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结束东晋以来分裂局面的朝代?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 朝代:隋;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 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大运河时期、目的、三点、作用? 时期:隋炀帝;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中国古代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创立这一制度的朝代、创立者?完善的朝代?废除的朝代?影响? 选官制度:科举制;创立朝代:隋朝;创立者:隋炀帝; 完善的朝代:唐(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废除的朝代:清朝(1905年) 影响: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推动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5、唐朝建立者及都城?唐朝鼎盛时期? 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 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6、列举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及当时的皇帝?贞观之治的原因? 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注明谏臣魏征);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采取的相同措施? 相同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统治者知人善任,重用人才,重视文教。 ★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①民本思想,关注人民的利益,是社会稳定、国家兴旺繁荣的重要条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②重视人才的思想,看重人的德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对于今天建设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恩威并重、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以和为贵、开放的对外政策,对于今天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④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改革,善于纳谏,任人唯贤,发展经济,注重民生,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 8、唐朝出现的新农具?唐朝时最具特色的手工业品?唐朝时国际性的大都会? 新农具:曲辕犁(耕地);筒车(灌溉) 手工业品:唐三彩;大都会:长安 9、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仙、诗圣、诗史”? 时期:唐朝;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史诗:杜甫的诗 10、唐朝的民族政策?列举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表现?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表现:北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11、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朝代及标志?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 朝代:西汉;标志: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12、藏族的祖先?唐朝与这一民族友好关系的表现及意义?反映这一事件的绘画作品? 祖先:吐蕃;表现: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绘画作品:阎立本的《步辇图》 13、唐朝的对外政策?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特点? 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特点:双向交流 ★唐朝兴盛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长期安定,促进了社会繁荣 ②统治者政治开明,澄清吏治,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 ③统治者励精图治,关注民生,缓和社会矛盾 ④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 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4、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的影响?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影响: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15、五代十国的实质? 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6、宋元的时代特征? 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革 17、北宋建立者、都城?南宋建立者、都城? 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民族政权? 北宋建立者:赵匡胤;都城:开封;南宋建立者:赵构;都城:临安(今杭州);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 1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政治?地方?)北宋在政策的特点? 措施:政治上: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设置地方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特点:重文轻武(防止武将专权)。 19、北宋与辽签订的盟约?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标志?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 盟约:澶渊之盟 抗金将领:岳飞;标志:宋金和议 认识:有战友和,和为主流 ![]() 20、统一蒙古的人物?元朝的建立者及都城?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 人物: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者:忽必烈,都城:大都(今北京)新民族:回族 21、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具体内容? 制度:行省制度; 内容:由中书省掌管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军事;设御史台负责监察。 22、元朝管理西藏、今台湾、西域的机构分别是? 西藏:设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标志着今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23、经济重心南移方向?过程?原因?启示? 方向: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过程:从唐朝中期开始,南宋时完成。 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 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24、宋朝时居首位的粮食作物?瓷都?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的时期及地区? 作物:水稻;瓷都:景德镇;商港:广州、泉州;机构:市舶司; 纸币:交子;时期:北宋;地区:四川地区 25、宋朝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里面专供演出的圈子被称为? 场所:瓦子;圈子:勾栏 26、雕版印刷术在什么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时期、发明者?什么时期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什么时期发明了火药?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的时间?火药广泛用于战争的时间? 雕版印刷术:隋唐朝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 开始使用指南针:北宋 发明火药:唐朝;开始使用:唐朝末年;广泛使用:宋元时期 ★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认识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2)先进的科技成就是和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 (3)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能够取得辉煌成就,与科学家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27、宋词的代表人物?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资治通鉴》成书时期、作者、体例?《清明上河图》作者?时期? 宋词代表: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代表: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28、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9、明朝的建立者?推翻明朝的事件?清朝的建立者?民族? 明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事件:李自成起义 清建立者:皇太极;民族:满族 30、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设立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31、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在位皇帝? 措施:政治方面,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皇权达到顶峰)。 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标志:设立军机处;皇帝:雍正帝 ★中国古代帝王思想文化统治政策 ①秦: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②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余年的正统思想。 ③明:八股取士——禁锢思想作用甚于坑儒。 ④清: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束缚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32、明清对外关系和平交往史实?暴力冲突(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史实? 和平交往:郑和下西洋;暴力冲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3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次数?出发地点?最远到达?影响? 目的:宣扬国威 次数:七次 出发地点:刘家港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启示:◎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明代我国对外交往活跃; ◎郑和下西洋,不仅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也反映了我国远洋航海的强大实力,显示了我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要学习郑和下西洋开放、交流、合作、友好的精神,他学习郑和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 34、雅克萨之战在位皇帝?俄国沙皇是谁?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 皇帝:康熙帝 沙皇:彼得大帝 条约:《尼布楚条约》 35、清朝的对外政策?影响?启示?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影响:是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抵制作用。 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对外开放。 36、清朝前期对台湾、西藏、新疆管辖的措施?启示? 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西藏: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蒙古: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新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启示: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边疆的主要管辖机构
★边疆问题 (1)新疆问题: ①西汉:(60BC)设置西域都护,正式管辖 ②唐朝:唐太宗、武则天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③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2)西藏问题: ①唐朝:“合同为一家”(不管辖) ②元朝:宣政院,正式行政区域 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臧大臣 (3)台湾问题: ①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开始联系) ②元朝:澎湖巡检司,正式管辖 ③清朝:设台湾府(福建)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文化传统、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 (3)由于民族交融,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间的凝聚力不断加强。 (4)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5)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 (6)中国地理条件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维护祖国统一的认识 (1)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3)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维护国家的统一。 (4)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 37、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建筑群:紫禁城 38、明代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著作及作者?明代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全面总结的著作、地位及作者?明代农业科学巨著?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