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肺癌患者可能都是因为干咳、胸部疼痛或痰中带血等症状而去医院检查,一查就被确诊为肺癌甚至晚期。在我国,肺癌一直都是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也许正是如此,肺癌治疗相关药物研究较为先进,治疗手段也比较多。 一般而言,早期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而晚期的肺癌,虽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 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接力,不断延续患者生存期 晚期肺癌治疗仿佛一场生命的接力赛,一个个治疗在医生的排兵布阵后轮番上场只为不断延续患者的生命。 晚期肺癌患者首先考虑靶向治疗,因此医生都会推荐进行基因检测从而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 肺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EGFR突变,占据了70-80%。EGFR靶向药物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多款EGFR突变靶向药,例如一代: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二代和三代: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和奥西替尼等。 ![]() 靶向药针对具体突变基因精准出击,虽然在使用一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内都难以避免地出现了耐药反应,但这也是不断研发新型的靶向药的主要原因。 晚期肺癌靶向耐药后急需新型的治疗策略 当上述靶向治疗不再有效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试试化疗,有时为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甚至会直接选择保守治疗。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免疫治疗,但免疫治疗在靶向耐药肺癌患者中疗效不是很理想。 因此,继续寻找基于EGFR靶向的新型治疗策略以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已迫在眉睫。 EGFR+VEGF有望成为新的生命接力棒 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大量临床前研究结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支持EGFR和 VEGF通路的双重阻断治疗策略。 这种策略简单解释就是肿瘤在对EGFR类靶向药耐药产生突变变着法子来增殖生长时,使用VEGFR抑制类药物相当于阻碍肿瘤血管生成,任它再能反抗,切断其粮路断绝粮草供应使其不战而亡。 目前欧盟与日本已经批准EGFR+VEGF通路双重阻药物组合——贝伐单抗+厄洛替尼,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而国内肺癌指南中也将这一策略定为一线治疗的II级推荐,这充分证明这种治疗策略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耐药后的又一生命接力棒! ![]() 除贝伐珠单抗外,近几年国外还上市了一款VEGF类明星药——雷莫芦单抗,因其可以阻断一系列的肿瘤信号传导,相比此前阻断单一信号传导的药物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 有研究结果表明雷莫芦单抗可以延长晚期二线胃癌患者近30%的生存期。然而雷莫芦单抗目前国内还未上市,难以购买,即使可国外购买,平均每月花费高达6万元,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质优价廉的国产版雷莫芦单抗才是真正的药神。 明星仿制药+上市靶向药强势组合! 振奋人心的是,国内药企在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终于将国产版雷莫芦单抗——金妥昔单抗研发成功,它与雷莫芦单抗具有相同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目前该药物正在上海胸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三地开展Ib期临床试验,面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Ia期的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与其联合使用的EGFR类药物为去年国内上市甲磺酸阿美替尼,其是全球第二个三代 EGFR类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超过 1 年的三代 EGFR类靶向药。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若当前标准治疗疗效欠佳,或癌症治疗经济有限的,那参加金妥昔单抗+甲磺酸阿美替尼联用的临床试验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或许生命在此得到再一次接力! 有需要的非小细胞癌晚期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