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情绪,在本质上都是某种行动的驱动力,是进化过程赋予人类处理各种状况的即时计划。不同的情绪具有不同的核心关系主题,反映了人不同的体验,构成了丰富的人生。快乐是个体的目标有了进展或实现时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做出了显著的进步”;快乐是人类生活的巨大驱动力,也是人类追求的本能体现。当人们快乐时,会变得更乐观,会更大胆地接近其他人,会抓住更多的机会。对于威胁,人们的反应也不如平常强烈。快乐的人拓展了自己的注意范围,对于新的想法更有包容性,也更愿意尝试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活动,快乐的人行动更快,语速也更快。 愤怒是愿望目的不能达到、一再受阻、遭受挫折后积累起来的紧张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对'我’的冒犯”。愤怒体现了情绪无法压抑的力量,它使人们的判断受到考验,迫使人们思考在令人沮丧的情境中应该怎么做,怎样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冒犯以及什么样的做法最恰当。愤怒和选择是纠缠在一起的,愤怒引发了价值和选择的问题。 恐惧是在准备不足、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即刻的、具体的、无法抵抗的物理危险”;当人们感到恐惧时,通常会针对某种具体的东西,比如面对蛇、老虎、乘坐飞机或潜水。从演化角度讲,恐惧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特性,对生存至关重要。它使人们的感觉变得敏锐,让人们的身体为应对突然出现的危险做好准备。 悲伤是与所追求、热爱的事物的丧失,所盼望的事物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经历不可逆的丧失”;悲伤会降低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热情,尤其是娱乐活动或者享乐。随着悲伤情绪的加深,并慢慢滑向沮丧,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减缓。这种内在的收缩为个体创造机会,哀悼损失或者幻灭的希望,领悟损失对人生的影响,并且在能量回升之后开始新的生活。 焦虑是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对未知的恐惧”;焦虑通常是指对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人们无法解释那是什么事物,甚至也无法确定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可预测的,通常是对未知事物或不一定存在的威胁的预感。换言之,焦虑是找不到原因的恐惧。 嫉妒是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不如别人的烦恼”;嫉妒源于人的“猴王心理”,只有处于同一领域的竞争者才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一个人嫉妒在哪里,也就意味着他的自卑感在哪里,也就意味着他的自尊心在哪里,进而也就意味着他所可能追求的目标在哪里。 抑郁是以心境低落为主的、自感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常常伴随着自卑、痛苦、羞愧、压抑等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自感无力”;缺乏情感纽带和抑郁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抑郁情绪的人常常无法感受到和他人的联系,最终渐渐孤立自己。这种社会隔离感会不断自我强化:一个人越孤立,就会越少参加那些增强人际情感纽带的活动,这会导致抑郁的恶化,并增加与社会隔离的风险。 压力是内外环境的刺激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时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超出目前自身承受范围”;压力是机体对任何情景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人们生活中的重大变化都会要求人们改变自己,任何方向的改变,变得快乐或不快乐,其实都会让人感到压力,变回原来的状态也会让人体验到压力。 抱怨是把个体放在受害者的角色,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的情绪体验,核心关系主题是“对现状不满”;抱怨是对内心“弱小自我”的一种维护,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好像自己是在捍卫真理,一旦人们开始抱怨,就会找很多理由证明“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很容易陷入偏执之中,是自己内心不强大的一种体现。 人们对生活、人类本质和情绪的最初了解多数来自生活本身,来自个人的悲欢离合,情绪是每个人存在的核心,是属于自己的语言。 课堂小结: 1、不同的情绪具有不同的核心关系主题,反映了人不同的体验,构成了丰富的人生。 2、情绪是每个人存在的核心,是属于自己的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