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维群说洋扇之三:中国扇子给欧洲带去了东方美

 艺趣看点 2022-05-24 发布于天津

“清代中国制造工艺扇展”亮相天津百年劝业博物馆

说洋扇之三:中国扇子给欧洲带去了东方美

作者:姜维群

应该这样说,中国扇子给欧洲大陆带去了东方的艺术美,同时开启了西洋扇艺术美之窗,为人类扇文化启航了缤纷烂漫的艺术之旅。

最早的中国扇子是葡萄牙商船带到欧陆的,最早带去的是羽毛扇与折扇,这在欧洲17~18世纪的油画中可以看到。羽扇是利用禽鸟的羽毛做成扇子,而且在此前欧洲人利用鸟的翎毛做成羽毛笔,成为最早的硬笔书写工具,羽毛扇应该最容易被欧洲人接受。

西洋羽毛扇先是和中国的雕翎扇差不多,呈长方形和圆形,把禽羽的翎毛或其他部位的羽毛整齐的排列起来。譬如,这柄桃形的羽扇就是雁翎或鹅翎做成,其用两根最长的翎毛作为扇的中心点,然后左右两面各放25根按长短依次排开的翎毛,这样形成对称的桃心形,羽毛的翎羽部分呈灰色,翎管白色,配上雕刻精美的象牙扇柄,真的是巧夺天工,光彩袭人。

“清代中国制造工艺扇展”亮相天津百年劝业博物馆

羽扇的形状形制是典型的中国风,其在翎管处用金属丝将它穿起来,排列并固定下来也是中国羽扇的老工艺。不同的是扇柄,这个扇柄是象牙雕刻的纹饰,带有西方的纺锤形,而且是满宫满调的浮雕和线雕,上面图案是典型的中国龙。这是一柄中国直接出口欧洲的羽扇,这样的工艺在清代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羽扇是扇子家族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在中国使用羽扇是有讲究的,且不说羽扇曾经是十分时尚的名士道具,像“羽扇纶巾”就是魏晋时期最高权力层面的装束。在民间,为什么使用羽扇?羽扇扇出来的风柔和,特别是暑天的产妇,既怕中暑又怕受风,于是就是用羽扇,这样产妇和婴儿不至于着凉,所以羽扇是老弱妇孺的专用,也是春末秋初时特用。

羽扇在欧洲完全不是引风之具,因为那里的气候包括皇宫贵族庞大厅堂的温度都不需要扇子引风驱热,恰恰是,这些贵妇人手中的扇子就是一个象征身份的艺术品,就是借扇子做出诸多肢体语言的“代言人”,便于各种交际。

“清代中国制造工艺扇展”亮相天津百年劝业博物馆

中国扇给西洋人带去了东方这块土地上的诸多惊艳与神秘,在扇子的材质上,不仅有西洋人喜欢的象牙、玳瑁,还带去了东方特有的竹木漆、雕刻,展示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神秘美。

中国的髹漆一直领先于世界,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远古,用漆漆物,称之为“髹”,用漆绘制纹样图案,称之为饰。雕漆古代叫剔红、剔绿、剔黄、剔彩、剔犀,到了明代中后期才开始叫“雕漆”。此时的雕漆已经十分成熟,中国古代三种艺术最被西方人称道,即玉器、瓷器、漆器。髹漆用在扇子上,惊艳了西方。

西洋扇的扇骨装饰主要靠漆,中国扇的装饰靠天然材质或是雕刻。从早期出口的西洋扇看,都是用漆作为装饰,有一种没有扇面的扇子欧洲称之为卜瑞斯扇,是由排列整齐的扇骨成为扇子,上面用各色的漆画出精妙的图案或精美的画。中国的折扇只画扇面,西洋扇把扇子的上上下下、反面正面画得充天盈地,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工艺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特别喜欢那种在暗黑色的地子上,用金描绘出精致复杂的图案。这样的西洋扇皆出自中国清代工匠之手,后来欧洲本土制作的扇子,其漆大都是单色漆,很单调也很简单,与中国式髹漆已有霄壤之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