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望:莺儿为何迟迟不去倒茶

 汪平书屋 2022-05-24 发布于湖北
  吴望:莺儿为何迟迟不去倒茶

           ——《红楼梦》读书札记

             作者:吴望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探望病了几天不露面的宝钗。宝玉一进里屋,宝钗就让莺儿去斟茶(给宝玉喝)。
       按照常理,机灵活泼,善于行动的丫头应该闻风而动,立刻执行。就如桃花说的“娘仔有命怎推开?”(《苏六娘》)可是这宝钗的丫鬟莺儿黄金莺,竟然赖在那里,迟迟没有执行姑娘的命令。直到宝钗催促了三次,依然不见莺儿出去倒茶。这到底是葫芦里的什么药?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先来说说这两位同是姑娘随身的丫鬟,她们各自的表现和作用。《红楼梦》里的紫鹃和莺儿,分别作为女主角黛玉和宝钗的贴身丫鬟,她们不仅贴身,而且更贴心。以主子的利益为利益,与小姐同生死,共患难。她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为小姐的婚事操心,忠诚地履行贴身丫鬟的职责。甚至她们的名字也是一样的:鹦哥(贾母身边,给了黛玉才改为紫鹃)莺儿,都是能言会道的鸟儿。像所有的丫鬟一样,像《荔镜记》的“益春”,《苏六娘》的“桃花”,《白蛇传》的“青儿”一样,自然是扮演了“红娘”的角色:点火拱火,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点亮心灯,甚至推波助澜,催生小姐的婚姻尽快发生发展及成功。
     《红楼梦》里,黛玉的丫鬟,紫鹃的做法我们都比较清楚,围绕着黛玉的终身大事、婚姻归属,她的心比较急切,动作比较大,战线也铺得比较长,纵向横向全面展开,不但言辞试探宝玉,贴心提醒黛玉,更是弄到上层上面去,包括贾母,王夫人,凤姐甚至还包括王夫人的眼线袭人,人人皆知,由此引出各人的不同表现。尤其是王夫人的气恼和忧虑,加速了她与袭人达成统一战线及时采取阻断措施的形成,而薛姨妈更是大包大揽假惺惺要给黛玉做媒,骗得了黛玉的信任和爱戴,眼巴巴等着薛姨妈给她的喜讯佳音。结果证实这个大草包薛姨妈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一个瞒人耳目哄骗小孩的把戏。
       当然,由于实权人物王夫人的坚执反对,贵妃力量的背后支撑,以及黛玉自身身体的每况愈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前八十回还没有显示最后结果,但抄检大观园已明显见出端倪。甚至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针对黛玉影像晴雯龄官等人而主要还是黛玉本人而来的。“水蛇腰”的“像你林妹妹”的,这是王夫人最不能容忍的有狐媚宝玉之嫌的形象,极端厌恶的言辞。此举可以看作是对“木石之盟”的最后宣判,所以,宝黛婚姻已然无望。紫鹃之于林黛玉,紫色的杜鹃,红而紫的啼血杜鹃的悲惨命运,恰是一种象征。
       再说宝钗的丫头莺儿,她的做法则比较隐蔽,比较精准,不易为人觉察。或者说,她的战线不长,她的做法非常有针对性,看准了,捅一下,一针见血,她跟她的主子一样有心计,能抓住机会,该出手时出一手,关键时刻一锤搞定。
       作为宝钗的贴身丫鬟,她莺儿与紫鹃一样,都是鸟名,基本上都是主子的影子或者属性相同,都是主子的代表与象征。与紫鹃不同的是,莺儿有名有姓,黄金莺,金质的莺,黄金莺加上宝钗,这对主婢就是“金”的加强版。所以金莺与主子一样,都是金属。而从五行相生相克角度来讲,她们这对加强版“金属”已经是作为金的系列对木质的绛珠草木形成了“杀伤力”极大的威胁。
       莺儿黄金莺还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这个人能“打络子”,就是能打结子,有编织的特长,是《红楼梦》里一位“编织高手”。那么作者安排这个“打结编织高手”给了宝钗,用意何在?请看第八回原文这样写——
    (宝钗)说着,让他(宝玉)在炕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宝钗看毕,又从新反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看了他的,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
       三处原文非常连贯,成为一个信息量密集的段落。看官应该明白了吧。莺儿迟迟不去倒茶,不是违逆小姐之命,也不是不礼敬客人,原来这个善于打络,善于编织的女孩子,是专门在这里穿针引线,撬动地球的。主子三次提醒都不去倒茶,就是专门要在“二宝”“鉴宝”的“黄金时间”“编织、连结”故事。很显然,这个“一对儿”,还有癞头和尚的说法,就是出自这位编织高手。           
       第八回中在宝钗的闺房里,“二宝”第一次正式单独面对面,第一次正面郑重其事写他们的宝贝,并且各自欣赏了彼此的宝贝,就像回目“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所示,丫鬟金莺在这里被回目单独列出,可见份量。而第一次象征“金玉良缘”“一对儿”的话题的提起生发,就是这个善于编织打络的丫鬟的运作。她之所以迟迟不去倒茶,赖在“二宝”中间,就是看准了时机,找到了那个“一对儿”的支点,及时撬动地球,推动“金玉良缘”模式的运行。她的打结编织能力在这时候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作为丫鬟,这做法,确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宝钗不但不生气,反而每次都甚有深意地笑着看着她。会不会是宝钗或者有意提示编织故事该到哪个环节了。她们主婢一锣一鼔,经线纬线,一丝不苟,配合默契。我想,宝钗是不是还要特别感谢她。就因为,这位善于连结编织的金莺,是来完成特殊任务的,而倒茶,倒是在其次了。如果不是宝钗默许,作为丫鬟,断不敢如此插嘴插舌,如此造次的。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多少个日子里,多少次演习中,多少次憧憬中,她们早就在“觊觎”着宝玉的那块“玉”,甚至我们可以直白地说,她们就是冲着宝玉的玉而来投奔的。而冲着这块玉,就得编织故事。她们主婢早就合力编织好了这个故事。这种“对对儿”(连结金玉)的场景不知她们主婢已经演习了多少遍了,合作多少回了。莺儿之所以被三次催促都迟迟不去倒茶,就是为了完成“金玉良缘”“一对儿”故事的编织连结、模式的启动及推行的任务。
       不仅如此,后面三十五回,莺儿还专门帮宝钗给宝玉的玉用金丝线打了络子,把玉“络”起来,这显然就不只停留在编织故事了,这已经是紧紧把玉占为“钗”有的“圈玉运动”了。那是后话。

作者原创文章

吴望:皇帝点驸马(寓言)

吴望:《明暗之间·鲁迅传》的微信读书互动

吴望:“瓦尔登湖”与“世外花源”

吴望:入世之道(故事新编)

吴望:独留只眼识“新王”

吴望:明朝那些奇葩人和事

吴望: “母亲节”的遐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