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流水”蕴藏的治病良药

 caimin133 2022-05-24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小编导读

图片

“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讲述了钟子期与伯牙这对知音的经典故事,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而蕴藏了中国人山水浪漫的古曲,既是陶冶情操的心灵清泉,其实还能作为疗愈身体的“灵丹妙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中医里的“以乐疗疾”。

图片

成语“高山流水”也有说“流水高山”,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美好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很多人或许想不到,音乐产生之初与治病有关。我们可以从汉字的产生看出一二,药的繁体字“藥”就是从乐的繁体字“樂”衍生而来的。

传说仓颉造“藥”字,是根据黄帝战蚩尤的历史故事演绎而来,中国古代打仗是要擂战鼓的,就像解放军吹冲锋号一样。蚩尤败后,有的士兵被战鼓震昏了。黄帝为了治愈这些士兵,就用金属做了一个像钟一样的东西。这个像钟一样的东西,中间是铜,两边是丝弦,架在木头架子上演奏。

按照篆字写法,“藥”这个字中间是个“白”字,白代表金属,五行中金对应白色。两边是丝弦,底下是木,架在木头架子上演奏,为蚩尤士兵招魂慰心。

后来,随着医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草也能治病,越来越多的草叶、草根被用来入药,所以“樂”字上头又加了一个草头,就成了“藥”。所以说,音乐最早的功能,至少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用来治病。

图片

中医对疾病的音乐疗法就是根据中国古典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五种音构成的音乐调式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进行治疗。古人认为五音是正音,就像人体的五官,每一个脏腑都和一个音相对应。

从五行中,古人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金和肺是相对应的,木和肝相对应,水和肾相对应,火和心相对应,土和脾相对应。这在人们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以某个音为主的音乐能够调节其所对应的脏腑病状。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构成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人体,人体出现病态,是因为五行失衡;其实声音也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五行所成,不同的正音也是不同的物质所成;因而不同的正音为主的音乐对相对应的脏腑有良效。比如说脾有问题,是因为人体五行缺少土,应以属土的宫音为主的音乐治疗。

以音乐疗疾即“乐疗”。“乐疗”一词由来已久,在中国古时就已有“乐疗”的思想,如《群经音辨》中所说:“乐,治也。”《史记·乐书》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晋代阮籍在《乐论》中也说:“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认为音乐是使人精神平和、身体康健的重要保证。埃及的古典著作中就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古典音乐不但具有净化灵魂、升华情感的作用,对于校正人的异常行为,也有着药物无法替代的神奇功用,可谓一剂养生疗疾的“良方”。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记有“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怆可以察于声”。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还说:“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

图片

欧阳修曾经历过几个以乐疗疾的医案,并被记录于《欧阳修集》中。

其一,“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体也”。所谓“幽忧”,即过度忧劳。悠扬的琴韵,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治好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

其二,“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欧阳修因为写诗编史,劳累过度,患了手指拘挛之疾,医生告诉他用弹琴抚弦的疗法,试之果效。其三,欧阳修的朋友杨置,由于屡试不第,抑郁成疾,整日借酒消愁。欧阳修闻后,送给他一张琴,并写了篇热情洋溢的《送杨置序》,告诉他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寄托情怀和排遣忧思,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宽慰杨置:“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规劝杨置闲暇多弹琴,寄托情怀,排遣忧愁。

此外,古代诗文大家在众多历史掌故中,也多有关于音乐疗疾治病的有趣故事。《儒门事亲》医书中就记载了金元时期的医家张从正用音乐治疗“忧而心痛”的病人。明代万全用音乐的方法使“小儿喜睡,二日不能开”而康复。清代张潮曾说:“抚军某患目疾,予授以吹箫而愈。制府某患齿病,予授以吹箫而愈,所治者非一人矣。”

《吕氏春秋·大乐》记载:“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与太一……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音乐养生在中医中源流久远,和、中、淡、适的中医音乐养生之道可谓中华民族宝贵的医学财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