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 张浚在富平之战后所采取的错误措施,非但不能缓解战争的不利局面,还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到了金国,如果他能看到张氏兄弟以后在金国的优异表现,他可能会非常后悔。 幸亏我们的好青年刘锜从小就深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否则要是刘锜也和张氏兄弟一样赌气跑到金国去,那南宋方面的损失可就惨重了。 金国方面倒是一帆风顺,富平之战后,兀术在南宋降将张氏兄弟等人的带领下,相继招降和攻克了泾原路和熙河路的大部分州县,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陕甘地区。 但坏消息也跟着来了,富平之战结束后三个月,带病出征的娄室终于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病逝了,这对金国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损失。 完颜娄室作为金国的两朝元老,从阿骨打起兵便开始为金国南征北战,其间还曾亲手活捉过辽国的头号猛人耶律大石和辽国的末代老大耶律延禧,为消灭辽国立下了头功。 而在讨伐宋朝和战争中,娄室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太原包围战中,他和银术可共同作战,为攻克太原立下了大功,而陕西注定将成为娄室一生辉煌的终点,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里,帮助自己的国家再次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可以这么说,娄室是金国开国初期绝对公认的头号军事人才,这一点就连兀术也自叹不如。 娄室死后的待遇也相当丰厚,先是追封为泰宁节度使、后又封为莘王、金源郡王、谥号状义。 生身战功卓著,常胜将军,死后荣誉无数,娄室在死后的个人荣耀也达到了顶峰。 不过娄室应该是死而无憾了,因为他还有个好儿子,完颜活女,活女继承了他老爸的衣钵,在以后的历史中,活女跟他父亲一样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 从公元1130年九月富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金国在陕西的军事行动节节胜利。 宗辅和兀术接连攻克凤翔、泾州、渭州等地,南宋的一大批中下级军官纷纷向金国投降,为金国能顺利占领整个陕甘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公元1131年的四月,宗辅和兀术已经将以前北宋西北地区的两个军事要地泾原路、熙河路全部控制。 这两个地方临近西夏国,军事位置非常重要,金国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意义非常重要,解除了进攻四川的后顾之忧,金国大军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四川发动攻击。 于是,为了尽快实现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吴乞买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川蜀的进攻。 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五月,由于宗辅在富平之战后被吴乞买召回上京商议国事,兀术便被任命为陕西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负责进攻四川的军事行动。 兀术对进攻四川志在必得的,因为富平之战后,南宋的几支精锐部队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特别是泾原、熙河两路南宋的精锐之师西北军遭受了沉重打击,基本上一蹶不振,而且据说富平之战表现非常神勇的刘锜也被罢了官。 于是,兀术对四川形势的判断是,只需派几名金国的优秀将领便能攻入四川。 因此,兀术对进攻首次四川的军事行动安排如下: 金将没立率兵从凤翔出发,另一路金兵则在乌鲁和完颜折合的率领下从阶州出发,两路大军的共同目的直指,和尚原。 和尚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关隘,位于今天宝鸡市西南约二十公里,是渭水流域越过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而且和尚原还是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控制着由陕入川的咽喉地带,只要金国能攻克和尚原,那么整个四川的门户就不复存在了,四川的命运也就难以预测了。 因此,和尚原战役的成功对宋金双方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语了,那么南宋这边和尚原的守军是否能抵挡来势汹汹的两路金国大军呢? 我的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因为和尚原的守军不足一万人,而且更可怜的是这几千人马还都是从富平战役中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其中的守将是兄弟两人,大哥叫吴玠、弟弟叫吴璘。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吴玠,这位仁兄和刘锜一样都是出生在甘肃天水一带,好象天水一带常出英雄人物,三国时代的姜维便是天水人。 不过吴玠和刘锜略有不同,刘锜少年时代只知道冲锋杀敌,但吴玠似乎是文武双全,既能打仗也能读书,是位综合能力都非常强的人才。 由于在和西夏国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吴玠很快被任命为将队,并且也参加了童公公讨伐方腊的战争。 北宋灭亡后,吴玠被分配到陕西一带当兵马副总管,也曾和金国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并且战果相当不错。 张浚到四川后,广收人才,自然吴玠和他的弟弟吴璘也逃不过张浚的眼睛,于是,吴玠很快被任命为永兴路经略使,弟弟吴璘则成为张浚的亲兵头领,兄弟俩一同参加了规模庞大的富平大战。 但是由于张浚的错误指挥及赵哲的临阵脱逃,导致整个南宋军队遭遇惨败,吴玠兄弟也未能幸免。 所以吴玠兄弟也选择了撤退,但撤退也得讲策略,那就是你往哪儿撤,是跟着老大张浚乱跑,还是躲到自己的老窝永兴路。 吴玠虽然打了败仗,但脑子一点也不糊涂,他既不跟着张浚瞎跑,也不逃回永兴路,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地方,和尚原! 就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吴玠的战略眼光,从富平之战一结束,吴玠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金国的大军早晚要进攻四川。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直接抢占由陕入川的军事要地,免的被金兵占了先机。 吴玠的这个决定实在很英明,要是富平之战后,南宋没人去防守和尚原,金国大军抢先占领和尚原的话,恐怕张浚先生要提着脑袋去见赵构了。 但留给吴玠的硬件设施实在太差了,手底下的将士们大都是经历过富平之战的散兵游勇,士气非常低落,似乎根本无法抵抗住金军的铁骑。 于是,有人向吴玠建议放弃和尚原,退守汉中,这样至少可以稳定军心。 这还算客气的,因为更加凶险的是部队中有人甚至计划劫持吴玠兄弟投降金国。 和尚原的形势十分危急,吴玠兄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吴玠立即召集所有和尚原的将士们开会,开会的内容是“歃血为盟,勉以忠义”,大家都必须发毒誓,忠心于南宋,誓死保卫和尚原 。 吴玠的这招还真管用,歃血为盟就断了那些投降分子的后路,大家只有一条出路,打败金兵,保卫和尚原,自此将士皆感泣,士气大振。 解决了内部问题,吴玠便开始准备具体的防御措施,既然和尚原易守难攻,那就和金国打防御战,任尔如何进攻,吾只固守城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