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煤矿巷道顶板管理规定
2022-05-24 | 阅:  转:  |  分享 
  
煤矿巷道顶板管理规定一、煤巷掘进必须采用综掘,综掘设备要符合有关要求,不得采用落后淘汰设备。二、矿井要加强巷道施工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一)大
力提倡和推广无爆破巷道机械化掘进工艺,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原应力状态和自身强度的破坏。(二)严格落实光面爆破,减少超、欠挖量,降低爆
破对围岩的扰动破坏。(三)严格执行巷道一次成巷的施工作业要求,及时顺序完成全部设计支护内容,杜绝因支护不及时而造成围岩松动离层、风
化脱落的问题和事故,掘进一循环未结束,不得施工。三、井下掘进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且包括下列顶板管理内容:支护设计说
明,支护方式和选择的支护参数,明确临时支护方式,确定最大最小控顶距、空顶距,各类巷道支护工艺要求,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四、巷道
掘进施工中,应每隔50~100m(顶板变化较大时减小距离)或在构造区域进行顶、底板岩性探测工作,并将探测结果及时反馈地质部门并填绘
到工作图上,在巷道掘进结束后由地质部门提供整体工作区域顶、底板岩性柱状图,为相邻工作面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五、严禁空顶作业,掘进工
作面有下述情形之一进行作业,视为空顶作业。(一)掘进工作面无临时支护作业的;(二)临时支护与掘进工作面迎头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
(三)在最大控顶距内未及时按规程、措施规定完成永久支护,继续向前施工作业的;(四)永久支护失效,未采取措施的;(五)相邻两架(柱)
及两根锚杆以上支护不合格者(六)巷道片帮深度超过0.5m,长度超10m而未支护者。六、掘进工作面迎头在落煤(岩)后必须及时进行临时
支护,临时支护要遵守以下要求:(一)临时支护方式、技术要求、操作程序等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二)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机载超
前支护。(三)临时柱要选用单体液压支柱;前探梁一般采用金属制作,必须有足够强度,严禁采用木支护。(四)坡度大于15°的斜巷不能采用
前探梁支护。(五)顶板出现局部冒落,导致顶板不平整时,前探梁必须用背木垫实,背木要紧贴迎头顶板;顶板较大范围冒落,前探梁不能有效支
撑顶板时,要采取其它安全技术措施。七、巷道支护方式的选择顶板坚硬的掘进工作面,优先采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等主动支护;巷道顶板破
碎、难以维护时,要采用架棚支护,必要时采用注浆方式固定顶板。巷道岩性发生变化,要相应修改支护设计,及时调整支护方式。八、巷道永久支
护有关要求加强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工程质量管理,巷道支护必须及时有效,支护材料的选取、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条件适宜的矿井应推广使用机
载前探支护装置或自动化临时支护装置。(一)锚杆锚喷巷道1.确定的锚杆锚索规格型号、技术性能参数以及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要满足支护要求
。锚杆、锚喷等支护的端头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锚杆形式、规格、间排距、外露长度、锚固剂型号、数量、施工工艺安装角度、混凝土标号、喷体
厚度、挂网所采用金属网规格、锚杆安装方式、使用机具以及围岩涌水的处理等,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规定。2.锚杆的施工工艺必须
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巷道掘进达到规程规定排距后,必须及时打锚杆(锚索),顶板锚杆必须逐排由外向迎头、由顶板向两帮顺序施工,必须采
用快速安装工艺钻孔、搅拌、安装,应尽可能减少顶板空锚时间,严禁采用一次性将所有钻孔打好,再安装锚杆的方法施工。3.施工结束由当班验
收员使用力矩扳手,检验所打锚杆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力试验,最低值不小于设计的90%。4.发现地质条件
变化、顶板挂汗、淋水渗水、破碎、局部出现离层等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支护质量。5.锚杆支护工作面要有足够长度、强度的临时支护,临时支
护必须在锚杆达到规定初锚力后才能拆除。6.锚杆的拉拔试验必须在顶板完整或有临时支护下进行;防止因锚杆杆体断裂失效,造成局部漏顶伤人
。7.采用端锚的锚索必须锚固在顶板坚硬岩石段,若坚硬岩层距离巷道顶板过大时,锚索长度要超过自然平衡拱2米以上;采用端锚的锚杆不得锚
固在松软煤层内。8.掘进工作面必须准备十架以上金属棚,以备巷道顶板破碎时采用。9.锚喷巷道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C20,厚度不低于50
mm。喷射前应检查帮、顶,撬掉浮石,并用水冲洗岩面,严格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作业,确保及时进行初喷封闭。复喷距迎头距离不
应超过30米,喷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10.炮掘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必须有前探支护,架棚巷道必须有临时支护,靠近工作面10m内的支护,
在爆破前必须加固。对于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进行。架设棚
子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要按操作顺序进行,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工程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11.在受动压影响较大的采
煤工作面的顺槽,(锚杆支护巷道)按照宁强不弱的原则,采用不同形式联合支护,强化动压巷道管理。(二)架棚支护巷道1.架棚棚脚必须打在
底板坚硬基岩上,攀帮勾顶牢固,撑木拉杆齐全,有防滑防倒措施,按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2.
