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到一本20年前的书,太好看了!

 kibcat 2022-05-24 发布于美国

有人说,如果睡不着,不要躺在床上,起来,做一些不费脑的事。我起来了。城市安静,雨也停了。我打开灯。从书堆里抽出一本恺蒂的《书缘·情缘》。这是我前段时间从多抓鱼买的。为什么买?不记得了。我向来记性不好。但恺蒂是知道的,人人都说她文章写得好,只是我还没有读过。

Image

这便是书缘了,凌晨四点的深圳,我翻开书,回到20年前的伦敦。

是的,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写于伦敦。一九九八年至二〇〇一年,跨世纪的时候。

那时候,恺蒂到伦敦差不多十年,先是在《读书》杂志开了一个「英伦文事」的专栏,后来在《万象》杂志也写了不少文章。这本小书,便是《万象》时期的文章合集。

我喜欢这本书的手感。它比一般的32开稍窄一些,内页的排版疏朗有致,纸张光滑挺括,似乎没有翻阅的痕迹,书页也没有变黄,噢,黄是黄一点,但好像是本来的颜色,不是那种锈迹斑斑的黄。

读下去,确信大家说的没错,恺蒂确实写得好。她的文字有一种雅致,同时还很活泼,有一种难得的都市感。

在这里,一切都是舒展的,有八卦,有掌故,有生活,有情感,读起来趣味盎然,又不是那种抖机灵。

说大一点,她的文章里有一种世界性。印度的宗教,英国的阶层,单身女性的苦恼,同性恋的斗争,旧书店的情谊,资本主义的反思,大问题小问题,身边的遥远的,她全部都可以吸纳进自己的世界,将它们娓娓道来。

虽然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20年,我们也生活在大都市,但那种和世界连为一体的感觉,那种通透和丰富,却很难找到。

现在的文章都很着急,着急煽动情绪,着急发表观点,既不想理解世界,也不愿理解自己。

Image

我喜欢恺蒂的这本书,还因为她文章中知识密度和趣味的平衡。这既是品性,也是技术。

比如《莫根的伤心事》这一篇。莫根是英国版《GQ》的主笔,是英国社交礼仪的权威。他被看作是英国绅士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社会名流。但是,没有任何征兆,他从公寓三楼跳下去,自杀了。

这一事件当然可以敷衍出一篇专栏。但是恺蒂并非简单的说故事,她总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一路从莫根之死讲到英国社会的阶层,梳理它的历史,文化构成,分析其中的矛盾与冲突。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你不仅获得了关于莫根之死的故事,也大概了解了英国社会阶层的状态。

这就是恺蒂这些文章的魅力所在,这些文章丰饶、流动,并且扎实有力。在《“快把电话拿起来,我不是你妈”》中,恺蒂讲述了当代同性恋的文化史;在《吕贝卡和她的朋友们》中,她介绍了英国左翼青年反资本主义运动的思潮。

这里面有知识,但没有那么正襟危坐,不是那种学院讲章,而是从生活,从身边出发,去探索,去体会。

当然,书里大多文章都关于书,关于文学,关于作家,但好像和评论没有太大关系。它丰富得多。你不知道她怎么知道这么多掌故、八卦,怎么有这么多新鲜的视角。

以前,我知道卡洛尔除了写出《爱丽丝漫游奇境》,但并不清楚,他和那些女孩们之间的关系也受到怀疑。

以前,我知道奈保尔和保罗·索鲁之间的恩怨,但是还是在恺蒂这里,才见到这么多的细节,看到其中的曲折原委。

除了世界性,知识和趣味,读这本书,还有一种时间感。书中写到库切获得1999年的布克奖,写到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写到火遍英国的真人秀《老大哥》。读到这些,好像自己重新穿越回去,参与了那个时刻。在这些文章中,好像体会到一种自由,一种闲适和自在。

Image

恺蒂

读完书,去查了一些恺蒂的采访,想知道她的现状。因为在这本书的后记里,作者写道,她马上就要去南非了。那是2001年。后来,她确实和家人一起去南非待了十年,现在已经回到伦敦。

这么多年,她不仅仅是一个撰稿人,她做了很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在英国时,她在图书馆和美术馆工作。在南非,她参与布展和研究,同时在当地矿业公司做中非商务谈判、商务冲突调解等工作。

看到恺蒂的文章和她的生活,总觉得自己过得太狭窄了。那么,即使在地理上不能开阔一些,在心灵上也要开阔起来。

Ps.看旧书的时差感,感觉特别好。

Pss.题图是我2019年在伦敦拍的街道。

- 感谢关注 -
Image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