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摄下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 彩色记录中国第一人 一百零八年前, 一位法国牛贩子的儿子 不曾想也不敢想: 他这一生能环游世界, 而且能跟古老神秘的中国产生关联。 1860年3月3号, AlbertKahn(卡恩)生于穷困之家, 父亲是个牛贩子,母亲则是家庭妇女, 整天忙于照看四个调皮的孩子。 卡恩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 聪明伶俐, 得到了母亲格外的疼爱, 但这份宠爱到他10岁那年,戛然而止。 常年的饥饿和辛劳, 让母亲身患重疾过早离世, 悲伤的父亲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带着几个孩子逃离伤心地, 举家搬到圣米歇尔, 靠做一点小生意艰难度日。 也正是在这座朝圣之地, 机灵的卡恩开始接受教育, 他的聪慧连老师都大为讶异, “一个先前从未接受教育的小孩子, 怎么可能有如此独到深刻的见识?” 18岁那年, 因为聪慧、胆识过人, 他被破例选入巴黎, 进入蒸蒸日上的银行业, 从一名小职员做起。 人才济济的巴黎,尤其是银行界, 遍地都是聪慧过人的金融大鳄, 这让卡恩倍感压力。 他不甘心一辈子, 只做个稳定的小职员, 白天在银行工作的他, 晚上就抓紧一切时间, 向亦师亦友的HenriBergson学习。 从籍籍无名的小职员, 到在欧洲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担任首席, 卡恩奋斗了整整13年。 但那之后十几年间, 他的事业顺风顺水, 卡恩成了欧洲数一数二的富豪。 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很快让卡恩感觉人生无趣,19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划时代彩色照片拍摄工艺。 要知道在此之前,整个世界在镜头中都是黑白,而卢米埃尔兄弟创新性地将染有三原色土豆淀粉均匀涂在玻璃干板上,实现彩色正片感光。 镜头下的彩色世界 瞬间点燃了卡恩的拍摄兴趣, 仅隔一年, 他聘用的摄影师便拍到了 莱特兄弟试制飞机的彩色照片。 对拍照上瘾的卡恩, 产生了一个宏大的构想, 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拍摄计划, 建立彩色的“地球档案”。 因缘巧合, 1909年卡恩和助理来到中国, 彼时慈禧刚刚去世,溥仪登基, 封建帝制被推翻前的中国, 被卡恩一一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市集出售对联的商贩 漓江边的少女 卖糕点的老人 满族的村落民居 以及各处知名的建筑与美景 长城 天坛 紫禁城 北京牌楼 颐和园十七孔桥 颐和园石舫 钟楼 北京十三陵 济南大明湖 沈阳街景 在中国的土地上,卡恩游览了北京、山东、内蒙古等众多地方,拍下最早记录中国的彩色照片,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意义。 不仅如此,卡恩还一拍就上了瘾,离开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他前后雇佣11位摄影师,遍游世界50多个国家,拍下7.2万张彩色玻璃正片,以及长约100分钟的电影胶片。 他立下志向要拍遍世界, 不料50多个国家的拍摄耗费了大量金钱, 而恰巧又赶上1929年经济大萧条, 卡恩一夜破产。 苦苦支撑到1931年, 曾经自家的庄园, 也变成公家的花园, 卡恩不得不被迫中止拍摄。 他一生做事不张扬, 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的照片, 但也正因常年在外奔波, 他一生单身无子嗣, 曾经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1940年去世时, 孤苦伶仃,身无分文。 当时没有人理解他做的这些“无聊傻事,甚至有人骂他造作的白痴,直到2008年,BBC才为其出版一本摄影集,永久藏于法国博物馆,他的远见和贡献才被人赏识。 欣慰的是, 100年后的今天, 我们有幸再看到这些照片, 曾经封建、落后、贫穷的中国, 早已瞬息万变,日新月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