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田成了庄园

 新用户7019teQl 2022-05-24 发布于湖北

       京广铁路王子桥北边是邓家河庄园,规划用地2000亩,拟投资1.58亿元,五年来,已经建成面积1080亩,已投资6880元。

        这片土地原来是种水稻、棉花的良田。由于种田不划算,农户愿意流转自己的责任田给一个富裕大户建观光景点。

       每亩地流转费随着市场物价上涨提升,开始三百元,现在是400元。土地上的农民不种田,出外打工挣钱过日子,建庄园的庄园主靠租借场地收费,月季花盛开时收游客门票维持运转。

       打造这家庄园,招收农民工翻地、栽树、修路、施肥、浇水、除草,每天付劳工费80元。

       庄园修了五年,综合楼一直没有装修好,原因是资金断链了,银行不给贷款。主人心急火燎,外人不当一回事。

       建设新农村,政府鼓励搞旅游农业。一块田不种庄稼,没有干部上门干预。一片农田不种庄稼,干部们找人流转,另辟蹊径,搞经济创收。

       农田变成庄园,这是新时代的一大创举。重视土地利用,盖房子、修公园、建庄园,政府有收入。贱农意识是从粮食价格一直太低引起的,40年前一斤大米两角钱,如今也只有两元五角。劳工工资提高了百倍,农民种的粮食只提高了十几倍,确实种田投资高,收益低,种田人很难养活自己。

        农民顺应发展,换了脑筋,不去研究种地,改行务工,去工地打工,去工厂打工,去外地打工。改行是一条出路,不改行自己倒霉。

        我熟悉的孝感旅游观光景点有凤凰天仙城、新生态农庄、金卉庄园、观音湖度假村、天紫湖度假村、合一湖度假村等。这些地方以前是农业区,种粮食为主,土地养活了许多人。现在供人们旅游观光,收取客人住宿费、餐饮费,养活了一部分不种地的附近农民。

        朱湖农场前身是围湖造田,现在是退田还湖,建起国家湿地公园,供四方八面游客观光旅游。邓家河湿地公园前身是一条弯弯的小河,两岸是农田,每年种水稻。金卉庄园前身是两个村的农田,现在是一大旅游景点。

       农民说笑道:“农民以前每天种田,还是愁烦饭吃,现在不种田家家有饭吃,不就是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干其它活挣钱吗?”

       手工种田被时代淘汰,老农民看不顺眼,新一代乐意接受。种田人不就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吗?

       人多土地少,搞机械化农业不合实际,走工业化道路才有希望。我地良田大面积减少,农民创收火速增加,从农村搬进城市的人很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老人不谈揪心事,不谈种田的事。要谈就谈吃的变化,住的变化,穿的变化,婚丧嫁娶的变化。

        以前的人不敢离婚,现在的青年人不怕离婚,争取幸福自主落实了,有道德的婚姻大家在争取了。

        不破不立,不改革不能进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眼前的各式庄园取代过去的良田,就是适应地方人的生活需求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