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二部(完颜亶篇17)

 东吴春秋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于是,撒离喝在凤翔至百通坊一带摆开二十余里长阵,同吴璘展开车轮大战,双方鏖战一天,伤亡非常惨重,最后撒离喝首先支持不住,再次退入凤翔府。

而吴璘的部队由于多次恶战,全军伤亡相当严重,无力再次发起对凤翔的猛烈进攻。

撒离喝和吴璘在宝鸡、凤翔一线形成了僵持状态,谁也无法把对手彻底击败。

不过,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必须具备良好的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任何一次战场上的变化,都可能给整个战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撒离喝在目前的金国统帅中称上是优秀统帅之一,因为他很快便察觉到了宋兵战场上的变化。

由于吴璘的主要任务是阻击撒离喝西进军南下,解救被撒离喝隔离在延、环庆一带的南宋军队,因此当吴璘几次三番痛击撒离喝后,延、环庆的南宋军队便开始准备撤离陕西。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六月底,约九万多宋兵集中在泾州一带,准备从泾州撤回四川。

这一重要情报很快就被撒离喝捕捉,关于如何对付泾州地区的南宋军队金国西路军内部产生了不同意见。

大部分西路军将领的意见是目前金兵受困凤翔府,南边有吴璘的吴家军,北边有泾州的九万大军,况且六月正值雨季,大雨滂沱,部队行军十分困难,因此最好的选择是保存实力退守长安,等待援军。

但一同出征的副统帅完颜彀英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向众人分析如果我们退守长安,那么凤翔、长安、潼关、同州、华州都将落入吴璘之手,整个陕西将再次丢失。

彀英所提的建议是速战速决,派兵偷袭泾州。

从这点上看作为年一代武将彀英的冒险精神明显要比老同志撒离喝厉害,不过撒离喝最终完全接受了彀英的建议。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闰六月五日,撒离喝命令所有步兵和部分骑兵继续固守凤翔,以起到迷惑吴璘的作用,然后自己和彀英、拔离速等人亲率精锐骑兵绕道邠州,攻击泾州。

泾州守将还是田晟,这位仁兄虽然作战很勇敢,但军事指挥才能还比较欠缺,在击败金国的先锋部队后,他居然主动放弃了泾州,退守山原,希望能和老上级吴玠一样来次山原大捷。

但田晟不是吴玠,而撒离喝还是撒离喝,和田晟在山原展开三天激战后,撒离喝再次使用了在仙人关的战术,收买宋军中的软弱分子,抄小道从背后偷袭山原。

顿时,整个战场局势发生了突变,田晟手下的宋军将士们士气大落,大部分落荒而逃,山原失守,田晟惊慌之下,率领手下的一万多残部向渭州撤退。

撒离喝乘胜追击,命拔离速率轻骑追击田晟,在渭州一带再次将田晟击败。

这时,虽然杨政派出的援兵已经赶到渭州,但面临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也无能为力,只能顺势撤军。

泾州渭州战役终告结束,撒离喝棋出险招、计出奇兵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一举扭转了不利的战争局面。

但经过多次同吴璘的恶战,金国军队伤亡惨重,无力再对陕南发起大规模攻势,只能再次退守凤翔府。

而南宋方面由于泾州渭州的失守,导致全军士气低落,再加上渭河以南军需粮草运输十分困难,对整个战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最高长官胡世将只能见好就收,率兵撤回四川。

陕西前线的交战双方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僵持阶段。

交待完了金国西路军的战况,我们再将目光转向金国的主攻方向河南。

因为这次兀术军事布置的重点就在中原河南一带,进攻陕西只不过是起到牵制南宋的作用,至于撒离喝能否达到战前预计的目的,鬼才知道!

但如何安排对中原河南地区的进攻,兀术又要好好动一番脑筋了。

兀术的总战略方针是分成三路进攻中原河南腹地,右路军负责进攻洛阳一带,中路军负责进攻汴京,左路军负责进攻山东,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淮河前线。

前线总指挥自然由兀术本人来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亲率中路军进攻汴京开封府,而其它几路的主帅人选则让兀术非常头痛。

因为目前金国女真将领中的优秀将领屈指可数,除了撒离喝和彀英外,兀术手里还真就拿不出像样的人来

幸亏兀术同志手里还有一大把原齐国的旧将,虽然齐国的老大刘豫同志是个标准的废物,但不代表他手底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是废物。

只要是人才到哪儿都受欢迎,刘豫手底下的四大天王李成、郦琼、孔彦舟、徐文在当时的金国便算得上是人才。

虽然这四位的能力值比起他们南宋的同行韩世忠、岳飞、张俊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和同时期金国的大多数将领来比较,他们算的上是高级猎头人才。

兀术是个非常善于挖掘人才的领导,既然你们的主人刘豫也完蛋了,那就跟着我兀术干吧,肯定得让你们升官发财、加官进爵。

只要有好的工资待遇,四大天王是不在乎为谁卖命的,所以在刘豫下台后,他们选择了为金国和兀术继续工作。

这四位仁兄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曾经担任过北宋或南宋的中级武将,但后来都是由于受到南宋朝廷方面的排挤和猜忌而投靠刘豫。

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这位与《水浒传》中天王李成同名的仁兄估计就是施耐庵笔下李天王的原型,原本李成便是北宋的一员猛将,北宋灭亡后,李成由于失去了组织和部队,对前途产生了迷茫,因此领着一帮昔日的弟兄在淮南一带打家劫舍,日子过得也蛮潇洒。

但赵构可不想让李成有好日子过,结果在岳飞的穷追猛打下,李成被迫投靠了儿皇帝刘豫。

在刘豫手下李成算是得到了重用,被封为大将军,但他所交出的成绩还是不堪入目,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运气很不好,每次都碰到死对头岳飞。

当然,败给岳飞这种重量级的武将真算不上丢人,因为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能击败岳飞的人物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不过李成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有自己的优点,治军打仗号令甚严。

具体表现在每次冲锋陷阵,他都身先士卒;每次埋锅造饭,士兵不吃他也不吃;每次有士兵生病受伤,他都亲自探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士兵们可同甘、可共苦。

兀术就是看中了李成的这一优点,而把他作为重要棋子来使用,甚至有一次有人诬告李成造反,兀术也明察秋毫,将诬告者交给李成处理,充分表示了对李成的信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