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班主任:缩短孩子和学霸之间的差距,仅仅只要5分钟

 红烛琴心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昨天上街,忽然听到有人说:“你看,那个孩子,学习多认真,坐在车里还不忘写作业。”

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了路边黑色轿车上,趴在车前储物箱奋笔疾书的小男孩。

可真的是孩子学习很努力吗?作为有20年教龄的班主任,我却觉得:这又是个“拖延症”患者,还可能要“烂尾”。

毕竟,每到开学,这样拼命“赶工期”的孩子就屡见不鲜。

火车上、路边、商店门前……这时候孩子的学习效率奇高,还根本不用父母督促,就能专心致志、手不释笔、旁若无人。

面对此情此景,很多父母既是生气,又是好笑,忍不住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刚放假让写作业,你说要歇歇;过完年,再次督促,你又说不着急,离开学还早呢,现在慌了吧!

拼命赶作业的孩子虽然不同,但幸灾乐祸的父母却异曲同工。

这两天在抖音,我就刷到不少这样的段子,也看到父母对作业“烂尾”的担忧。

毕竟,“赶”最多只能说是完成,效果往往难以保证,还会因为过度疲累,漏洞百出,影响开学之后的状态,出现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恶性循环。

而反观那些学霸,就很少有“赶”的情况,他们往往很早就按计划完成了学习任务,把自己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

那该如何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缩短与学霸之间的差距?我发现其实只需“5分钟”。

20年班主任:缩短孩子和学霸之间的差距,仅仅只要5分钟

1 早起五分钟

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有记者问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哪?

他只答了四个字,总是提前。

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中,主持人撒贝宁曾说,每一次走进化妆间的时候,他发现康辉老师都在,而且康辉老师的桌子上永远都会有一堆的比赛材料,那是康辉老师在做案头工作。

他表示自己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比康辉来得早,而这个愿望也仅仅实现了一次,还是因为康辉老师在值班没来。

你的习惯里藏着你未来的样子。

优秀的人都知道凡事提前做好准备,才不会兵荒马乱,毕竟堵车、突如其来的意外……这些都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控制的。

工作如此,学习也是这样。

早上提前5分钟起床,就不用害怕丢三落四、迟到、饿肚子等;早到教室5分钟,也能比别人更早进入学习状态,让一天的学习更加有条不紊。

20年班主任:缩短孩子和学霸之间的差距,仅仅只要5分钟

2 睡前5分钟

清代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读书很多,颇为自负。

31岁那年,他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很多不足,希望通过自我改造,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圣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写日记。

这些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或者一二百字,内容多是对生活的直白描写: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

然后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检査和反思,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自省。

这个31岁时开始的习惯,曾国藩坚持了一生,也让他脱胎换骨,改掉了很多痼疾。

天天写睡前日记难,但在每天睡觉前抽出5分钟时间,对一天的学习、生活、交往情况进行复盘、反思,能让我们更加精进,变得更加优秀。

可以问自己这样3个问题

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教训应该吸取?哪里还能再精进?

反思才有成长,改变才能提升。

不犯重复性错误,不重蹈覆辙,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看到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20年班主任:缩短孩子和学霸之间的差距,仅仅只要5分钟

3 坚持5分钟

刚放假,时间还长,玩几天再做作业;看会儿手机再读书;距离考试还有2、3周,先休息几天……

最后,2、3天变成了4、5天,7、8天,一会儿变成了3、4个小时。

而假期作业,到了开学前一周,还几乎分毫未动;11点了,书还没有翻看;考试临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背,这样的现象我们司空见惯。

如何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做什么最好在5分钟内去做,否则你就会不停拖延,甚至放弃。

有再多的理由,有再多的不情愿,先试着坚持5分钟,只要坐下来,起了个头,就会发现,其实完成既定计划并没有那么难,即使真的只是做了5分钟,也会比不做要好得多。

打败迷茫和焦虑的,永远是具体的行动。

少点儿“等会开始”,多点儿“马上行动”,家庭矛盾会少很多,完成任务也会容易很多。

再微小的改变,一寸寸累积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利用好时间,每天改变一点点儿,做习惯的主人,产生的复利效应会超出你的想象。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新超越。

最后,愿孩子们都能在新学期用好“5分钟定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