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谊报:何以谓“盔”

 稼穑居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何以谓“盔”

为安全起见,骑电动车同摩托车一样,需要佩戴头盔,如今已由交通法规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也就在这前后,有一种名叫锅盔的风味面点,悄然风行于街头巷尾。锅盔的样式有点像披萨,都是烘焙的馅饼。不同之处在于,披萨是烤箱里烤出来的,入口松软;锅盔是烘炉里烘出来的,咀嚼脆爽。

经查,锅盔又叫锅魁、墩饼、干馍,是陕甘宁青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以陕西省关中、甘肃省武威最为流行。

至于锅盔的由来,说法有多种,总之与军队制作干粮的方式有关。锅盔到底源于哪个历史时期,是秦代还是三国,目前尚无确凿资料佐证。西北锅盔的起源,相传是秦军遂行作战任务时,来不及砌灶架锅,或是锅灶被毁无法做饭,于是就架起篝火,将面团放进铁盔里烧烤。这种以盔为锅烙出的面饼,既节省时间,又方便携带,且耐储藏、不易变质。

传说总归是传说,经不起认真推敲。那么,锅盔的“盔”字究竟应作何解呢?过去,每每面对“盔”字,总有些莫名其妙。因为看到“盔”字的第一眼,首先会联想到盔甲以及丢盔弃甲等成语。总之,“盔”这玩意儿,应该是戴在头上的装备(首铠)。奇怪的是,“盔”字的部首却是器皿的皿。

经查考方知,“盔”字的起源和本意,还真是钵盂类器皿。如此说来,锅盔作为食品,也就名副其实了。

后来,“盔”是如何由器皿演变为装备了呢?多数字典首先解释为金属做成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其次解释为瓦盆一类的器皿。从字形字源上看,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汉字字源》《中华字海》的解释倒是合乎逻辑:①像瓦盆而较小略深的器皿。②作战时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由于这种器皿扣着的样子类似先秦将士保护头部的“兜鍪”(异体字带金旁,写作“𨫿”),故称之为“头盔”。也就是说,在造字之初,“盔”指的是瓦盆一类的器皿,因为将士护头的帽子形状像瓦盆,才被人称为“头盔”的。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文/王兆贵)

附注:本文发表在《联谊报2022524国风,责任编辑范东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