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有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意思是指:人类之所以生存下来就在于勤奋,不勤奋努力去求索、去追求,人生怎么会有所收获。可是本文不是劝导你去勤,而是建议你学会“懒”,尤其是对中年人来说,更要学会偷这三种“懒”,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享清福。 当然,这里所说的“懒”,不是让你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而是指的一种生活心态,一种让在增长年龄的同时,心态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幸福的处世法则,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少些烦恼,多些欣喜。 一是、懒得生气,学会装聋作哑。人与人交往,免不了磕磕碰碰,争吵拌嘴,甚至争执得面红耳赤。如果你因为一些小摩擦,甚至一点无关紧要的话,都放在心上,遇到一丁点小事就随意发脾气、乱生气,那再好的关系,再深的感情,也会发生变味,所以有时候不妨学会懒点,懒得去生气。 正如《莫生气》里面所写的: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生气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二是、懒得去理,远离闲言碎语。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芸芸众生,千人千面,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谁也摆脱不了闲言碎语的缠绕,虽然我们无法管住别人的嘴说,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听、远离闲言碎语。 在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纷争,有纷争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别人议论你,评价你,甚至是批评你,你若太在意,太顾及别人的看法,就有可能困住了自己。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太尖刻敏感,太对小事计较,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不妨大事不含糊,小事装糊涂。 三是、懒得心烦,少忧虑多睡觉。人这一辈子,一帆风顺也好,起起落落也罢,很多事过去了,就不必再提。过多地纠结和忧虑,只会让自己更心累;过多地较真和不满,只会使自己更难过。心若忧虑,过分执迷,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人是活给自己看的,每个人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过去的坦然面对,没来的少瞎想,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何必耿耿于怀;未来的事还没发生,你想得再多,也无济于事。生活中有多少忧虑,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 处世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对于中年人来说,在这三个方面,还是多偷点“懒”好,要懒得去生气、要懒得去搭理、要懒得去心烦,不然扰了别人,疼了自己,何必自寻烦恼。生命那么短暂,遇事不妨洒脱一些,把自己的勤用到正事上,增加生命的意义,乐享美好人生。 写作是一种修行,度人亦度己。如果写得对你有所帮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谢分享、关注,下一篇会更精彩。愿我们一起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