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抗辽胜利的开始 辽国皇帝终于开始动真格了,已经派兵前来宁江州后,那么阿骨打也开始有点紧张了,虽然辽兵的懦弱无能他早已洞悉,但毕竟要第一次同辽兵作战,阿骨打也不禁有点热血沸腾了。 同辽国的第一仗必须打好,一旦失利,将是整个女真族的灭顶之灾,阿骨打不打没有把握之仗。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阿骨打为了打好同辽国的第一仗,还是使用老一套手段,再度派遣使者前去宁江州,以索要阿疏的名义前去谈判,实则刺探军情,“索要阿疏”已经成了阿骨打刺探辽国军情报的一贯手段了。 阿骨打首先派仆聒剌前去谈判,这位仆聒剌可真是“厉害”,去了趟宁江州后,居然连辽兵的人数都没搞清楚。 为了怕被阿骨打责骂,仆聒剌只好模棱两可地向阿骨打汇报道:“辽兵多,不知其数。” 阿骨打多厉害,一看就知道仆聒剌办事不力,因为他知道辽国刚刚才到宁江州布防,不可能有很多辽兵的。 于是他再次派使者前去宁江州,这次他不敢随便找人了,而是派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胡沙保前往。 宁江州的防御使名叫大药师奴,是个渤海人,不过大药师奴同志看来一点也不比他主子耶律延禧强到哪儿去,居然再一次让胡沙保顺利地混进了宁江州,胡沙保果然不负众望,将宁江州的实际情况摸了个透。 得知宁江州城中目前只有契丹和渤海的联军八百人后,阿骨打喜出忘外,他决定乘萧挞不野还未赶到达宁江州前,先发制人,率领女真勇士们攻打宁江州。 为了确保抗辽战争第一枪的胜利,阿骨打还是决定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 首先,他派部将婆卢火去耶懒部向迪古乃借兵,这个迪古乃是始祖函普弟弟保活里的四世孙。 前面我们提到过,函普和弟弟保活里一起来到生女真的地盘,函普后来定居于完颜部,而保活里则在耶懒部长期定居下来了,迪古乃便是保活里的后代。 虽然函普的后代和保活里的后代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往,但为了反抗共同的敌人辽国,迪古乃义无反顾地站在了阿骨打一边。 然后,阿骨打又派部将翰鲁古和阿鲁前去游说契丹境内的斡忽、急赛两个熟女真部落。 阿骨打的威名早就已经传遍整个女真部落,斡忽、急赛两个部落自然是唯完颜部马首是瞻。 好了,一切均准备就绪,阿骨打为攻打宁江州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均占得了先机。 于是他下令所有部落士兵于九月初在宁江州附近的来流水集合,进行抗辽誓师大会,然后发兵宁江州。 辽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阿骨打汇集女真各部的精锐部队共约二千五百人,召开抗辽誓师大会。 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婆卢火率领的迪古乃部众未能准时到达来流水,为了整顿军纪,阿骨打对婆卢火进行了军法处置,还好只是杖打一百。 受到惩罚的婆卢火深受教训,在以后的战争中他身先士卒,表现相当勇猛,在抗辽战争的表现也是相当出色。 目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阿骨打终于召开了抗辽的誓师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阿骨打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使整个女真士兵的士气都提升到了最高指数,这段话虽然没有多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来流水宣言” 首先必须控诉辽国的种种罪行,这是每个新兴民族反抗老旧民族千篇一律的开场白 世事辽国,恪修职贡,定乌春、窝谋罕之乱,破萧海里之众,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罪人阿疏,屡请不遣。今将问罪于辽,天地其鉴佑之。 当然,仅凭这种罪行控诉就能要求这些女真士兵们心甘情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随阿骨打去和貌似庞大的辽国去干架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接下来,阿骨打还有更加精彩的演讲,接下来的演讲内容才是这次“来流水宣言”的重头戏。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汝等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先有官者叙进,轻重视功。苟违誓言,身死梃下,家属无赦。” 完全不讲什么爱国主义、忠君爱国、反抗压迫的大道理、空口号,讲得都是些能真正得到实惠、得到好处的普通话。 