着就感觉乏味单调了。 约半小时,到达一沙漠深处的动物园,园内圈养着几只不知名的沙漠动物,园内静悄悄地,一个偌大的院子就我们两三位游客,不见一个管理人员,也不见其他游人,在一个大房子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动物骨架标本,在这宁静沙漠深处,使人顿感毛骨悚然。走出动物园,我们来到园后面人迹罕至的沙丘,看到沙丘环抱处生长着一簇簇翠绿的沙柳,微风吹拂,婆娑摇逸,显示出特别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坐在沙柳旁,喝水吃瓜补充给养。此时,仰望茫茫苍穹,仿佛置身于汪洋大海,起伏的沙丘就像大海的波涛,波澜壮阔,棵棵沙柳就是海中的珊瑚树,“海风”呼啸,“波涛”轰鸣,偶尔还伴随着沙海里的驼铃声,一起向我们袭来。刺眼的太阳光和金黄色沙光交相辉映,神秘莫测。我们尽情观赏着大自然的神奇美景,享受着大沙漠阳光的沐浴,想像着武侠小说中描绘的大漠风沙和金戈铁马,不知不觉到了约定返回的时间。回到骆驼群地,下一个项目是高坡滑沙,沙坡高约100多米,斜坡45度,站在坡顶向下看,使人感到头晕目悬。游客坐在滑沙的翘板上,身体自然平躺,无需借助任何外力,人就会迅速滑到坡底,惊险刺激,同时,沙坡还会发出阵阵轰鸣声。年龄大或胆子小的游客不敢冒此危险,多是顺着旁边的绳梯慢慢地攀延而下,有的人干脆趟着齐膝深的沙子慢慢地走下坡去。晚上4点,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沙漠之旅,坐上了返回呼市的汽车,时间太短,我们颇感意犹未尽。 ★ 观光大召寺7月2日,按照预定的旅游计划,要在呼市参观游览大召寺和将军署衙。上午9点,我们驱车来到位于老城区中心的大召寺。据资料记载,大召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因寺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亦名“银佛寺”。寺院建筑为藏汉结合式,总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分东、中、西三路,中间一路为主体建筑,寺门位于南边,上悬“九边第一泉”匾额。大殿为木结构,殿内耸立着三尊高大的菩萨铸像,殿壁上有描写康熙私访明月楼的巨幅绘画。后面是达赖四世、达赖五世的塑像等等。经堂门前,有明朝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扬威,工艺水平高超。庭院中还有一只清朝铸造的铁香炉,上刻蒙古工匠的姓名。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逐一进行了参观。寺院门西旁,并排着8座白塔,不知建于何年代,甚是雄伟壮观,我们在白塔前拍照留念。大召寺外有一“塞外老街”,房屋飞檐走壁,街内店铺林立,店铺里多是古玩字画,我们到老街转了一会,但一无所购。 ★ 瞻仰将军衙上午10:30,我们来到位于新城区的 将军衙署。将军衙署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最早为清朝一品封疆大吏绥远大将军的办公衙门。占地3万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门侧立石狮1对。院内厅堂3进,前为大厅,两侧为议事堂,后院为将军私邸。雍正年间,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建立新城,驻屯满洲八旗官兵,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衙署,先后有75位将军在这里授任,还曾为北洋军阀的“将军府”、绥远都统公署、绥远省政府等。解放后,绥远省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也曾在这里办过公。衙署经多次修缮,大致保持了原有布局。在前大厅正中央,还赫然摆放着大将军门使用过的黄杨木的办公桌椅,趁游客稀少的时候我坐上去拍照留念,体验了一下大将军威风八面的感觉。后院内有两棵存活了几百年的雌雄古大榆树,树干挺拔,枝叶浓郁,这在塞北高原是不多见的。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瞻仰了每一处院落、每一间房屋和每一件遗物。站在院堂,我沉思良久,几百年来,古老而庄严的将军衙署,它经历过多少主人?见证了多少故事?真正是“风物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啊 。多少年代,那么多英雄,浓缩到了这个小小的将军署衙,面对如此厚重、博大的时空载体,我们除了敬畏无言,还能有什么…… 从内蒙古归来,有朋友问我草原上的情形,问起我的感受。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而最终的回答是“我真的被草原感动了!”我知道这样的回答并不是朋友所期待的,它不能给出草原的任何信息,也不是对草原风情的具体描述,但我觉得这是我能给出的最恰当的回答了,对于草原的那种感觉,如果不身临其境,你是无法准确理解的。草原固然是美丽的,但草原的美丽并不是唯一打动我的东西。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草原给了我一种震撼。回想这次内蒙古之旅,自己除了兴奋和满足之外,也还有一丝遗憾,没有能在大草原上纵马驰骋,没有来得及去瞻仰一下千古绝唱的王昭君墓,没有去看一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其实,这也不能完全算是遗憾,正是这些遗憾给我留下了弥补的渴望,真的希望再有那么一天,再去内蒙古,真真实实地再感受一次漠北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