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富平,娄室便立马将富平地区南宋军队的布署情况全部摸清,然后他立即发现了宋军的致命弱点,虽然宋兵人数很多,但驻扎的营地防御薄弱。 因此,娄室和宗辅、兀术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来对付张浚。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中旬,已到了张浚要求决战的日期,但金国的三位将军主动示弱、闭门不出,这在金国的作战史中还是头一回。 娄室的疑兵之计又一次成功,张浚被金兵的假象所迷惑,以为金兵是被宋兵强大的阵容所吓倒了,于是决定主动出击攻击金营。 这时,手下的将领吴玠向张浚提出了一个合理化建议,他认为目前宋营的位置虽然有芦苇作屏障,但还是在平原,非常不利于防守,如果将宋营移到高地上,就可以充分遏止金国骑兵的优势。 但张浚对于这样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也不能采用,悲剧注定要发生。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二十四日,张浚已经无法再忍受金兵的“懦弱无能”,决定派刘锡带几千精兵向金营发动攻击。 这正中了娄室的下怀,因为他早已在南宋军队进军的险要处设下了埋伏,于是,刘锡的的几千精兵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灭。 还未等张浚的宋朝大军来得及消化这场失利,娄室又能开始兵出奇招了,他命令骁将完颜折合带领三千精兵向南宋军营周围的芦苇地出发,所不同的是这三千人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袋土。 这就是娄室的妙计,三千袋土一下子就把整个芦苇地给填平了,南宋军大营前一马平川,完颜折合率领着三千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南宋军营。 首先遭殃的是军营外围的运粮军队,遭受攻击的溃兵们纷纷逃进大营,一时间整个南宋大营乱成一片,五路大军失去指挥,各自为战。 兀术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于是,他率领着自己的左翼大军杀向了宋营。 可惜他的运气很不好,因为他碰到了这五路大军中最难对付的一位,刘锜。 刘锜,甘肃天水人,自小就跟随父亲生活在军营中,从小便胆大心细,尤其精通箭法,参加过多次与西夏国的战斗,并且屡立战功。 后来被任命为陇右都护,成为西北战场上的一员勇将,他的威名在西夏国也是老少皆知。 张浚来到四川后,由于久闻这位仁兄的英雄事迹,便任命刘锜为泾原路经略使,共同出兵反攻陕西。 刘锜的运气也很不错,第一次出兵便碰到了南宋的头号公敌兀术,刘锜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他率领着自己的泾原路士兵们盯上了兀术,向兀术的大军冲去。 兀术很少来到西北,对刘锜的英雄事迹还不是很了解,因此与刘锜猝然相逢,毫无防备,居然被刘锜团团围困。 这场战斗打的非常激烈,兀术的骑兵第一次遭遇宋朝西北的精锐部队,这批士兵长期和西夏国交战,积累了很多同北方少数民族交战的经验。 因此,兀术的军队同刘锜交战,居然没占到什么便宜,相反还损失了大量的人马。 关键时刻,兀术的爱将韩常被流矢射中眼睛,但这位仁兄决定向夏候惇学习,拔掉箭矢,继续作战。 看到韩常的英勇表现,所有的金国士兵士气为之一振,就是凭着这股勇气,兀术带着自己的部下突围成功,逃出了刘锜的包围圈。 至于那位神勇的韩常将军,我查了很多资料,对他的事迹记载非常少,金史、宋史、辽史中都未有记载,不过从他的姓氏来看,很有可能是投降金国的辽国将领。 虽然刘锜的表现很强势,但其它宋朝将领的表现就比较差劲了,看到兀术被围情况紧急时,娄室亲自上阵率领右翼军队向宋军中最薄弱的环节庆阳路经略使赵哲的部队发动攻击。 赵哲这位大哥关键时刻顶不住压力,率领自己的部队率先逃跑。 整个南宋军队的士气由于赵哲的逃跑遭受沉重打击,张浚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挽回宋军的败局。 南宋五路大军互不应援,争相溃逃,所带大量辎重物资全部抛弃,张浚最后率领手下的残兵一直败退到秦州(今甘肃天水),方才稳定住阵脚。 富平之战以金国的完胜、南宋的完败而告终。 与黄天荡相比,富平之战的规模要大的多,双方参战的人数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两次战争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黄天荡战役,金国在人数占优势的前提下却只和南宋打了个平手,而富平之战,金兵在人数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却能完胜南宋。 可见,打仗有时并不是依靠人海战术,统帅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富平之战的统帅能换成刘锜或吴玠中的任何一位,我相信战争会是另一番结果。 历史没有如果,富平之战对于宋金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宋朝来说,富平之战的失利,使南宋基本丧失了对陕西的军事控制能力,南宋再也无力对陕西一带发动进攻,只能依靠陕南、川北的险要关隘进行防御战,同时大量的辎重物资落入金国之手,使南宋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对金国来说,富平之战的胜利,使金国占领陕西的军事计划成为现实,同时打通了进攻四川的军事通道,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金国利用缴获的军需物资向南进军,很快占领整个陕西,为进攻四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再简单介绍下富平之战后陕西一带的复杂情况: 南宋在四川的最高统帅张浚在富平之战失利后,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下属身上,首先处决了阵前逃亡的赵哲及部下张忠、乔泽,其次是将先锋刘锡贬官。 张浚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使整个南宋的军心大乱,于是陕西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叛乱情况。 首先是庆阳路的将领慕洧由于担心遭到张浚的处罚,便率先开始作乱,他投靠的主人是西夏,而且慕洧还乘机带兵攻打环州。 慕洧的叛变彻底激怒了张浚,刚被金国打败,又出了叛徒。 于是,刘锜又被当作救火队员,去讨伐慕洧。 刘锜前脚刚走,金国军队又来攻打刘锜的大本营渭州,刘锜前后不得相顾,只好退兵救渭州。 渭州没能救成,渭州城的守将李彦琪率众投降了金国,也可以说是张浚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导致了李彦琪的投降。 而跟随李彦琪一起投降的还有两位在南宋毫无名气的兄弟俩,到了金国以后却成了金国的一代名将,他们分别叫做张中孚和张中彦。 因为金国就是在这对兄弟俩的带领下,相继攻占了泾原路和熙河路的许多州县。 而刘锜由于李彦琪和张氏兄弟的投敌受到了南宋朝廷的处罚,最后的结果是被贬为秩知绵州兼沿边安抚使,不过这只是刘锜人生中的一个小挫折,因为他东山再起的时候还会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