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原来有这么多“宝藏”,快来寻宝吧

 宁似卿 2022-05-24 发布于山东

最近,你被松江国宝刷屏了么?曾有“衣被天下”之誉的松江可不止有朱克柔的缂丝。

提到松江布,除了黄道婆,还有她!松江人口中的“最美林荫道”袜子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能想象它竟是松江资本主义萌芽地标吗?还有将一根丝线劈成256份的技艺,也是松江独有!一起来看看这些“松江宝藏”吧!

一代才女

松江有女,名唤朱克柔。国宝缂丝,乳鸭戏莲塘。缂丝,也叫刻丝。但不是刻的而是织出的作品,材质也不是棉而是丝。

长107.5厘米,宽108.8厘米的《莲塘乳鸭图》无论是羽毛还是荷叶,晕染得极有层次,细腻又坚韧。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都能看到盛开的莲花拥抱一池春水,双鸭惬意,乳鸭萌萌,图中景象蕴含着成双成对,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

缂是动词,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不同色彩的交替之处,以及各种纹路的边界,都有着雕琢镂空的效果,缂丝之名由此而来。南宋时期,朱克柔便是矗立缂丝艺术鼎峰时代的第一高手。

据专家表示,缂丝是皇帝和达官的爱宝,民间留存极少,如今要传承也极难。但九百多年前松江有这样的艺术品和能工巧匠,是值得后人骄傲的。

一种织布

提到松江布,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黄道婆。那你知道丁娘子吗?甚至百度上资料也有限。实际上,《松江府志》却把细布、丁娘子布置于(黄道婆)乌泥泾番布之前!

康熙《松江府志》卷四:松江“东门外双庙桥有丁氏者,弹木棉极纯熟,花皆飞起,收以织布,尤为精软,号丁娘子布,一名飞花布。”

《松江府志》中列举了15种松江布品类,车墩细布最有名。细布中“所织尤精,号丁娘子布,远近有名”。于是,丁娘子布成了车墩细布的代名词。明朝时期,丁娘子布甚至能以布代税,进入朝廷,成为红纱官布。

松江布不断精细化,部分成品风靡贵族和皇家。后来因为十分讲究,松江布中的乌泥泾布、细布的部分产品走向贵族化,匹布价至“白金百两”,被明孝宗“罢之”,明令禁织贵族化的松江布。大众化的松江布才得以“衣被天下”,走向全国以至海外。

一种技艺

缂丝作为织锦的一种,是直接织出来的图案。与缂丝不同,松江还有一种极富盛名的技法,是手工在织成的布上刺绣出来的图案——顾绣。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将一根蚕丝劈成256份。

“顾绣”俗称“画绣”,起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2006年,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绣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绣中瑰宝。

顾绣有“三绝”:“丝细于发”、“针如毫”、“色如画”。其中“丝细于发”,将一个蚕丝线劈到1/256。一个普通红线从一分为二,再到一分为四……最后排到1/256时,已经淡得好似与空气融为了一体。

▼岳阳街道顾绣研究所

如今松江岳阳街道成立的顾绣研究所,由顾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钱月芳女士亲自带教,教出一批优秀的绣娘,传承着松江这种特有的技法。

一条古街

老松江都知道一条文艺范儿小路——“袜子弄”,但你真的了解它为何叫“袜子弄”吗?一眼看得到头的它,竟然可以算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地之一!

袜子弄位于松江中山东路通波塘东北侧,原名叫中亭桥巷,又叫亭桥巷、北内路。现在这里没有袜店,地形也不像袜子。但实际上,袜子弄的确有,或者说的确有过很多袜子。

棉纺织成为明代松江府的支柱产业,有“衣被天下”之誉。当时,松江纺出的棉纱纱支较细、粘度均匀,织出的袜子虽薄而牢固,经久耐用,传遍全国。

明人范濂所著《云间据目抄》中提及“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说的就是现在的“袜子弄”。由此可见当时松江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苏松地区,而袜子弄正是松江资本主义萌芽地标。

如今袜子弄作为最美林荫道之一,路不长,一端背负历史,是记录着松江当年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景象的唯一遗存。另一端松江人在这里继续生活。

(内容来源@上海松江)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