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现岳王庙中的秦侩夫妇跪像(图源网络) 在清朝期间,有一位叫秦大士的秦桧后人。在考上状元之后,与好友同游偶然经过了岳飞墓,顺便作了两句诗。 让人不曾想到的是,这两句诗竟被后人广为称赞。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故事开始之前,各位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件事。 01 秦侩后人才思高,一朝及第中状元“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是一句赞美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以及明朝北京保卫战英雄于谦的两句诗词。 ![]() 图2: 左 - 宋名将岳飞(图源网络) 右 - 明名将于谦(图源网络) 两人一文一武皆是一国之股肱,都是为王朝续命的良臣名将。 奈何二人都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悲壮中带着惋惜。 其中岳飞的死,后世更是把主要罪责,加在了奸相秦桧的身上。 即使是现代以辨证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已经把部分责任归于了宋高宗,但秦桧依然被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受尽无数人的唾骂。 ![]() 图3:宋高宗画像(图源网络) 而这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对秦桧整个家族的兴衰,都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他是千古第一罪人,所以人们就会不自然的,将他的后人也看为罪人。 所以秦桧的后人,生活通常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尽量不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但是在清朝期间,有一个名字叫做秦大士的人,他是秦桧的后代,并且还考中了当时的状元。 秦大士是清朝乾隆年间生人,他出生在一七一五年,祖籍是安徽当地人。 ![]() 图4:清朝官员秦大士塑像(图源网络)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国家更是战乱不断,因此秦大士的祖上,便从安徽地区迁到了南京地区,随后便在南京定居。 而秦大士的父亲,打小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文化水平也很高。 由于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秦大士小时候自然非常喜欢读书。并且他打小也非常聪慧,十岁那一年就可以自己写文章了,在书法领域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 图5:秦大士书法手迹(图源网络) 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在二十三岁那年,成功在江南贡院中中举,他的人生也因此步步高升。 一直到一七四七年,秦大士再一次考中了举人。 乾隆十七年,他再次进京赶考,并在皇太后六十大寿的万寿恩科中,一举成为当朝的状元。 但是自己的秦氏家族,却曾出了秦桧这么一位害人的祖先,这也让他的当官之路遇到了一些麻烦。 02 构陷忠臣留污名,子孙无辜遭连累大家都知道,秦桧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完全可以和慈禧齐名。 ![]() 图6:秦侩向宋高宗进谗言(影视资料,图源网络) 秦桧出现之前,南宋朝臣分为两派,一个是主战派,一个是主和派,他们都希望宋朝能好起来。 不过主和派认为宋朝没有实力进行战争,此时需要韬光养晦。 而且早期的主和派,对待金人其实也是相当抵触的,没有一味地向金人俯首称臣。 当时南宋的主和派首领叫赵鼎,他和岳飞的关系非常不错,对于战争也表示支持。 可赵鼎最后是什么结果呢? 他被秦桧陷害,最后为了自证清白绝食而死。 由此可见秦桧不但陷害主战派,就连主和派都不放过,可谓是坏到了极点。 接着他就对岳飞下手了,当然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在岳飞的雕像前跪了几千年。 从此秦桧的名字,就牢牢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是当之无愧的奸臣代表。 而“秦”这个无辜姓氏,也同样受到了牵连。 据说在后世不少人的观念里,姓秦的没一个好人。 秦姓的人跟岳姓的人,更是没法做朋友。 ![]() 图7:岳、秦两姓至今仍保持不通婚的习俗(图源网络) 只是秦桧的名字虽然臭了,可他毕竟也是出身大族,要说绝嗣不太可能。 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有谁做了他的子孙,那必然是有着极大的心理阴影。 甚至会觉得自己,恐怕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但秦姓的人并不都是秦桧一支的,有很多姓秦的都与秦桧毫无关系。