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宗艺术简历 文章转载:博韵艺刊 何满宗,祖籍湖南。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联谊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联巡视员。历任湖南省青联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文联副主席。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进万家先进工作者”称号。在长沙、北京、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举办多次个人书法展。 何满宗诗词选 ★诵校园 喜迁莺·燕园春色娇(2011年3月19日) 草地绿,柳芽黄,群鸟戏晨光。燕园春色巧梳妆,人在画中忙。 天野旷,心神畅,仰望塔尖狂想。未名湖水渺茫茫,心静品幽香。 唐多令·清华百年庆(2011年4月10日) 桃李百年鲜,年年花满天。晚风拂、诗意无边。梦里荷塘人影远,采莲妹,笑声欢。 弹指百年间,年年写巨篇。要自强、思想为先,文雅书生虽淡定,明大义,勇当前。 何满宗 梅兰竹菊 四条屏 ★赏书艺 七绝·游绿天庵(1999年2月6日) 芭蕉片片绿蓝天,云彩飘飘砚上眠。 酒肉穿肠寻痛快,一帖自叙醉千年。 七绝·登书登山(2002年5月19日) 清风荡漾半山凉,洗笔泉池忆墨香。 放眼树枝随兴舞,枝枝疑似笔锋长。 七绝·谒东洲草堂(2008年8月26日) 门前溪水好幽清,犹见当年父子荣。 学政尚书虽富贵,不如翰墨砚田耕。 七律·咏湖湘书风(2008年4月8日) 都说书艺蛮神圣,又道湖湘敢创先。 怀素狂来轻世界,润之挥洒起云烟。 简帛泛泛流新韵,禹舜茫茫溯古源. 千里湘江添胜景,豪情浪漫史无前。 何满宗 春江花月夜 ★咏湘江 江城子·湘江风雅颂(2008年7月) 风情 湘江春色百花鲜。柳如烟,鸟声喧。风吹稻菽,雨露润丰年。 老酒千杯邀月饮,心欲醉,梦成仙。 雅韵 湘江两岸墨花妍。品诗篇,乐悠闲。楚辞新赋,雅调半丝弦。 浩渺洞庭清韵远,飞彩练,满渔船。 颂歌 湘江击水浪花饮。越高山,掠云间。颂歌一曲,万代共流传。 继往开来图大业,抬望眼,敢为先。 江城子·湘江春秋赋(2009年9月) 春华赋 湘江烟雨沐朝阳。燕成双,鸟飞翔。船行画里,荡起墨花香。 桃李芬芳竹耸翠,天地绿,尽春光。 秋实赋 湘江碧水映斜阳。倚南窗,赏橘黄。金风送爽,红叶漫天扬。 书画琴棋添酒兴,泼醉墨,再挥觞。 江城子·湘江畅想曲(2009年9月) 湘江北去尽英雄。水迢迢,韵滔滔。碑廊千里,艺术卷新潮。 敢把洞庭当巨砚,研古墨,写今朝。 五律·诗意湖湘(2011年8月) 兴笔来豪放,心随翰墨狂。屈原歌浪漫,杜甫写秋凉。 岳麓书生起,湘军士气扬。山坡红叶醉,老酒煮诗香 五律·寿岳衡山(2011年8月) 远眺祝融顶,白云绕寺门。蓝天飞大雁,绿叶吐清芬。 寿比南山久,福如东海深。梵音飘古意,盛世诵经文。 何满宗 岳阳楼记 ★乐人生 半字歌(2006年2月) 写字半行半楷,运笔半断半连。处世半明半白,生活半丰半俭。 衣着半土半洋,日子半忙半闲。喝酒半醉半醒,心境半佛半仙。 悠闲歌(2011年5月) 年少若悠闲,快乐在心田。年轻若悠闲,如日方中天。 年老若悠闲,益寿又延年。一生若悠闲,枕书抱酒眠。 快乐歌(2011年8月) 生活琐碎事,淡定就快乐。世上钱财多,知足就快乐。 人际交往多,友善就快乐。书法会友多,心身都快乐。 在书写中思考:书法是代替文化存在 2011年5月9日,我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进行《身边哲学》的学术讲座。多少年来,我一直想写一部哲学著作,通过反复的思考,拟定了方法论、意境论、价值论为体系的身边哲学。所谓身边哲学,身边的智慧。人是社会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要遇到一些矛盾。人如何在事业上成功,在成功中如何获得幸福快乐感。事业成功了,工作也很愉快,家庭也很幸福,但如何让成功和人生更有价值,这是身边哲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我把经验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总结为三句12个字:为什么做、怎么去做,结果如何。在艺术哲学意境论中,依据静心悟境、境超物外、物我两忘的逻辑递进思维展开,从静心悟境中论述意境产生的哲学原理;从境超物外中论述意境产生的艺术空间;从物我两忘中论述意境产生的思想飞跃。人生哲学价值论同样是三句话12个字:保持尊严、拥有财富、常怀友善。 可能有人会问,书法家也研究哲学?其实,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道理都是相通的,都离不开智慧。 身边哲学的方法论中,提出的三句话12个字的论点,同样用于我写宋词三百首的理论基础。为什么写宋词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选择书写宋词三百首就是传承中国文化。怎么去写宋词三百首?我作为一位书法书法艺术工作者,当然选择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其目的是讲将书法的艺术形式和诗词的美好意境进行融合,创作出妇幼时代意义的新的艺术作品。