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子健:防御分队未按预案撤出阵地,进攻分队却投掷真手榴弹

 兰州家长 2022-05-24 发布于甘肃

回忆十一旅教导队的那些事儿

文/饶子健 推荐人:王皇义

文章图片1

饶子健

1943年1月,我从华中局党校学习结束后,因为贯彻党的“精兵简政”政策,淮北军区由新四军第四师兼,第一、第二军分区分别由第九、第十一旅兼。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淮北军区领导机关撤销。于是我被分到第十一旅任副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滕海清是十一旅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赖毅为该旅政委兼第二军分区政委。

我着重抓第二军分区所属的泗南、泗五灵凤、泗灵淮、盱凤嘉各县的地方武装工作;也按照分工抓十一旅各团的训练和战斗。我特别对教导队重视,常去该队检查帮助。

那时各级都重视培养训练干部,各旅举办起了教导队。学员从连队班长中挑选,每期三、四个月,毕业回去可以根据需要选拔当干部。我们十一旅旅部住在泗南的窦冲,旅教导队就设在离旅部不远的魏岗。

教导队每期招收100人左右,分为9个班,是一个连的编制。队长是陈敬轩同志,教员有旅司令部作战参谋魏真同志,有时也我打仗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讲讲战术。

陈敬轩同志讲“进攻”,结合各种战例讲得头头是道,很有吸引力,魏真同志讲“防御”,也引用许多战例,讲得生动活泼,很能增强防御的信心。由于教导队经常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勇猛顽强的作风的教育,干部和学员们都有一股子虎劲。

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本是矛盾的统一,是辩证的,但由于理解水平的差异,有些干部和学员常为攻、防战术争论不休。为此在一次战术演习中差点闹出乱子。那天,我正好去教导队看他们的攻、防战术对抗演习。由队长陈敬轩同志统一组织,第一阶段从接受任务,组织攻防,至进攻者发起冲锋之前,双方采取自由对抗,允许双方指挥员根据对方行动和地形灵活机动地指挥演习。第二阶段,从进攻者发起冲锋开始,变为实弹(手榴弹)演习。学员分为两队,一队进攻,一队防御,规定在攻击分队冲锋时,防御分队应立即撤出阵地,以防意外。

第一阶段,双方指挥员都能灵活机动地指挥;到了第二阶段,问题就来了:当进攻分队发起冲锋时,防御分队不但没有撤出阵地,反而跳出战壕,端着刺刀实施反冲锋。这是防御分队的随意“创造”,在演习中是不对的。但进攻分队有个别同志也不对,竟按原计划向防御阵地投掷真手榴弹。此时,停止演习的哨子嘟嘟直响,我急得直跺脚,大家都急急忙忙向防御阵地跑去,见没有伤着人,这才松了一大口气。

陈敬轩气坏了,抓住防御分队的指挥员问:“你为什么不撤出阵地?!”

回答却是:“他们能攻得上来吗?照他们这副不讲战术的样子,早就被我们消灭了!”

进攻者也不示弱地说:“要不是哨子响得早,你们几个都不在话下!”……

整个演习阵地热闹起来了,真叫人哭笑不得。

等他们安静下来,我说:“好了好了,都不错。你们这股虎劲,还是留着对付日本鬼子吧!你们双方错就错在把演习场当成真正的战场了,以后不能再这样蛮干了。”

回到驻地,我把除敬轩和教员都找来,跟他们讲了今后讲课、演习应注意的事项,要加强纪教育。军事是一门很严格的科学,学员毕业前都限着部队到附近的敌占区转个圈子,一可了解敌情,二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学员们对这种实践兴趣很大,这样一来,他们学到的知识有了初步应用的机会。

那时,我们部队提倡官兵互教。这是因为战争环境没有整块的时间训练部队,主要靠连、排、班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练兵活动。加上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学习主动性和出身经历的差异,他们之间的军事理论、技术水平是有悬殊的。有的战士在某一方面还高于干部。所以就提出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活动,实行官兵互教。我们十一旅的教导队自然也兴起这种训练方法,群众性的训练热情持续高涨。

我每次去教导队检查训练情况,都能看到学员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训练,三三两两,有的练瞄准,有的练投弹,有的学刺杀,还有的相互比赛开挖各种工事,或进行单兵战术动作演练。一个个精神抖擞,龙腾虎跃。由于集体上课和群众性的练兵活动有机地结合,教导队每一期结业时,学员各门课程的成绩大都在良好以上。

教导队办得有声有色,改变了各团首长对教导队的认识。开始,尽管旅长、政委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但往往学员的质量与旅首长的要求有距离。后来通过实践,认识到教导队的训练效果很好。而且发现连队调学骨干的多少,对连队训练、战斗的作用大不一样,就更自觉地调更多、更好的骨干和干部来教导队培训了。

抗战时期,第十一旅的教导队一直办得很好。1944年以后又发展成为随营学校,每期也少量吸收了地方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训练的骨干和干部就更多了。

实践证明,办好教导队,是提高连队干部和骨干军政素质的一条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