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家里有个总劝你和前夫复婚的保姆......

 新用户48533353 2022-05-23 发布于广东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嘴碎的保姆,到底多讨厌?

文/晏凌羊

 01 

有个朋友,离婚后依然用的是离婚前的育儿嫂,育儿嫂觉得她的出轨前夫“只是出轨而已,其他哪儿哪儿都很好,也不打人,离了太可惜”,然后,天天在她面前哔哔,说孩子这样太可怜了,并建议她和前夫复婚。

这位朋友被这个育儿嫂烦得要死,哪怕她干活很麻利,也准备把她换掉。

你别说,我感觉这种保姆还蛮常见的。

闺蜜之前遇到一个,天天指点和教育她“如何正确地洗衣、叠被子、扫拖地、带孩子”………

相当于她聘一个保姆做帮手,但同时也聘了一个天天给自己上课、pua自己的“爹”。

搞得她后来受不了了,找了一个没那么能干但话少的。

这类保姆到了高级写字楼工作,做一些打扫卫生、擦桌子之类的活,就不敢去指点任何人……

就是因为职场的氛围、仪式感,让她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而且,其他人干的工作,是她们完全不熟悉也不专业的领域,她们一看就心生怯意。

但到了雇主家里,他们就特别容易对“女主人”指指点点、处处“好为人师”(
对“男雇主”反而不会,男雇主有啥坏毛病,她们好像都能接受)……

为啥啊?因为现代普通家庭里很难缔造那种“谁是雇主,谁是帮佣”的等级感,甚至……她们会看准你有软肋,还会对你“蹬鼻子上脸”。

怪不得旧社会大户人家会有一整套仪式感和规矩。

从称呼、穿衣打扮、住宿条件、权限等层面,制造这种“讲规矩”的氛围感,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行其道,不胡乱缅规越矩……

不然,大户人家要管那么多人,不全乱套了?

现代家庭一般不会有这样等级森严的感觉,“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雇主和保姆之间变成了合作关系,但这也让一部分保姆误认为“我比你老、在某些事上我比你擅长,我就有资格教育和指点你”的错觉,却忘记了本质上她和女雇主的关系还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之前我找保姆的时候,我就跟中介说:“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保姆,家务活干得过得去就行了,我不挑剔。但我有一点忍不了,那就是话多。你给我推荐时,注意帮我避开这种人啊。”

所幸,后来找的保姆并不多嘴。如果多嘴,老是想教育我,那我一定会炸毛的。

 02

平日我在网上写个文,我也特别无法接受非上司、金主身份的网友,只凭一张嘴,跳出来管我、建议我,甚至指导我该怎么写文、发文……

你想让我听你的话,OK的,拿出你的钱、你的资源,来跟我交换一部分“我任由你摆布”的权利。

若是这点诚意都没有,凭什么我得按照你看得惯的方式为人处事啊?我爹光凭一张嘴都控制不了我,你谁啊? 真当自个儿上网批阅奏折来了?

也有时候,有网友看到我怼这些人,就忍不住想来教育我:人家对你没恶意啊,你怎么那么敏感?

可是,他们说的“没恶意”的人,往往是越界指点、评判、教育别人而不自知的人。

比如,我今天准备写这个话题,对方不爱看,就要求我不要写;

又比如,我没法写毛教员的全称,不然被平台审核的时间就变得特别长,而他跑出来要求我改正,但又不像甲方爸爸让我修改东西一样,爽快给我修改服务费。



其实啊,每个真人博主都有Ta自己的脾气,都有自己的炸毛点。我的炸毛点就是——我认为该我做主的地方,别人跑来管我。

为什么?因为真人博主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情绪,上网也有寻求情绪价值的需求,受不了脏流量。而营销号只是一个人设,上网是为流量、为钱,脏流量也是流量。

既然是真人博主,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雷点”,我的“雷点”就是不请自来的、对我进行(
当面)评判、指点、PUA、威逼………

这会让我觉得,你试图以好意、为我好等等名义,试图对我进行操控。

我警惕所有这种居高临下的关系,所以,但凡遇到这种越界,哪怕自称没有恶意,我也会寸步不让。

真的,我不是觉察不了别人的善意我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的,我是更能轻易地觉察出别人包裹在善意外衣下的、对我的潜在控制欲。

越界控制,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恶意。

绝大多数控制欲强、好为人师的人,对我这种不服控制的刺头,真的会又怕又恨。

往深层次分析,其实这也是我想控制别人的表现——我认为你控制欲太强,那我就要反抗你,让你退回去,让你的言行符合我关于“咱们谁也别管谁”的既定认知。

侵略和反抗,都是控制欲;只不过,前者是先撩者贱,后者是不得已自卫反击。

我几乎不干涉别人的事,不会不请自来地教别人做事情,就是因为我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03


那些把潜在的控制欲包裹在“我也是为你好”的外衣之下的人,可能很少遇到我这样的、一感知到这种操控欲就立马反弹的“变态”,才会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很正常.......

