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航海交通日益发达的时代,各国如果拥有自己国家的海岸线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边境线,看似离眼前的海洋很近,却被其他国家的陆地领土所阻挡,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陆地领土出海,只能望洋心叹! 今天就来分享下各国奇葩的那些假出海口,看似可以出海,却被他人所阻隔! 一、中国吉林省的出海口: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防川,位于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的交界处,距离图们江入日本海入海口仅15KM,但就是这短短的15KM距离让吉林省成为内陆省,中国人无法通过自己的领土从防川到达日本海。 清朝时期,吉林拥有漫长的日本海海岸线,但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日益腐败,沙俄乘火打劫,在1858年,威逼清朝朝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将东北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俄。 但此时的清朝依旧拥有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广阔的海岸线。 1860年,沙俄又逼迫清朝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俄,而且沙俄做得很绝,将清朝同沙俄的东北边境线一直压缩到朝鲜边境,从此沙俄同朝鲜成为邻国,而吉林省的东部被沙俄和朝鲜牢牢包围,彻底失去了出海口! 东北海岸线的丧失,对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如果吉林省拥有哪怕10公里的日本海海岸线,吉林省包括黑龙江省的所有商品货物不用再转道大连港再到日本海,而是可以直接从防川出海驶向日本海沿岸的各个港口城市。 那么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将是个崭新的局面! 二、芬兰的北方出海口 北欧的芬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从地图上看,芬兰北方边境离北冰洋很近,只有约30KM,但这段陆地却被挪威和俄罗斯所阻隔,芬兰人失去了北冰洋的入海口。 如果要去被冰洋,必须绕道波罗的海,前后需要经过好几个国家,多走数千公里! 历史上的芬兰在北冰洋原来是有入海口的,在贝柴摩一带。 芬兰在历史上长期被瑞典王国所控制,但在18世纪前,贝柴摩是瑞典王国控制下芬兰大公国的领土。 1809年,俄瑞战争爆发,芬兰被俄国吞并,贝柴摩成为俄国的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芬兰独立,贝柴摩成为芬兰的领土,但芬兰和俄国的继承者苏联之间关于领土之争不段爆发矛盾。 1939年,苏联以芬兰投靠德国为由,向芬兰发动入侵战争,虽然芬兰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也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毕竟整体军事实力薄弱,最后只能以割让领土求得停战,包括卡累利阿、贝柴摩在内的芬兰北方领土被迫割让给苏联,芬兰因此失去了北冰洋的入海口! 三、摩尔多瓦的黑海出海口 摩尔多瓦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前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但摩尔多瓦在黑海的入海口却被邻居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合伙堵死了。 前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共和国争相独立,开始抢占地盘,实力最弱的摩尔多瓦显然搞不过乌克兰,最后被乌克兰把他们在德涅斯特河的入海口给严严实实封堵,摩尔多瓦领土离真正的海洋近在咫尺,只有区区一百米!真的悲惨到了极点! 后来摩尔多瓦在多瑙河三角洲建设了朱朱列什蒂港口,终于有了自己的内河港口,可以通过多瑙河驶入黑海之中! 四、伊拉克巴士拉出海口 伊拉克原本是个沿海国家,虽然只拥有60KM的海岸线,但好歹也能自由出入波斯湾。 但伊拉克的小邻居科威特虽然国土面积不到伊拉克的十分之一,却拥有290KM的海岸线,伊位克狭窄的海岸线被伊郎和科威特所包夹,无法建设大型的海港,只能通过内河港口运输货物。 做为石油大国的伊拉克碰科威特垂涎三尺,一直想吞并科威特。 1990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动战争占领了科威特,但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兵科威特,经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伊拉克,将伊拉克驱逐出科威特! 战争过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导下,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界进行了重新划定,伊拉克的海岸线继续被压缩,还是只有60AKM,但均为滩涂,根本无法建设海港,只能算是个伪沿海国。 五、波黑的涅姆港 波黑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在1992年宣布独立,后来经历了长期的内战,现在终于走向和平 。 但波黑的领土很有意思,在邻近亚得里亚海方向被邻居克罗地亚的领土团团包围,只有20KM的海岸线,和涅姆港。 但就是这个宝贵的入海口,波黑方面还得看克罗地亚的脸色,才能通过涅姆港进入亚得里亚海。 因为涅姆港是在一个很小很窄的海湾里,四周都是克罗地亚的领土,从涅姆港出海,还需要经过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半岛,才能到达公海,如果克罗地亚在佩列沙茨半岛和克罗地亚本土之间修建大桥,将彻底封死波黑的入海口,而且克罗地亚似乎正在筹划这个恶心的工程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