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两千年没有变地盘的省,曾经撑起半个中国,现在存在感很低

 炫叶楓雪 2022-05-24 发布于广东

小伙伴们都知道,中国的各省在不同的时期都发生过不小的改变,但有一个省,两年多年来都没有改变过地盘。

这个省现在存在感非常低,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撑起过半个中国。

这个省便是江西。

先给小伙伴们看看江西曾经的地图。

这张图是汉代的豫章郡,豫章二字得益于一种樟树,这种樟树在战国时期生长于楚国地区。

当时楚国地区的老百姓只要生下一个女儿,那么就会在门前种上一棵树,而女儿长大了,樟树也长大了。

到了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就会砍掉樟树给女儿做嫁妆。

从上面豫章郡的地图可以看出来,汉代时期的豫章郡和现在的江西分界也没有差多少。

再来看看唐朝时期的江西,可以发现,江西依旧是那个江西,版图分界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而到了明朝时期也是一样,没有胖也没有瘦。

直到今天的江西,依旧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江西两千年来版图分界没有变化?

我们看三千年不变的山西是因为地理条件的制约,山西二字拆分开来,所谓一山夹一河,山就就是太行山,而河就是黄河,山河三千年不变,山西版图分界自然不变。

而江西也同样是如此。

小伙伴们看看江西的地形图会发现,山西三面环山,一面朝江,这条江就是长江,而且江西面对的长江口子非常窄,这也就形成了江西布袋省的格局,进入的口子很窄,但里面却非常广大。

这样的格局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地理分界不容易变更,但坏处则是交通非常不便利。

在江西省内漫游别的省所拥有的交通要点,曾经靠着水路虽然也富裕了一些地方,可是近代铁路线的开通,使得经过江西的人越来越少,这直接就照成了江西存在感不高。

江西处于中国之中,但是论发展,上不如湖北,下不如广东,左不如湖南,右不如浙江。

所以江西不富裕,不能说江西人民不努力,实在是地理条件和交通的制约。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制约着江西的发展呢?

一江是有利的,虽然入江口很窄,但总好过于没有,但三面的环山则就是最大的弊端。

江西往东是武夷山脉,这直接把江西和福建、浙东地区给分割开来。

武夷山很美,这座山是江西和福建的交界山,但最美的一部分都在福建,从而小伙伴们提到武夷山就会想到福建,根本不知道还有江西什么事儿。

就像泸沽湖一样,其实泸沽湖有一大半都在四川,但现在提到泸沽湖基本上想到的都是云南。

江西的南面是大庾岭,这个大庾岭是中国五大山岭之一,是当初中原人迁移至广东的通道。

这个大庾岭关口有很多梅花,所以人送外号梅岭,这里也是江西和广东的分界线。

而西边的罗霄山脉则把江西和湖南直接分开了,这个山脉也非常出名,是著名的红色山脉,井冈山小伙伴们都应该知道。

而北面则是长江,这三山一河直接把江西围成了一个水口袋省。

而江西之所以叫江西,不是因为在江的西部,而是它的位置在江南地区的西部,因为唐朝时期设立了一个江南西道。

以上了是江西的地形,了解了地形之后我们才能了解江西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江西发展史上有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发生在明朝,当时元末明初之时,由于连年战乱导致了两河两湖地区出现了人口真空,所以朱元璋便开始进行移民运动。

当时山西负责两河地区,所以现在很多河南河北人祖上大多都是山西人。

而江西负责湖广地区,这也是江西老表的由来,湖广地区和江西地区的人有血源上的亲昵。

那么同样受到战乱影响,为何山西和江西人口没有锐减,从而可以移民到其他地区补充人口呢?

因为像江西这样的布袋省,从地理上决定了在战乱时受影响的程度会非常低,而等到战乱结束之后,像江西、山西这种本来就是人口大省的省份会成为人口最多的省。

人口一多,那么出人才的概率自然就大,小伙伴们不要看现在江西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在历史上,江西是非常阔气的。

比如说在明朝时期,朝堂之上就有个说法叫做朝士半江西。

比如明朝前期内阁一半以上都是江西人,比如杨士奇、解缙、严嵩、胡广这些名臣都是江西人。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来因为江西人口多,我们说人多概率就高。二来江西人都喜欢读书,他们信奉万般皆下品,唯一读书高。

从而我们看现在,江西虽然存在感没有江苏浙江高,但是论教育,江西还没有输过。

最后说一个比较玄幻的事情,江西十万大山多出隐士,许多隐士都喜欢把江西当成归隐地,尤其是道家,特别钟情于江西这个宝地。

在道家圣地中,比如龙虎山、三清山都在江西,更厉害的是连张天师的家都在江西。

当然,道家修的是天道,关于如何让现在的江西富有起来,这就是现在的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了,毕竟修道只为长生,不为富贵,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又怎么会管尘世繁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