也就是说,生活中像我一样对此敏感的人并不很多,他们的说话方式才一直有市场。

谁要是在感知到这种操控欲之后反弹了,他们可能还会说别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委屈得很。

早些年,在论坛认识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的。每次聚会,她都摩挲着我的背,一脸怜爱地看着我,还给我夹菜,但她每次跟我说话的口吻,几乎都是这样的:

“羊啊,你从现在开始要赶紧做简历了,你说你又没本事考上北大清华,现在要毕业了都不好好做简历,哪家企业能要你?”

可是,大姐,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认真做简历?你不也没本事考上北大清华啊?而且哪家企业要不要我,也不是你说了算啊。

“羊,你穿这件衣服太显胖了,下次换一件吧。某商场的衣服还不错,可以去那买两件。一个女孩子,始终得有几件穿得出手的衣服,别再买地摊货了。”

可是,大姐,我那时候还是个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学业的穷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就250元,去商场买衣服一件都要上百元(
近20年前),这钱我真舍不得花,我就乐意穿地摊货,因为那就是我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且,你自己也没见穿得多好看。

“你说话的声音好嗲啊,跟林志玲似的,这样给人的感觉很幼稚。我觉得你需要刻意练习一下自己的发音,以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成熟一点,不然你参加工作了,会很吃亏的。”

可是,大姐,声音条件是天生的,你听了感觉很幼稚,那是你自己的问题。我将来会不会因为声音条件吃亏,也不是该你操心的范畴。

反正啊,每次见面,她总能找出一大堆我的毛病,然后当我面说出来。也许,她是真关心我;也许,是为了不冷场、拉近与我的感情。

我一开始还忍,想着人家是师姐级的人物,而且说这些话确实是“为了我好”,后来还是实在忍不住开怼了。

我说:“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结果,我们就此友尽——据说她还为此哭了一顿,为自己对我的拳拳之心感到不值,然后到处跟人说我“不识好歹”。

我就很奇怪:她PUA我那么多回,我都没咋的,我只说了一句“你就管好你自己吧”,她怎么反应就那么大?原来,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也会让她感到不舒服啊?

可能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委屈的原因是身边不敢反抗她的人太多了。谁反抗,谁就成了“不识好人心”的奇葩。

我觉得她改变不了,一辈子都改变不了.....这种语言习惯会持续一生。而我能做的,就是能忍则忍、忍不了就离这类人远点。

真正的善意和“为你好”是啥啊?

是我觉得你有病,需要去治,然后咣当打一笔钱过去。

是我觉得你穿得不好看,然后咣当给你一件我觉得好看的衣服。

是我觉得你需要做简历了,然后咣当把简历模板发给你。

如果没有后面那些实质性的付出,只是嘴巴上哔哔,哔哔的同时一直在评判你“识别不了善意”“不识好人心”“不知好赖”,那对不起,这就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欲、控制欲。

你不是想帮我,你只是想教训我。


 04 

也有的领导,跟下属说话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会做错,你到底想干嘛啊?你老是这样子,以后还怎么进步啊?感觉你已经年纪不小了,怎么对待工作依然一点都不认真、不细心、不成熟?难道你就打算在这个位置上做一辈子,到五十岁还只拿这么点工资吗?”

但换我,我会跟员工这么说话:

“某项目某环节的某处,你做错了,麻烦请改正一下。改好后,请于下午几点前发我邮箱。这样的错误你已经第三次犯了,下次请一定要细心些哈。”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只说事实,只给结果,就事论事,不评价,不说教,不给人灌输道理。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不愿意这么说话,他们认为第一种说话方式是“真关心下属,才那么说的”。

可是,亲爱的,这是职场隐形PUA。

你PUA别人的时候自认为“爱之深,责之切”,可别人也会因此记恨你……

因言树敌,费力不讨好,有啥必要?

 05 

不要胡乱Pua别人,这是我们的行事法则,可问题是: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是不会按照这一套规则行事的。

我们会有相当大的概率会遇上这种人。

遇上了,怎么办?如果对方是下位者、同位者,那么,看具体情况、看自己的心情,若你想反抗,那就反抗回去,不必强忍。

如果对方是拿捏住你利益的上位者,而你又暂时觉得没必要因言得罪人,那就忍忍,对pua你的话充耳不闻,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利益、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把这些pua你的话视为是助自己上升的泥土。

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吧?一只驴掉进陷阱里了,人们去救它,但它太重了、工具又有限,拉不上来,人们索性想把它埋了算了,然后,往陷阱里填土,驴就把这些土从身上抖落下来,踩在脚下,随着陷阱里的土越积越多,它也获救。

就把那些pua你的话当成是泥土……而且,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那些动不动就开口pua人的人,路越走越窄。

这也是一种爽结局。

越界控制,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恶意。

——晏凌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