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广西容县,文旅局的黄老师带我拜访了许多人物历史古迹,途中他告诉我,这里是将军县,他送我的一套《容县爱国将军》的书中记载,民国时期的容县共有将军92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17人,少将67人;军长13人,师长23人;省主席5人,厅长17名。在抗日期间,他们率领部队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军,从长城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到桂南会战、桂柳会战,直到抗战胜利接受日军投降,无不留下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诗篇。 ![]() ![]() 在容县松山镇沙田圩大中村,出了一门兄弟两位将军,所以就格外与众不同起来。众所同知,容县民国时期军界名人比较多,松山镇就分别有出了马晓军、夏威、夏国璋、韦云淞四位将军,从此这一带村镇就有了将军故乡的美誉。 松山镇沙田圩大中村有一栋背靠青山,坐西朝东小洋楼,这就是夏威、夏国璋将军故居,原名三凤堂。为夏理孚、夏威、夏国璋同胞三兄弟于1930年共同建造。 ![]() ![]() ![]() 据说,有新桂系“第一悍将”之称的夏威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的夏国璋,因参与讨伐蒋介石的中原会战失败辞职回乡,趁在沙田村“闲居”的时光,主持建造了这栋乡间别墅。 房屋设计和建造显现了那个年代时兴的欧美风格。重新修葺后的夏威、夏国璋将军故居是一座掩映在绿荫中的小洋楼,楼前耸立着4株高大葵扇树一字排开,如同默默守卫的士兵。夏威、夏国璋故居原主体建筑有前、中、后三座,主楼为中座,砖木结构,歇山顶的三层洋楼,侧面看形状酷似古代的一顶官轿。 ![]() ![]() 主楼整体造型朴实而典雅,站在主楼前乍一看,整幢别墅似乎只有两层。但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第一层的楼体特别高,侧面还开有小门,进入底层马上发现玄机,整栋楼其实分为三层。低矮的底层相当封闭,墙体不开窗,却在各个方向开着枪眼。透过一个个枪眼,楼外前后左右的地势、情形,尽在监视之中。这幽暗的底层,当年显然是作为“警卫室”修建的,里面足以容纳一个排的兵力。因此,把该别墅看成是一座军事堡垒也不为过。 主楼楼体是一色的青砖,仅在三楼外墙雕饰着一圈简洁大方的几何图案,使古朴的墙体透出几分灵动。主楼正面,设计者也动了一番心思,将通常的方形墙体略作变动,改为向外凸出的六角菱形,有欧式柱体的味道。 ![]() ![]() 夏家兄弟崇文尚武,文武兼修成为了松山镇沙田圩大中村佳话。先后毕业于广西桂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9年11月1日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期间,率部参加了桂南会战。是昆仑关战役与日军精锐之师“陆军第五师团”决战的主要将领之一。夏威官至兵团司令,中将加上将衔。 夏国璋,中将副师长、烈士。夏国璋抗战时任桂系48军174师副师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1月21日阵亡,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1987年4月17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夏国璋为革命烈士。 ![]() ![]() ![]() 夏威、夏国璋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浴血抗敌,英勇无畏,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令人钦佩。夏威、夏国璋故居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也是来容县旅游的打卡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