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比早年的打戏,如今打戏不够特效凑,国剧打戏为什么越拍越差?这厢《说英雄谁是英雄》刚刚开播,那边《且试天下》刚刚完结,再加上之前播出的《雪中悍刀行》,整理一下观众们的声音,最多的吐槽大概在于大家发现或许我们真的到了“武侠已死”的时代。虽然芋君觉得《说英雄》的打戏已经算是还可以(就是稍微有些快),但是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这部剧的打戏是一个槽点。其实可以理解,在芋君看来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已经算是尽力,剧中也有不少比较出彩的打斗镜头,但是对于武侠爱好者来说或许这种程度和当初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打戏是无法相比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是前阵子被大家吐槽比较多的,《且试天下》中白风夕使用白绫的片段,以及《雪中悍刀行》中那个被吐槽的PPT“高级”打斗片段。先来看白绫,白风夕这段用白绫的戏在网上被网友吐槽是全自动白绫,其实主要就是因为这一套动作下来你是感觉不到白绫的主人手腕或者手臂、手指有任何发力,你感受不到使用者的力道,还可长可短,人不用整花活儿,白绫自动给你整活儿,这就不是武器,更像是个法器。再对比一下那些年同样适用白绫的角色:《神雕侠侣》小龙女、《倚天屠龙记》黄衫女子等等,在《神雕侠侣》中实际上小龙女用的金铃索,是白绫上系着铃铛的,看李若彤版的小龙女打戏就能很明显的看到这种白绫出击的力量感;而刘亦菲版的小龙女则是纯白绫,她长得美,身段好,又有舞蹈功底,看过刘亦菲挽剑花的人应该不会怀疑她身上的侠气,而她饰演的小龙女用白绫打斗的戏份则更是美感和武感都兼具了,也体现了小龙女这个角色的武功之强。同样在使用相似武器的还有刘诗诗扮演的小龙女的后人黄衫女子,同样也是学舞蹈的,所以刘诗诗的气质非常好,在打斗戏份中她的舞蹈功底让她可以在吊着威亚的同时动作非常利落且美观。还是以刘亦菲和刘诗诗的小龙女和黄衫女子和如今的剧做对比,飘逸、行云流水的动作才能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角色,良好的身姿体态更是增添了她们的轻盈之感,因此才能这么多年被观众翻出来吊打一众新剧。实际上,大概在十多年前,我们还是能找到不少出彩的打戏,那是因为当时的选角很多时候都会选一些有基本功(舞蹈、戏曲或武术)底子的演员,那时候的导演们也有不少是拍古装剧(武侠剧)出名的,那时候还有不少好的武术指导,以及那时候还有很多优秀的打星。可是十多年后的如今,那些拍的好武侠(古装)剧的导演或许早就已经不再拍戏了,如今的演员市场是什么样大家也都清楚,选角有时候确实不由人,更别说想启用全新的(有基本功)的面孔更是难上加难。好的武术指导?那就更少了吧,当年港剧港影的鼎盛时期,是涌现过一批非常优秀的动作导演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年华老去,接班人或许也是青黄不接,再加上如今确实有那么一批演员吃不了什么苦,刮破了脸都要哭到肝儿颤,那么如今的武术指导可不就变成设计几个花架子pose再靠特效解决了吗?其实回顾早年的唐人影视,是从HK转战内陆,当初签过不少港台艺人和导演,早年的唐人在古装剧领域确实出品了很多不错的作品,那时候他们的打戏也是拍得很不错的。但是随着导演的迭代、演员的出走,唐人愈发的没落,它的发展其实很像武侠剧或者说是打戏在国剧里兴衰的投射。像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看着很多功夫戏长大的,可是如今值得一看的打戏越来越少,这一点也实在是令人惋惜,不知道再过几年,会不会又有新的契机,让国剧的打戏可以回归早年的质量呢?今日讨论:你觉得国剧的打戏还有机会回归早些年的品质吗?(文/芋人圈圈)声明:图片来源网络,推送此文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不作商用。如有侵权,敬请联系,立即删除。创作不易,记得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