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里是老育。 夏天来临,又到了孩子们玩水的高峰期,泳池、海边都多了很多孩子的身影。但随之而来的还有风险。01 荒唐,2岁孩童溺亡3岁同伴被告 前段时间就报道了一出令人痛心又愤怒的新闻,#2岁幼童溺亡,其父母状告3岁玩伴索赔#。 ![]() 小张父母一纸诉状将小黄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认为3岁小黄在小张落水后未及时呼救。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事发时,被告小黄不满四周岁,其已尽到了与其年龄、智力、行为能力等相适应的救助义务,对小张的死亡不存在侵权行为和过错,故其监护人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 悲剧的发生,不是3岁孩子的过错,而是一开始作为2岁孩子的父母,就不该放任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更何况是跑到水池边玩耍。 溺水是青少年最主要非正常死亡原因之一,根据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溺亡,其中少年儿童占了56%,相当于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被溺水夺去生命。 ![]() 02现实中的溺水,往往悄无声息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如果溺水,一定会在水里尽力扑腾呼救。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你能看出上方动图中的孩子怎么了吗?以为他是在玩水?实际上,他已经溺水了! ![]() 实际上,孩子溺水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无声溺水”八大迹象 ![]() 1 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 溺水者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至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 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 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 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可见,溺水这件事根本不像我们在影视作品里见到的那样振臂扑腾、高声呼救。往往“无声溺水”就会悄无声息地夺走孩子的生命。03老生常谈的防溺水事项,再看亿遍 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家长们一定要多多留心! ![]() 不同年龄段溺水高危地 1 4岁以下:家中储水容器,如水缸、浴盆、洗菜桶等等; 2 5-9岁:水渠、水库、泳池等; 3 10岁及以上:池塘、江河湖泊等。 1 低幼宝宝溺水预防 低龄孩子溺水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无论是浴盆还是家中其他储水的地方,孩子都不可以脱离家长视线。 其次,给幼儿洗澡后,立即清空脸盆、澡盆中的水。家中的马桶要盖好,家中/家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 如果必须储水,应将储水的容器放置于孩子难无法到达或接近的地方,比如放在上锁孩子无法打开的房间内等。 如果家周边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2 泳池溺水预防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讲,夏季玩水是每个孩子都难以抵挡的诱惑。 首先要选择正规游泳馆; 下水前,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尽量让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家长在岸边需要时刻有效看护,即便孩子会游泳,在深水区时家长也要多加留意; 当然,不会游泳的孩子绝对不可以单独下水,水性不好的孩子,即便配置了游泳圈也需要多加留意。 ![]() 3 开放水域溺水预防 首先告诉孩子泳池和开放水域游泳的差异,比如海浪的冲击以及开放性水域的深度等等,让孩子知道私自下水的危险。 在海边游泳或者坐船,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大家一定要让孩子谨记以下“六不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 切记防溺水六不口诀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 3 不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 4 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 6 不到河边嬉戏玩耍。04除了防溺水,落水施救教育也要狠抓 玩水时,也会突发意外,如果同伴溺水,孩子们该怎么办? ![]() 此类错误施救造成更大悲剧的新闻屡见不鲜。新闻中救人者还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如果换做是小孩子,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 请告诉孩子如果发现同伴溺水了,切记不要盲目下水救人或者手拉手救援。 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 他需要这样做: 大声呼喊; 将周围的救生圈等扔给溺水者; 及时找大人来帮忙。 ![]() 图源: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