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筛查就是所谓的治未病,从源头阻断疾病的发展。
国外癌症治疗的权威NCCN指南每年在更新肿瘤治疗方案的同时,其实每年也在更新相关的肿瘤筛查标准,海心医生就结合NCCN肠癌的筛查指南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大肠癌筛查方面的问题。
一般什么时候开始筛查呢
大多数肿瘤细胞都需要时间来积累基因的突变,所以我们可以见到大多数肿瘤的高发人群都在中老年人群,因此一般建议50岁以后开始定期筛查肠癌相关因素。
但如果家里已有亲属被诊断结直肠癌,筛查年龄就可以往前提5-10年,尤其是家里关系比较近、发病又比较年轻的一级亲属,考虑到遗传因素的作用,40岁就可以开始定期筛查了,提早10年体检的花费相比肠癌手术费、靶向药物的费用,那实在是大巫见小巫。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今直肠癌在中青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20-30岁的直肠癌患者越来越多,所以如果有持续数年以上排便性状改变,建议赶紧到医院做个筛查。
排便性状改变
具体情况就是一会儿便秘一会儿腹泻交替的排便,有腹痛,甚至便血。便血尤其要引起关注,都说“十男九痔“,要注意和痔疮鉴别。其实也不难,找肛肠科医生做个肛门指检就能有个大概判断。
要做什么筛查
这才是重点!
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症,但是一个预警,需要重视排除。
肠癌的常见症状是便血,所以会做一个大便隐血试验,看一下便中是不是带血,有时候有些便血肉眼看不出来的哦,前面也讲了,如果便血明显,可以请肛肠科医生做个肛门指检。
筛查嘛肯定少不了影像检查,因为肠管内气体比较多,B超显像不明显,一般推荐做个腹部CT检查,常规的就好,如果有异常,再考虑增强。
这是可见的最直观的检查,而且检查过程中如果有异常可以直接取病理送检,所筛查最重要的就是肠镜的检查。

前面的检查可以每年体检常规查一次。考虑到肠镜准备和肠镜操作的不适(体验过不打麻药的肠镜,那种肠道充气牵拉的疼痛确实很折磨),肠镜一般推荐5年检查一次,但如果是那种家族遗传性腺瘤病的高危家属这个检查时间可以更短一些。
肠癌相对其他癌种来说预后尚可,尤其早期发现的大肠癌都有很不错的五年生存率,所以也希望越来越多人重视肠癌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