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女真金国的建立 辽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阿骨打在抗辽的初期阶段战争中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整个东北北部包括黑龙江、松花江、长白山一带江山易主,成为了女真人的天下。 辽国丧失了对东北北部地区的控制权,整个东北北部的土地均插上了女真人的旗号。 面对着这样一片大好形势,国相撒改大人又一次开始劝说阿骨打称帝,看来撒改大人是很热衷于干这类工作的。 但这次他不再派自己的小字辈出面,而是请出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出场,一位是阿骨打最信任的亲弟弟吴乞买,另一位是与劾里钵同时代征战沙场的元老辞不失。 这三位重量级人物共同出场,要求阿骨打称帝,明年正式改号。 但面对这样三位重臣的劝说,阿骨打还是没有动心,他有自己的想法:目前虽然打败了辽国这只纸老虎,但还并没有真正打倒它,现在急着称帝,只会妨碍自己的抗辽大业。 看来阿骨打是深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 眼看自己的劝说毫不奏效,撒改动了个脑筋,又派出了小字辈们出场。 这次出场的还是自己的长子完颜宗翰,这里我顺带介绍一下这位宗翰先生。 宗翰是他的汉名,又名粘没喝,又称粘罕,也就是大家在《说岳全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金国第二号大反派,第一号大反派我们以后再进行介绍。 此人在小说《说岳全传》被称作为金国的大太子,但实际上他压根不是什么金国的皇位继承候选人,只不过是阿骨打的侄子,而他在小说中的一贯形象是经常被岳家军揍得鼻青脸肿,每次在岳家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仓惶逃命。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它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那我们的粘罕先生是否真的经常被岳家军任意欺负呢?我会在以后的宋金战争中详细谈到。 史书上对完颜宗翰青年时代的评价是骁勇善战,深得阿骨打的喜爱,因此撒改把自己的儿了搬出来救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做法。 完颜宗翰发动了自己的死党阿离合懑、蒲家奴一起前去劝谏阿骨打称帝。 宗翰说道:“今大功已建,若不称号,无以系天下心。” 这是一句非常简单明了的话,但就是这句话却打动了阿骨打的心,使他真正第一次产生了称孤道寡的想法。 但阿骨打只是轻谈的说了句:“吾将思之。” 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吧! 这就是一种信号,阿骨打已经被劝说成功的信号,看来撒改的做法果然高明,完颜宗翰在阿骨打心中的地位确实非同一般。 几个元老级人物都没搞定的事情,被几个年青人轻松搞定了! 辽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一月,女真族的真命天子阿骨打在众望所归之下登基称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 关于国号的定义阿骨打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辽国以宾铁为号,是因为其坚固,但宾铁虽然坚固,终有一天会变坏的,而金子是永远不会变坏的,我们完颜部是崇尚白色的,金就是白色的,因此我们就取国号为大金吧! 阿骨打的这一番见解的确非常高明,如果是即兴发挥那更厉害了。 但可能是他已经孕养已久的计划了。 因为他所取的年号也更有意义,收国,意思是收复国家。 也就是说女真金国要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国家。 这也就是金国成立以来的建国纲领。 阿骨打还有更有趣的做法,那就是改名为完颜旻。 因为他从小便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的子孙后代们也继承了他的良好传统,比如他的弟弟吴乞买后改名为完颜晟,另一个弟弟完颜斜也改名为完颜杲。 金国后来的统治者们也仿效阿骨打,纷纷为自己取汉名,可以说金国的汉化是从阿骨打这一代开始的。 女真人的第一个国家在与辽国战斗的腥风血雨中建立了。 按照历史学家的正常眼光来分析,阿骨打在起兵不到半年便开始称帝属于非常仓促、目光短浅的做法,“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道理阿骨打应该很明白,以阿骨打的智商不至少愚蠢到如此地步吧? 历史上的教训比比皆是,如陈胜、樊崇、黄巢之类的强人都是急着称帝最终功亏一篑,阿骨打也是从小饱读史书之人,不可能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但我们分析问题要从根源看起,历史上急着称帝的大都是农民起义军的一些首领,他们所率领的农民军有其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并且农民军的根基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在起义过程中出现一些大的波动,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军队树倒猢狲散,就此结束其短暂的生涯。 