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2 2 3 6 3 2 3 6 4 2 4 8 5 2 3 6 6 2 4 6 7 3 2 6 8 2 3 6 9 2 2 4 10 2 3 6 11 2 3 6 12 2 3 6 13 2 2 4 14 2 2 4 15 2 2 4 16 2 2 4 17 3 2 6 18 2 3 6 19 2 2 4 20 2 3 6 21 2 3 6 22 2 3 6 23 2 3 6 24 2 3 6 25 2 3 6 26 2 3 6 附录4-2 工作危害分析(JHA)(探伤作业) 单位:工作/任务描述:探伤作业 分析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描述 危害或潜在事件描述 主要后果 L S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相应的应急措施 一 探伤作业 安全培训 辐射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 1.进入检测现场前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及射线防护知识教育,使全体检测人员掌握射线设备操作方法、安全防护、辐射事故预防、事故处理有关安全规定。 作业前召开安全会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不安全着装者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执行,遵守工艺纪律,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工作。 3.坚持每天检测前的安全会制度,对检测现场安全情况进行交底,注意用电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射线检测工作开始前防护通知与准备 射线对人体有害,在施工现场进行射线作业前,必须通知周围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根据所使用射线能量,计算出控制区和管理区。并使用辐射专用警界旗围成管理(禁)区,路口及四周设置警告牌。警告牌必须注明“射线作业!严禁入内!!”,必要时应配备人员进行巡检、监护。 通知和告知警告牌落实到位 射线检测工作开始前检测人员防护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应备有剂量仪或其它剂量测试设备,以测定工作环境的照射量和个人受到的累积剂量,在现场进行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 警报器及夜间设红灯 射线检测工作清场 检测人员在接到射线检测委托后,应对检测场所、检测条件进行检查确认,熟悉检测现场,并对现场环境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夜间作业应特别注意人员的安全。夜间检测作业,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并应设置警示灯。进入容器长时间作业还应安排监测值班人员,加强巡回检查和重点通道口的看守,防止其他人员误入禁区。 安排辐射防护管理人员站岗 射线检测工作 长时间照射得白血病,癌症 人员伤害、职业病 射线报警器是保障检测作业人员避免误照射和限制个人剂量的重要器具之一,为了我们的健康,必须妥善使用、保管报警器。每次射线操作前,应先打开报警器开关,检测报警器是否完好。互检确认完好开始操作。每次作业的全过程,都应该用报警器或辐射监测仪对射线机工作状况及现场剂量情况进行监测。 停止辐射工作, X 射线检测按下高压停止开关, r 射线收回放射源。并且人员远离放射源 射线检测工作辐射防护 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采用时间、距离、屏蔽方法进行防护,检测人员每年允许的最大射线照射量为5×10 -2 SV。RT检验人员应有射线操作证及剂量仪和射线报警器等防护用品。作业时应有作业票。 电气设备检修 电线老化,绝缘层破损未包好 触电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绝缘层破损应及时包好 编制触电现场处置方案,如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切断电源并及时对伤员进行抢救 开关插座漏电 坚强巡检,及时更换开关插座 电器没接地漏电 现场所有电器必须做接地 电气设备未接地 电气设备采取接地措施 电气设备维护不到位 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 电线短路 触电 / 火灾 及时查找原因,消除隐患 电气箱无安全标识 电气箱增设安全标识 电器检修未挂安全警示牌 电器检修应挂安全警示牌 动火时防护措施不到位 火灾 动火作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并设专职监护人 编制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如发生火灾立即使用身边的消防器材进行抢救。 设备检修时用力过猛 摔伤 检修设备用力要适中。 利用项目医疗箱进行医治。 设备检修时未断电 机械伤害、触电 设备检修之前必须断电,并在电源处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未穿安全鞋进行接电作业 接电作业必须穿绝缘鞋 电工工具绝缘强度不够 电工所用工具必须符合要求,禁止使用伪劣产品 未确保安全后合闸 施工人员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合闸 检验、试验及试运行工程射线检测 射线探伤时未设警戒区 职业病 射线探伤时必须设警戒区 加强设施防护与配备防护用品 射线探伤作业时间选择不当 要合理选择射线探伤作业时间 射线影响区内的人员未能安全疏散 射线影响区内的人员应安全有序的疏散 皮肤有创伤者进行放射线作业 禁止皮肤有创伤者进行放射线作业 显、定影液对操作人员的侵蚀 显、定影液对操作人员因采取防护措施 相关方管理 外来人员进入射线探伤辐射区 辐射伤害 与作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射线探伤区域 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