这些人很多也因为秦桧,受到了周围人“莫须有”的鄙视。 03 御前巧言答帝诘,一语双关赢帝心而这个清朝的秦状元,却给秦家挣回了脸面,赢过了天下的读书人,成为了那一年的状元。 原本应该一路畅通无阻的成官之路,却在面见皇上的时候出了岔子。 当时的乾隆皇帝,在看了秦大士的资料后,对他的籍贯产生了怀疑。 ![]() 图8:乾隆皇帝(影视资料,图源网络) 因为秦大士是南京人,并且根据史料记载,秦桧也是南京人,在民间更是有着秦大士就是秦桧后代的流言。 乾隆皇帝对此也抱有一定的疑心。 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乾隆陷入了深思。自己毕竟是一国之主,堂堂大清王朝,动用一个奸臣的后代来做官员,这样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但基于人才难得的原则,乾隆还是给了秦大士一次机会。 他在召见秦大士时,直接向他提问道:“你是否是秦桧的后代?” 这一问着实让秦大士惊出一身冷汗! ![]() 图9:秦大士向乾隆皇帝作答解释(影视资料,图源网络) 如果回答自己的祖先是秦桧的话,那么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但是随便作答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数典忘祖。 秦大士定了定神,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随后更是补充道:“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您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如同不能用一个昏君断定一个明君一样,也不能用一个先人断定一个后人。” 这一回答十分讨巧,它基本算是默认了自己确实是秦桧的后代,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害死岳飞是五百年前我祖宗犯的事儿了,跟我本人又没有关系。 这一番言论引经据典,简直是说到乾隆皇帝的心坎里去了。因为秦大士的这些话,不但表明自己的立场,还间接地夸赞了乾隆皇帝。 随着皇帝的龙心大悦,秦大士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清朝的第四十三位状元。 这场危机也被秦大士,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04 岳飞墓前愧吟诗,品行高洁众人敬而在被皇帝委任为状元后不久,秦大士就与大诗人袁枚等一众人,一起同游杭州西湖。 在经过岳飞墓时,他们看到了跪在旁边的秦桧夫妇的铜像。 有好事的人看到他这样,便故意走到他的身边,请他就秦桧的跪像题一句诗。 这也使得秦大士很窘迫,可此时大家都在看着他,他不题也不太好。 这时大才子袁枚看出了他的窘迫,于是就代他吟出了上半句:“人与宋后羞名桧”。 秦大士听后,很是难为情地对上了下一句:“我到坟前愧姓秦”。 ![]() 图10:现岳王庙前的五跪像(图源网络)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秦大士的才思敏捷,同时也表明了他忠奸分明的立场,同行的人更是对他另眼相看。 刚刚为难秦大士的人,也瞬间变得肃然起敬。 周围的百姓一见如此情感真挚的词句,也不禁感慨这位后人确实正气。 他们纷纷散去,将这个故事广而告之。 秦大士的才能和品行,也随着这件事流传甚广。 大到朝野小到乡野百姓,人人都知道在秦桧的后代中,有一位叫秦大士的品行高洁的人,对他啧啧称赞,也不再将对秦侩的负面印象往他身上套了。 自此美丽的西湖上,又多了一段传世的佳话。 05 以史为鉴心铭记,勿使后人哀后人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经过考证人们发现,秦大士未必是秦桧的后代。 但在那个没有基因对比技术的时代,人云亦云往往比事实更容易造成影响。 秦大士能够在秦桧的负面影响下,成为一代名臣,也确实值得后人钦佩。 纵观整件事的发展,秦大士虽然是奸臣秦桧的后代,却并不像他的祖先那样,陷害忠良、奸佞狡诈。 相反秦大士品行端正,受到了众多同时代人的赞叹。 在他纵横官场的数十年中,他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深受百姓爱戴。 ![]() 图11:现南京秦大士故居陈列馆(图源网络) 他为官清廉,绝不贪赃枉法,是个难得的清官。 但不得不说的是,秦桧对后人的影响的确很大。 自己为了苟且偷生所做出的行为,却要让后代承受无妄之灾。 时至今日,不少秦桧的后人,仍然觉得这个身份是一种耻辱。 如果秦大士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这般的聪明才智,相信生活一定会非常艰难。 但历史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秦家后人也无需再因为自己的姓氏,而自惭形秽。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铭记历史”,不要让“后人复哀后人”。 这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喜欢这期内容的话,就动动你们的手指,点点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