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称之为“毒”的毛病,仔细想想,其实绝大部分,都和火热之邪有关,大都是热毒,人们上说的上火了、发炎了,往往就是这种偏热的毒;而偏寒偏冷的毛病,往往是脏腑阳气衰弱,导致的功能性退化,常称之为虚、虚寒,而很少称为毒; 这种火热之邪,在天气越来越热的夏天,发病机会也越来越大,五脏六腑,谁被染上,谁就被狠狠的烧灼折腾一番; 比如心有火,人就烦躁多梦、舌尖发红、小便黄赤;肠胃有火,就容易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唇裂口渴、大便干燥;胆有火,就容易两肋疼、胆囊炎、胰腺炎。。。 其实仔细看看现在市面上,那些治疗炎症、治疗各种感冒的中成药,基本还是清热解毒为主: 比如大家熟知的蓝芩口服液,就有清心胃热的板蓝根、清胆热的黄芩,还有栀子、黄柏、胖大海,都可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常用于急性咽炎、咽痛灼热、肺胃实热症; 蒲地蓝:治炎性发热的,适合热性疖肿、咽炎、扁桃腺炎等炎症,可以抗炎消肿,含有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也是清肝胆、肠胃之热的配伍; 还有抗病毒口服液,功效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常用于风热感冒、流感,更是有一堆清热解毒的配伍: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连翘等; 即使连民间常用的解毒食物:绿豆,能解心、肝胆、肠胃之热毒,夏天煮上一碗绿豆汤,可清暑热、解热毒,也是寒凉之性的,非实热明显之人,不宜多吃。 因为火热之邪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入血的、入气的、入不同脏腑的,所以清热解毒药的种类也是千千万,但是今天咱们介绍的这个小方子,就四味药,那可以说是清热解毒界的几员虎将!甚至可以说是代表药物! 这个小古方出自《外台秘要》,叫做“黄连解毒汤”:黄连、栀子、黄芩、黄柏 此药苦寒之甚,而且汤药煮出来、极其难喝、难以下咽,良药苦口嘛!但是误用苦寒易伤阳,使用前请务必遵医嘱! 想学习了解参考剂量的,可以关注本号(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非文末留言):黄连解毒汤 这个方中,黄连最苦,可以清心、肠、胃等火热湿邪,说到心胃部的清热燥湿,黄连往往是首选,比如黄连阿胶汤、各类泻心汤等; 黄芩也很苦,可以清肺、胆、胃肠、心等火热湿邪,比如小柴胡里,就用黄芩来治胆胃火逆的口苦; 黄柏擅长清下焦的热邪、湿邪;而栀子,擅长清上焦心肺的郁热;这样一来,四味药把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的火热湿都覆盖到了,只要确诊是实热火邪引起的一切炎症,都可以用这几味猛将来灭火! 但是因为这个药太难喝,一般的热毒,并不建议大家熬汤药,学习了解一下即可; 真上点火,想祛祛火的,不妨了解下:之前咱们一直推荐的祛火中成药,就含有这四位猛将,信心的读者肯定早就发现了,如果还不了解这位中成药的新读者,可以关注本号(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非文末留言):上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