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恒医案 张子恒医案 支某,女,67岁。 2018年12月7日初诊:患者诉双侧臀部疼痛多年,加重1月。疼痛部位在双侧臀部环跳穴附近,近1月自觉着凉后疼痛明显加重,活动后疼痛有所好转,伴有双下肢沉重感,恶寒,少汗。曾服用温阳方药无明显改善。无恶热,无明显口干口渴,无手足厥冷。眼睛干涩模糊,性情急躁。无明显气短乏力感觉,无打嗝胃胀。大便正常。夜尿1-2次。睡觉时常出现夜间苏醒现象。 舌脉:左脉沉滑势缓,右脉沉细弱。舌质红苔薄黄。 辨证:厥阴病夹瘀。寒热错杂,瘀血阻络。 处方:乌梅丸合桂枝茯苓丸。 乌梅15g 细辛6g 桂枝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当归12g 党参15g 附子10g 干姜10g 茯苓30g 桃仁10g 赤芍10g 地龙10g 花椒20粒 大枣5枚。 5付 2018年12月13日复诊:诸证好转。后背部偶有憋闷感,右脉弦缓,左脉沉缓。舌质红水滑苔。上方加薤白20g,三七粉6g(冲服),柴胡6g,茯苓断货改茯神10g。 2019年1月16日,患者亲自来门诊告知,服完上方,疼痛感未再出现,背部憋闷感也随之消失,感谢万分。 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补阳还五汤,加味乌药汤,葛根汤等,据相关报道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二,针灸治疗,据研究报道,运用还三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治愈率高达85%,有效率高达90%以上。使用环跳穴其次法合并温针灸治疗,坐股神经痛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三,推拿按摩,有报道研究称该方法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 臀区痛是慢性疼痛中较主要的疼痛部位。疼痛常出现于腰、臀、大腿部,很少超过膝关节。尤以臀部疼痛为主诉,常持续发生,少有间歇者,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可找到固定压痛点,此点即病变所在。 病因及常见疾病1.臀上皮神经炎 又称“腰脊神经后支痛”,其病因及常见疾病有:椎间小关节病变、骨质增生、脊神经后支卡压、后支慢性无菌性炎症等。因为臀上皮神经来自腰1~腰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分布于臀上外侧皮肤,疼痛常出现于腰、臀、大腿部,很少超过膝关节。 2. 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是一种慢性、反复积累的微细损伤。常发生在肌肉活动过多或固定姿势下肌肉持久紧张的部位。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常见部位为腰、颈、腿部的肌肉。临床表现肌肉无力、劳累、酸痛、局部压痛、活动范围受限、劳动能力下降,继而出现持续性疼痛、酸胀、肌肉硬结、功能障碍等。 3. 坐骨神经痛 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 (1)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常见原因有腰椎间盘突出,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 (2)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主要沿椎管外坐骨神经走行出现的疼痛,原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检查全面进行全身检查,妇女作妇科检查。X线摄片对查明病因有重要意义。少数患者必要时采用腰椎穿刺和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1.臀部闪电疼痛 突然感觉一侧臀部一阵剧痛,连带着同一侧的腿和足部也阵阵发麻,随后疼痛慢慢消失。很可能是由于坐骨神经损伤而产生的疼痛。 2.臀部酸痛 臀部酸痛也是门诊常见的主诉之一,由于位置非常特殊,因此有很多时候常会和下背痛、坐骨神经痛混淆不清。臀部酸痛除考虑关节本身的病变之外,同时也要排除关节周边的病变,和远处病灶的牵扯痛。 3.臀部放射痛 致密性骶髂关节炎是一种以骨质硬化为特点的非特异性炎症,有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现象,尤其以髂骨下2/3更为明显,但关节间隙则无改变。有复发性下腰痛,有时可向下放射至两侧臀部和大腿。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酌情采用药物治疗,如消炎镇痛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物理治疗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药物过敏的患者。常用的有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韩氏经皮穴位及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直线偏振光疗法、低能量激光疗法等。局部痛点阻滞治疗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及疼痛,有时可收到显著效果。必要时使用神经毁损术,对一些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常规消炎镇痛药、神经阻滞后疗效不明显或短期内复发的患者,可采用此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