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一部(吴乞买篇17)

 东吴春秋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吴乞买被萧仲恭的忠诚所感动,并没有加害他,而是以礼相待。

萧仲恭成了亡国之人,无处可去,又看到金国皇帝吴乞买比自己的前任主人耶律延禧强百倍,于是便决定效忠金国。

这次出使宋朝,其实也是吴乞买对他的一种信任。

但赵桓却对萧仲恭的辽国降臣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赵桓内心有个不可告人的阴谋。

于是,萧仲恭便被赵桓请到了密室单独谈话,赵桓终于对这位昔日辽国的贵族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赵桓希望萧仲恭能联合另一位辽国的降将耶律余睹,乘宋金交战之际,在金国后院发动叛乱,实现辽国的复国计划,而宋朝这边会全力支持他们。

萧仲恭听后的第一反应是害怕,第二反应是不能答应,第三反应是必须答应。

于是,萧仲恭这位老实人也学会了忽悠,他答应了赵桓的要求。

赵桓看到自己的策反计划基本成功,自然是心花怒放,因此写了份蜡书,让萧仲恭带给耶律余睹,蜡书的内容当然是策反耶律余睹起兵反金。

如果萧仲恭能成功的将这份蜡书顺利的送到耶律余睹手中的话,说不定整个宋金两国的历史就将改写。

但历史没有如果,因为萧仲恭是个忠臣,以前对耶律延禧效忠,现在则对吴乞买效忠,因此他回到金国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份蜡书直接交到了吴乞买手中。

吴乞买看到蜡书后自然对赵桓这种背后捅刀的做法非常生气,但生气的同时,他也找到了一个再次攻打宋朝的绝佳借口。

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八月,经过半年多的休整,吴乞买命令完颜宗望和粘罕再次出兵南下,攻打汴京。

而很有意思的是,这次金国出兵的战略方针和进攻路线几乎与第一次如出一辙。

东路军:完颜宗望从保定出兵,目标还是汴京城。

西路军:粘罕从西京出兵,攻克太原,与宗望会师汴京城。

东路军的进军和第一次一样出奇的顺利,二太子完颜宗望大破井径,种家军的另一位名将,种师道的堂弟种师闵兵败被杀。

九月,完颜宗望攻取天威军和河北重镇真定,离黄河仅一步之遥。

而西路军的进军似乎又碰到了老问题太原,自从第一次南征宋朝被太原城打乱整个计划后,粘罕和太原城结上了仇。

如果太原城不能攻破,弄不好这第二次南征计划又要宣告流产,因此粘罕此番发了毒誓非要攻破太原城。

粘罕的自信是有理由的,金兵从去年十二月出兵太原以来,从未放弃过对太原城的围困,粘罕把这种围困法称之为锁城法。

可以说粘罕的这种锁城法还是相当成功的,虽然一时无法攻破太原城,但切断了太原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太原城了。

而此时太原城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自从金兵十二月开始攻打太原以来,王禀和张孝纯便已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虽然王禀在守城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次击退了粘罕的进攻,但对太原城来说,粮草给养的缺乏却是致命的问题。

从公元1125年十二月到公元1126年八月,太原城已经被围困了整整八个多月,赵桓所组织的两次大规模增援都无功而返,因此太原城内的粮草早已耗尽。

两位守城的主将并不因此屈服,城内所有的猪、牛、马、羊都被宰杀充当军粮,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到八月底,太原城中很多守城的军民只能用草根、树皮充饥,甚至还有人用武器弓弦当食物。

“人相食”,太原城中终于出现了最可怕的一幕,人吃人,如果到这个地步的话,也就是离太原城的失守日子不远了。

历史上如果一个城池出现“人相食”的局面,那么十有八九这个城池的命运将是非常的悲惨。

太原城也没能幸免,九月初三,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后,太原城终于被攻破,粘罕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粘罕击败的仅仅是一群数日未进粮食的宋朝士兵,而且还有一群士兵在王禀都统的率领下拒不投降,在城中继续抵抗。

虽然太原城被攻破了,但王禀还是不肯投降,他带领着一群自己的亲兵准备同粘罕的金兵进行最后的巷战。

当粘罕率兵进入太原城时,他发现了惊人的一幕,都统王禀带着一群面黄肌瘦的士兵站在城中的大街上,准备同金兵进行最后的一博。

粘罕终于亲眼看到了这个和自己交手近九个月的可怕对手,他被王禀的这种永不屈服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王禀的最后一击当然无法抵抗金兵的进攻,眼看大势已去,王禀背负城中祠堂供奉的宋太宗赵光义的御容,突围冲出城去。

粘罕命令金兵全力追击,最后终于追上了王亶。

此时的王禀已经精疲力竭,但他仍然全力死战,最后身中数枪,大骂粘罕不止,投河而亡。

粘罕深恨王禀,将九个月来的怒气全部撒在了王禀身上,因此命令士兵将王禀的尸体打捞上来,用坐骑踩踏,以泄心头之恨。

可叹王禀作为一代名将,死后还要遭受如此的折磨。

什么是忠臣?这就是忠臣!王禀用生命的代价给宋朝的君臣们竖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忠臣是永远不会被自己的百姓们遗忘的,太原城的百姓们乘金兵不备,偷偷将王禀的遗体运出,在太原近郊就地埋葬,后来王禀埋葬之地便被称为王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