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承载着历史、传承着精神。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书法不仅仅是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而是代替文化的存在。或者说,书法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家要认清自己的目标,要担当起时代的重任,要不断地思考和创造具有世界意义的地方价值。 在诗意中思考:发挥诗词的社会功能 “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这是杨度的两句诗。不能做国士,当个诗人同样可以为民请命,同样可以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荣而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 当我们吟诵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心中自然产生一种报效祖国的豪情与朝气。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们更加关注广大人民的疾苦。“富贵于我如浮云”“漫卷诗书喜欲狂”,这种文人视金钱如粪土,敢于面对寂寞、面对清贫,骨子里必定蕴藏着一股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唐诗充满朝气,充满青春的活力。唐朝,在琅琅的诗中走向兴盛、走向辉煌、唐朝是诗歌大合唱的时代,唐代穿着唐服、吟着唐诗,在大唐的国土上诗意地生活着。一千多年来,唐人的诗生活还在影响着当代人:国外的唐人街,是中国的标志、中国人的符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至今也是中国人常常背诵的范本。 我在写宋词三百首时,专门刻了一些闲章:一蓑烟雨任平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人长久共婵娟等,以此与宋人神交。 文学史上,一般将宋词分为两大流派: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不管婉约派或豪放派,宋词读起来错落有致、长长短短,很有生活逸趣。宋词三百首当中,宋祁只有一首词,但这首《玉楼春》的确值得一读,词人于美妙的春光之中,争取生活欢愉,非一般颓废享乐,而颇有惜时自珍的意思。词的上片是写春游之所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正与王国维论词主“境界”之说,曾言“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词的下片写春游之所感: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有花间留晚照。宋祁提醒我们,很多人常常叹息快乐的时光太少了,过分的看重金钱而没有时间享受人生的快乐。泰戈尔曾有诗云:鸟的翅膀上系上黄金,它就飞不高了。既然如此,我们尽情地欣赏眼前的美景,留下美好的记忆。 晏几道的《临江仙》中的名句: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云彩归。晏词也颇有宋祁的神韵。 苏轼有很多名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等。我更喜欢他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还有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词的名篇佳句很多,如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更有味的是无名氏的这首《青玉案》,我常常挂在嘴边,可能与自己喜欢喝酒有关吧: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无人管。 有人把唐诗比作国色,宋词比作天香。唐诗宋词,国色天香。唐诗、宋词、元曲,都有明显的特点:诗庄、词媚、曲俗。当然,宋词的确很妩媚;元曲不是低俗,而是大众化的通俗。比如关汉卿的《一枝梅·不服老》:我是在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元曲,一般把它分为杂剧、散曲两大类,其中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套数。曲子是在戏曲里唱给观众听的,不免诙谐、通俗。小令、套数,可以独立成篇。像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常说,生活要有诗意,看到好的风景说有诗意等等,人间到处有诗意。2011年,我在清华大学作《诗词意境》的学术演讲时谈到:所谓诗意,就是美感,给人以活力,让人身心舒畅。 既然诗意能给人带来美感、带来活力、让人身心舒畅,为什么不发挥诗意的社会功能呢?让社会更美好、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