但阿骨打的抗辽战争与上面提到的农民起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阿骨打发动的是一场反抗辽国残暴统治的民族起义,参与各方是以女真人为首的其他辽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他的军队基础是相当牢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意志能改变的。 其次,女真反抗辽国的工作其实从盈歌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只是在为抗辽暗地里积蓄力量,所以阿骨打的起兵虽然只有半年不到,实际上这次起兵已经酝酿了十几年,他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因此也到达了预期的目标。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阿骨打起兵半年时间就开始称帝,并非是他目光短浅的做法。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阿骨打称帝的时机都已经成熟,因为此时辽国境内的各族人民正需要一位领导人站出来带领他们反抗辽国的统治,而反抗辽国需要名分,金国的建立正好给了他们这一名分。 上京临潢府内的耶律延禧最近心情很郁闷,辽国军队在东北接二连三的败给了阿骨打率领的女真人。 更坏的消息又传到了辽国的都城,阿骨打在会宁府正式称帝,取国号为金。 这对耶律延禧来说不啻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没想到阿骨打仅仅起兵造反半年时间就敢妄自称帝,同自己强大的辽国分庭抗礼。 他再也不敢小看这位原始部落的酋长了,于是他下定决定御驾亲征,务必要将这股女真人的星星之火扼杀在摇篮之中。 耶律延禧这次动用了辽国所属东北兵团的所有人马,骑兵二十万、步兵七万,总计二十七万人马。 此次出征的主将为都统耶律斡里朵、左副都统为上次宾州战役中死里逃生的败将薛乙辛、右副都统为耶律章奴、都监为萧谢佛留。 都统耶律翰里朵亲率这二十七万人马浩浩荡荡向边境城市达鲁古城进发,部队临行之前,耶律延禧再一次体现了他“可爱”的一面。 再次派谴使者前去金国要求议和,给阿骨打最后一次机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这次去的使者不再是那位阿息保先生,估计阿息保是打死也不敢再和阿骨打见面了,所以耶律延禧这次所派使者名叫僧家奴。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劝说阿骨打不要再和天朝作对,金国可以成为辽国的附属国存在,但必须听从辽国的指挥。 耶律延禧事已至此还对阿骨打抱有一丝的幻想,殊不知阿骨打已经铁了心要造耶律延禧的反,甚至还要取代他的位置成为北方草原上新的一代霸主! 耶律延禧在行动,阿骨打也没闲着,他又开始骚扰辽国了,这次又该轮到谁倒霉了呢? 阿骨打这次行动的目标便是辽国的黄龙府,关于黄龙府这个地名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主要原因是源于后来某位著名将军的一句名言,“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说这话的将军姓岳名飞,是后来南宋的著名民族英雄,关于这句话的意义及岳飞的生平事迹以后我们还会非常详细地进行介绍,因为此时的岳飞只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还在自己家乡的小学念书而已,他既不认识阿骨打、也不知道金国的建立。 黄龙府位于今天吉林省农安附近,是辽国在东北地区的第一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辽国关押政治犯的理想场所,当年后晋国儿皇帝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由于不服辽太宗耶律德光管教而起兵抗辽,后来兵败便是被关在黄龙府的。 而黄龙府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也成了“政治犯集中营”的代名词。 因而对于阿骨打来说,攻克黄龙府就等于在辽国的北方心脏地带插入了一把匕首,将使辽国彻底丧失对东北北部地区的统治权。 金国建立后不到五天时间,阿骨打便率兵攻打黄龙府,先锋部队攻打黄龙府外围的益州城。 益州城的守将迫于阿骨打的威名,还未交战便早早率领人马出城逃往黄龙府。 正月初五,阿骨打攻破黄龙府,又一次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然而胜利来的太快也并非好事,因为坏消息也来了,辽国都统耶律翰里朵率马步兵共二十七万已经到达宁江州西侧的达鲁古城。 金国面临着灭顶之灾,阿骨的不得不晢时放弃了已经到手的黄龙府,率兵直扑达达鲁古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