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谦在睡梦中突然喊身上痒,我以为他是因为脚挨着墙,被蚊帐外的蚊子咬了。起身看他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在身上到处挠。我问他哪里痒,他回答我“不知道。”他继续到处抓,然后大声哭起来。我发现他只是在做梦,就边轻轻抚摸他的身体边告诉他:“妈妈在。”他边哭边大声说着话,我在他身边躺下,抱着他,继续在他耳边说着:“没事,妈妈在。”他喊了好几句话,我听清楚了两句,一句是:“我的心受伤了。”另外一句是:“妈妈,你们不可以把我当大人。”听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唰地流下来,我突然感受到了谦内心的压抑。大概是因为感受到了我在身边,谦很快安静下来,平静地睡着了。 我和夫君就谦的事情聊到半夜。我跟他说了我的感受,我的观点,以及我对于谦最近作业问题的一些看法。我觉得,谦仔之所以会把作业拖到最后写,第一是因为作业确实多,第二是因为谦正在看的课外书,确实非常有吸引力。别说孩子,就算我们成人,在面对很大的工作量时,也会出现不想做,不知从哪里着手的心理。而这个周末,我陪伴谦仔,建议他把作业分成了四个部分,每次只完成一部分,然后尽量多花些时间陪伴他,让他感受到足够的爱,他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对于谦沉迷于课外书这点,我觉得这并非坏事。从长远来说,谦看的这些课外书对于他人生的帮助并不比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少。至于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甚至是去犯一些错误,让他们在自己的经历和犯过的错误中去学习,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 至于夫君对于谦仔的各种焦虑,大概一部分来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造成的思维模式,另一部分来源于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见过太多“问题少年”。 我跟夫君说:只要我们家庭和睦,自身德行不缺,给到孩子足够的爱,孩子自然不会变坏。而他见过的各种“问题少年”,背后的通常有一个“问题家庭”。大部分这样的孩子,不是父母不和甚至离婚,就是留守儿童,得到的爱不够。 然而,男人毕竟不像女人那般感性,夫君的思维方式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夫君提得最多的,就是社会的规则与压力。我回应夫君,以前的我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干一番大事业。但现在,我只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能有自我感知的能力,有爱的能力,有幸福的能力。如果孩子是一只兔子,我们帮助他做一只快乐的兔子就行,没有必要非得把他培养成一匹狼。 虽然说了很多,夫君还是无法放下他对于谦必须完成作业才能玩的执着。他说只要一看到谦仔在完成作业之前在看课外或者玩玩具,就会怒火中烧。他希望我告诉他一个改变谦仔这种状况的具体方法。 我建议他不去干涉谦,而是自己去挑战每天晚上十点半之前睡觉,十点之后不看手机,至少,不去刷朋友圈、看小视频和各种网页。真正坚持去做好,放下焦虑,祝福孩子。这对他自己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样会让他自身能量的提升,让他能有更开放的心去接受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我自己也开始挑战晚上8点之后不再看手机。这能让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们,也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更好地觉知自己。 父母自身能量高的时候,和孩子在一起,哪怕什么也不做,都能给到孩子心灵的滋养。相反,若是父母成天忙碌,精力透支,自身总处于能量低的状态,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会造成孩子能量的流失(这是最近看李辛老师的《儿童健康讲记》的收获)。 感恩一切! 您也想拥有幸福的家庭吗?您也想教育好您的孩子吗? 那就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阅读开智慧 转发积功德 利益更多人=== 养鱼先养水,养树先养根,育儿先育已,育人先育心! 让学习变成习惯,让成长永不止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