其实就是很普通的几句话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得不佩服阿骨打先生的演讲口才。 抗辽战争的第一枪终于要打响了,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阿骨打的出征将领名单上,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完颜部亲友团。 主要成员包括国相撒改的长子完颜宗翰,阿骨打的族叔辞不失,弟弟完颜吴乞买、完颜斜也、完颜阇母,长子完颜宗干等。 光这个亲友团的强大阵容都足以吓倒辽国人,因为这份出阵名单中的很多强人以后都将会成为女真民族称霸中原的中流砥柱。 但阿骨打的用人标准并非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谁有能力谁就当主将。 于是此次宁江州战役的主将他选择了两个人,头一个便是上次去辽国刺探军情的完颜银术可,第二个叫完颜娄室,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此人在以后的抗辽战争中的功绩几乎无人可比,可以说是女真灭辽的第一功臣,被誉为女真人的“常胜将军”。 从主将的选择来看,阿骨打并没有完全选择自己的亲属,而是任用了两个完颜部的远房成员来担当,从中也可以看出阿骨打独特的眼光。 抗辽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阿骨打率领着他的二千五百女真勇士浩浩荡荡地向宁江州进军。 正在庆州兴致勃勃打猎的耶律延禧也收到了辽国东北统军司有关阿骨打的最新消息:阿骨打准备攻打宁江州。 但耶律延禧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是很重视。 一来不相信阿骨打胆敢主动进攻宁江州,二来他对自己契丹勇士的能力过于自信了。 于是他草率的做出了决定,命海州刺史高仙寿率领他的渤海子弟兵前去救援。 高仙寿本人是不可能也不屑去干这种屑小之事的,因此他便派了手下的骁将耶律谢十率领着三千渤海士兵向宁江州出发。 在对敌态度上,耶律谢十可比高仙寿认真多了,这位仁兄在接到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向宁江州进发。 耶律谢十的运气不错,刚进入宁江州境内,便遭遇到了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勇士。 俗话说:“狭路相缝,勇者胜”,按理说这应该是阿骨打的女真勇士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但阿骨打又一次作出了惊人之举,那就是命令全军向后撤退。 耶律谢十看到阿骨打的军队还未交战便开始撤退后,显得非常兴奋。 在他看来,阿骨打的女真士兵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如何能与自己的辽国勇士们相抗衡呢? 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机会终于到来了,耶律谢十便大吼一声,带领着自己的部下杀入女真军中。 阿骨打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是他同辽国的第一场战争,他需要的不是普普通通的胜利,他需要的是一场完胜,全歼辽兵,攻破宁江州。 所以他采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可怜的耶律谢十还蒙在鼓里,等他发现情况不对时,为时已晚,整个军队已经被女真人团团包围。 而军队中的渤海人只不过是契丹人的雇佣军,如果从历史上追溯,他们同女真人还是同一祖先,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都不会与女真人进行真正的玩命,毕竟命是自己的,契丹人只是把渤海人当成战场上的炮灰而已。 这下可苦了耶律谢十,虽然这位仁兄很想建功立业,但事与愿违,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实在是太差,很快就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而更倒霉的是耶律谢十还一不小心摔下了马。 看到良机倒来,阿骨打决心擒贼先擒王,先把耶律谢十干掉,主将一死,敌人必然全军溃散。 看到自己的主将摔下马去,辽兵们马上前去营救,但阿骨打志在心得,谁去救耶律谢十,阿骨打就射杀他。 耶律谢十看到大势已去,只好上马夺命而逃,阿骨打绝不会让他逃走, 又一箭正中耶律谢十的前胸。 但耶律谢十的生命十分较顽强的,他把箭拔掉后,继续逃命,因为他不想成为阿骨打首战胜利的牺牲品。 阿骨打非常需要耶律谢十的人头来结束抗辽战争的首场胜利,因此他再发一箭射中其背。 耶律谢十带着满腔的遗憾成了女真人同辽国开战以来的第一个阵亡的辽国将领,也算为他的主人耶律延禧尽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