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藏书法珍品

 娄旭在玩儿 2022-05-24 发布于北京

江南历史上就是文士辈出之地
近代的上海又是最富庶的城市
因此也就汇聚了无数书画珍品
上海博物馆书法收藏颇具规模
集中各时期各名家的书法名作
所以也专门设置了书法馆展厅
展览分为 篆书书艺与隶书书法
晋唐书法 宋代书法 元代书法
明代书法 清代书法 五大部分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铭卷

虞世南(558-638年),字博施,浙江余姚人。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书法得隋智永传授,“初唐四家”之一。此系李世民第三女墓志草稿,书于贞观十年(636),作者时年七十九。是传世唯一接近虞世南书法的墨迹,因有米芾笔意,前人亦有“米临虞书”之说。虞世南书《汝南公主墓志铭》原作在宋代便是书法名品,米芾已有记载并临摹,曾著录于《宣和书谱》。汝南公主生平不详,因嫡母长孙皇后去世而哀毁早逝。因此,这篇墓志铭是了解汝南公主生平的重要资料。因是草稿,关于汝南公主的名字,以及封赐年月均未详载。此稿后半部分缺失,仅止于公主去世的时间。


北宋 赵佶 草书七言诗纨扇

《草书七言诗纨扇》四行十四字,书七言诗两句,署“天下一人”花押,钤“御书”葫芦印记。宋徽宗赵佶喜作扇面,邓椿《画继》云:“政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其间贵近,往往有求御宝者。”赵佶的草书墨迹传世很少,此作发挥小品书法以少胜多的特点,用笔婉转挺拔,章法疏密跌宕,气息典雅隽永。


北宋 司马光 真书宁州帖

《宁州帖》为司马光去世前一年即元丰八年(1085)冬十一月,写给侄儿的手札,作者时年六十七岁。信中内容为叮嘱其辞官,归里侍养尊亲,晓以孝义,并顾及朝廷的制度规定,语言真切。该帖书法结体方正,用笔古雅淳厚,并寓隶书笔意。司马光虽不以书法见长,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很高,因此广受世人推重。黄庭坚认为,司马光“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似其为人”,即使《资治通鉴》数百卷也没有一字潦草。他的隶书,神似汉人,宋高宗评价是“米芾辈所不可仿佛”。


北宋 黄庭坚 行书华严舒卷

黄庭坚,字鲁直,又称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书法雄奇秀峻,自立宗派。他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行书华严疏卷》是黄庭坚写给化缘僧人换取银两的。整卷运笔沉凝浑厚,笔势遒健,刚健中含妍媚。颇得颜真卿遗韵,是他盛年时行草书代表作。


北宋 沈辽 行书动止帖

沈辽,字睿达,浙江杭州人。沈遘之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从侄。沈辽精于书法,崇尚法度,少时学唐代沈传师,晚年自称学王献之,擅长楷、隶、行诸体。当时沈辽所书寸墨尺纸,落笔辄为人争取。王安石、曾布都曾学习沈辽的笔法,米芾形容其书法为“排字”。《动止帖》是一通向病中友人问安的信札,有晋唐风格,神韵俊逸。《动止帖》所用纸张为宋代水纹砑花笺,花纹为白色流水波纹,光滑结实,非常精美,存世很少,极为珍贵。


南宋 吴说 行书阁中帖页

吴说(生卒年不详),字傅朋,号练塘,又号紫溪真逸,浙江杭州人。工书,尤善游丝书。本帖系吴说于浙东括苍致尊亲赠柿问候信札。行、草相间,兼有王羲之、黄庭坚两家笔意。


南宋 赵孟坚 行书自诗卷

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居士;宋宗室,为太祖十一世孙,浙江海宁人。诗书画俱所擅长,为南宋著名的文人画家,擅行草书。《自书试卷》是赵孟坚自书所撰诗的书法作品。书法雄畅并兼古拙风味,笔力雄健,纵逸豪放,不为法度所拘,自成一体。书此帖时,赵孟坚为六十一岁,该帖为其晚年书法的代表作。


元 赵孟頫 行书光福重建塔记卷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至元二十三年(1286),赵孟頫受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礼遇。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年六十九,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善篆、隶、楷、行、草各体,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直入“二王”堂奥。《光福重建塔记》书于至治元年(1321),即赵孟頫去世前一年。笔法精致清劲,间架匀称刚正,章法流畅疏朗,整体气质端庄秀美、刚柔相济。可见赵孟頫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虚和平淡的境界。


元 鲜于枢 行书诗赞卷 

鲜于枢,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此书是鲜于枢为雪庵和尚所作像赞,其后为《吸月杯赞》。

元 虞集 楷书刘垓神道碑铭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