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非三跨选择北师大MAP-考研初试400+上岸临床与咨询方向

 北师大MAP考研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作者介绍

学员信息:
在职,三跨,报考方向为临床与咨询方向,初试总分400+,专业课成绩250+。

师兄说
之前的经验贴也介绍了去年临床与咨询方向最高分才270多,专业课考到这个分数是非常不错的。还记得出成绩的那天,看到她的政治不到60分,还真为她提心吊胆,还好,今年咨询方向的政治分数线不太高。(去年的学员好几个初试总分400多的挂了政治,希望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出现短板)。


第四次考研-我选择了北师大Map

不算是经验贴,其实就是对自己考研经历的回顾和感悟吧。

按照惯例先来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科金融,毕业5年,目前在老家工作,三跨。

毕业之后从事过金融相关工作,也辞职在家复习过。我的考验经历比较曲折,虽然可以算是一次上岸北师大,但在这之前有过三次考研失败的经历,包括大四那年考金融以及辞职两年在家考另外一个学校的心理学。

我也曾一度对自己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考研?也曾经想过放弃,觉得要不就继续在老家工作吧;也经历过一段低沉灰暗、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时光。

但好在最终没有放弃,也谢谢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朋友,还有我自己。

我以为在职考研这一年会是破釜沉舟、不眠不休的一年,但实际上没有我想象中的头悬梁、锥刺股。

我好像只是把考研学习穿插进了日常生活中,没有安逸到每天中午才起床,但也没有少敷一片面膜,少烫一次头发。

或许你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动机和你的效率是呈倒U曲线的,并且对于较难的任务,最适宜的动机相对偏低。对于我来说,考研自然不是简单的任务,那么太高的动机或许反而会阻碍我。

当我把学习融入进日常生活之后,它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我誓死完成的目标,最终取得的好结果大概也算是对这种理论的一个印证吧。

关于学习计划以及各科学习方法,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经验贴了,我就不再多说啦。不管是什么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我自己就是按照BNU学习小组师兄给出的规划每天按时打卡,亲测有效!所以我想结合自己之前失败的经历,谈一些学习规划之外的内容。

一、建立秩序感很重要

放在第一条是因为这是我两年的血泪教训。三年前,我在辞职之后就回到老家专心复习备考,本来以为这样就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一年绝对上岸,但现实教我做人。

每天起床时间不固定,全看头天晚上几点睡,导致我的生物钟混乱,尽管每天看起来好像学习了很长时间,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效学习。时间一长,我感觉生活一片混乱。

所以,建立秩序感很重要,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干什么事情、几点睡觉等等,它们能够帮助你体会到对生活的把控,而这种掌控感会让你感受到事情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包括学习。

那些决定在职的小伙伴不要觉得自己处在劣势,说不定这对你反而是一件好事,毕竟打工人总是被迫遵守时间。

在家复习的小伙伴,如果自制力不强,那就找个人监督你,家人也好、研友也好,总之就是监督你是不是有规律、按部就班的在学习。

二、保持和别人的交往

在家复习备考的两年,我很少和家人还有朋友交流,觉得聊天很浪费时间。

但如果一个人封闭的时间久了,情绪就很容易低沉,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后来在职备考,我要和同事交流、和我的学生交流,也开始和家人朋友聊天通语音,看着好像占用了不少时间,但我的心情在变好。

之前的我像是在一个死胡同里打转,和别人保持正常的交往之后感觉世界都开阔了。当我的眼里不只有考研的时候,学习反而效率高了起来。

三、背诵、背诵、背诵

作为一个理科生,背诵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一些背诵技巧也试过,但在我身上效果甚微,而且背诵时间一长我就背不下去了。所以我一边尽量把背诵和其他事情穿插起来,一边寻找激励。

对于我来说一个很有效的激励就是别人的关注。我之前会觉得,有人看着你才学习,或者有人关注你才好好背书,那不是装样子给别人看嘛。但当我发现“装样子”让我背书效率提高之后,我就坦然接受了。

虽然听起来有点小小的虚荣心在作祟,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这也让我认识并且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

能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还能享受别人的关注甚至是鼓励和赞美,我还能“装”!

四、一些实用的工具

最后就是分享一些这一年在用的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的工具。

第一个是XMind,一个很不错的思维导图工具。

第二个是“白描”,能够帮你识别纸质版的文字,转换成电子版,正确率比较高,我是和Notability 搭配使用的;缺点就是要钱,并且要自己再排版。

第三个是刚刚提到的Notability(当然现在的新版收费方案比较坑,也有朋友推荐Goodnotes,我没有用过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这个app和白描搭配可以帮你节省空间、减轻书包重量,尤其是后期进行背诵的时候可以不用每天带好多资料,比较适合需要每天通勤的小伙伴们。

第四个是“记忆卡片”微信小程序,不用专门下载app,帮助你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当然你可以自己设置复习的间隔,按照自己的能力来设置,不然每天看到一堆“待复习”也是一件让人头秃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

不滞于物,不殆于心。

期待我们在北师校园见面!

(今年九月份,我要成为萌新研究生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