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晴 读经人员:谦妈,谦爸,谦仔。洋洋听经典。 读经内容:《孟子》1,《诗经·国风》周南,301-320、《神农本草》16,《累积式甜心英语》第13课。系统读经典第1067。 早起听月亮老师的易经智慧人生课程,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快乐教育,恩威并施,既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也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相应的规矩也是必须有的。 今天的现场育儿答疑回答的是豆芽妈妈关于和婆家小叔子相处的困惑。其是如果没有学习,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和痛苦。通过学习,我们修自己的包容心,学会开善眼闭恶口,强大自己的内心,心静,放下,自然能够家庭和睦幸福!这样一个例子,也给我警醒,让自己日后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些! 下麦之后看到夫君发来的父子一起读经的小视频,真好!这就是点滴的幸福! 早餐时蒸的馒头,因为只剩五个了,就问婆婆更喜欢吃馒头还是吃面条,婆婆说馒头很好吃。难得婆婆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平时婆婆都是有什么吃什么,也总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吃,我只知道他不爱吃鸡蛋,牙口不太好。平时给钱也是坚决不要,哪怕是给她钱去买菜找零的几块钱都要塞回到我的包里。婆婆节俭惯了,给买衣服总是嫌我们浪费,所以也就顺从她的意愿。我大咧咧惯了,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今天听到婆婆喜欢我做的馒头,就动手给婆婆做一些周末带回老家和家里的公公还有奶奶一起吃。婆婆说:“你忙得很,别做了。”我说:“这个做起来不用很久,这点时间还是有的。”婆婆很开心。我揉面的时候,就想着婆婆一直以来的付出,每个馒头揉上五六十下,心里念着“祝你们健康长寿”。我知道,水知道答案,馒头也能听到我的祝愿。 今天午餐的时候,突然又反省到自己之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婆婆做很多菜都喜欢水煮,有些菜尤其是蔬菜我喜欢清炒,不喜欢水煮之后的口感,于是也会在婆婆做菜的时候提醒“这个菜水煮不好吃”之类的,有时候也会自己动手按照自己的口味去做菜。今天突然意识到,让婆婆做菜是对婆婆的一种肯定,也是满足老人为孩子们付出的心。至于口味,和婆婆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迁就婆婆的口味,少提要求和意见。其实一直以来,我吃菜都喜欢清淡,而婆婆喜欢又咸又辣。嫁过来8年了,每次我们回家的时候,婆婆也都是尽量迁就我的口味,这些年习惯了婆婆的迁就,倒是忘记了婆婆其实也不是什么都吃的人。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太多的事情,没有对错。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住在一起,靠的是相互体贴,相互关爱。如果什么都要依着自己的喜好和性子,自然就会有诸多矛盾点。 月亮老师易经人生早课里讲,宜家就是让家人生欢喜心。一群明师善友,一起老实读经、快乐宜家、智慧育儿,真好! 感恩一切! ===阅读开智慧 转发积功德 利益更多人=== 养鱼先养水,养树先养根,育儿先育已,育人先育心! 让学习变成习惯,让成长永不止步! 明白道理容易,真正做到不易。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收获,请跟我们一起来: 推荐阅读: 一场价值百万的育儿讲座1 一场价值百万的育儿讲座2 教育孩子是门科学,靠经验和摸索会走很多弯路, 孩子等不起,孩子误不起!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亲爱的家长们, 快来yy亲子大学学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