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阴津就在今孟津区河清村

 河洛文史孙老师 2022-05-23 发布于河南
 

         嘉庆版《孟津县志》:“平阴津,故以邑名。《史记》:’秦三年,赵别将司马卬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又陈平亡楚来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  

        平阴邑,阴侯治所在今孟津区河清村,秦时,为三川郡下之平阴县。平阴津是孟津段黄河历史上的重要渡口。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孟津县志·附录》载“……平阴县城在今王良乡河清村,经周、秦、西汉、新莽、东汉,历时1355年。” “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          

         今之学者,不去考究历史,把不同时期不同的渡口名字来并列,说孟津有多少渡口。其实大错特错。孟津历史上有小平津渡口,是区别于平阴县城的平阴渡口,还有武济、盟津、富平津这么多别称,还是一回事,最多是渡口废弃后易地重设。《水经注》:《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有称是讹作),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基本都在古代孟津的东部河道边。              

         河清渡口有孟津、平阴津、硖石津、河阴津、河清渡这些不同称谓,实际上是不同朝代称谓不同,河清渡口地处黄河峡谷最后的出口,为第一津,故应为孟津的最原始来源。因河道稳定,渡口位置一千多年来从未变化过。 孟津历史上渡口是很多,多数是小渡口,但官渡大津无非河清渡口与盟津渡口。但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无非河清渡口与盟津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