炮掘架棚的掘进工作面,在爆破前必须加固巷道10米内的支护。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
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进行。(三)砌碹巷道:料石材质、强度、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砂浆品种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要处理好顶板浮石,砌体墙基础应做到实底,壁后要充填严实,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工程质量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九、要把握重点区域的防控,对大断面巷道、硐室工程、巷道交叉点、工作面切眼扩刷、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区、小煤窑采空区等必须
高度重视,提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十、井巷维修应遵照以下要求:(一)矿井巷道必须保持满足矿井通风要求的设计断面,保证通风
、运输畅通和行人安全。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要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巷道安全畅通;矿井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
不高于3%;对于失修或严重失修的巷道要列入年度或月度工作计划,实施维修。主要行人巷道严禁出现失修状况。(二)修护巷道工程原则上以主
动修护治理为主,宜优先采用锚网喷修护技术,修护前必须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修护时严格按措施施工以防伤人,修护后的巷道工程质量必须
符合规程措施要求及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标准。若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时,应进行刷大断面,重打锚杆,对重新补打的锚杆必须进行拉拔力试验,拉
拔力试验值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三)锚喷(锚杆)巷道维修应由外向里进行,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巷道出现和发现喷体开裂时,必须将所有裂
开和离层的浆块全部撬掉。巷道修护按锚喷支护工艺进行时,应符合锚喷支护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四)架棚巷道修护及扩巷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支
后回、由外向里逐架(棚)施工的原则,严禁人员进入无支护(失修)区工作。(五)巷道修护和扩巷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巷道时有人员撤
退的安全出口。(六)倾斜巷道维修时要先上后下,对于倾角在15°以上时,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十一、巷道架棚
回撤要求必须有保证冒顶堵塞巷道时人员撤退的安全出口,失修的架棚巷道回收架棚前,必须先对回收巷道加强支护,施工时必须先检查后工作,严
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检查巷道顶板岩石破裂情况和支架损坏程度。修护架棚必须达到修护质量要求后,方可开始回收架棚,改棚工作不得少于
2人。十二、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巷道支架必须架设到迎头,实现封帮接顶,并保持正常通风。复工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十三、隐
蔽工程必须实行挂牌管理,建立施工台账,及时填图归档。十四、巷道开口有关要求: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由地测人员根据巷道设计确定开口位
置,作业前必须对开口位置附近至少10米内巷道加强支护,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十五、大断面、大切眼巷道、硐室有关要求:(一)要根据
巷道用途尽量减小巷道跨度。(二)要根据顶板岩性编制专项支护设计,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措施。(三)顶板完整、岩性较好的可采取
一次成巷、导硐法施工,通过加大支护密度,增大支护材料规格,长度等支护顶板,加强巷道顶板力学薄弱地点支护。(四)巷道顶板破碎时采用小
断面成巷再次扩刷的办法施工,巷道可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架棚等多种形式联合支护,保证巷道安全。(五)大切眼如采用锚杆锚索支护,回采
侧煤帮压力较小时,锚杆尽量采用玻璃钢锚杆;压力较大,必须采用金属锚杆支护。(六)高度超过1.6m的巷道或上山掘进巷道迎头必须有防止
煤帮垮落伤人的安全技术措施。十六、交叉口、峒室和存车场等岩巷要求:(一)要根据顶板岩性编制专项支护设计,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组
织措施。(二)要根据巷道用途尽量减小巷道跨度、高度,交岔口、峒室和存车场尽量选择在较稳定的岩层中。(三)尽量采用光爆锚喷支护,锚杆
的间排距、锚杆规格、数量、眼位方向、喷层厚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采用架棚(或木棚)支护时,材料规格要经过强度计算后确定。(
四)立体交叉巷道要有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专门措施。十七、掘进巷道贯通时的顶板管理工作。掘进巷道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项贯通安全措施,当两
个掘进工作面贯通相距炮掘20米、综掘50米时(突出煤层相距60米),必须停掘一个工作面,实施单头作业,且必须加强被停工作面支护,并
保证通风正常。遇采空区和旧巷贯通时,必须预先绘制测量图,查清采空区和旧巷的水、火、瓦斯、顶板情况,制定防止水、火、瓦斯、顶板的专项
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十八、掘进工作面特殊地段,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执行。(一)掘进巷道
过断层、无炭柱、破碎带时的顶板管理1.依据地质构造、围岩产状性质等情况,决定是否强行通过。2.强行通过构造,必须结合地质情况,编制
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补充安全技术措施。3.过构造时要加强对地质构造、陷落柱的物探、钻探,不
断补充完善地质资料。接近构造30米范围内加强岩性探测和矿压观测,每隔10米取岩芯分析岩性,深度不小于10米;接近构造10米范围内,
严格执行物探和钻探规定,探5米,掘进3米。4.过构造时,必须根据实际补强支护,通过减小锚杆锚索间排距、架棚棚距,加大支护材料型号,
加长锚杆锚索长度,采用多种形式联合支护,对破碎带超前支护等方式加强支护。5.含水构造区、顶板破碎的褶曲,煤层节理发育和松软煤层要提
前采取注浆措施。顶板为黄泥岩、流沙层等顶板,巷道顶板难以维护时,必须提前采用注浆、铺网、架棚等方式支护顶板。(二)掘进巷道穿越采空
区,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要准确判断采空区位置,查清采空区积水、积气和顶板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停止
掘进,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要根据掘进巷道遇到高冒区和空巷等不同情况,制定充填注浆、锚杆、锚索网、砌墙、架棚等多种联合支护且行之有效的
技术措施。(三)近距离开采下层煤巷道支护掘进巷道上方有采空区,巷道布置要避开上层煤柱应力区,要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铺金
属网、架棚、锚杆锚索等组合支护保证顶板完整性。(四)矿压较大的巷道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将锚杆锚索托盘、锁扣捆绑固定在金属网上,对锚杆锚索的外露部分采取带防护套的措施,防止锚杆锚索“射箭”伤人。十九、工作面需起吊设备或重物时应制定专门的措施,严禁利用锚杆、锚索等原有巷道支护进行起吊。二十、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生冒顶后,必须对冒顶处附近的巷道通过采取调整支护参数、补加支护等手段措施,加强顶板的维护。顶板维修要从外到里进行,且禁止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内。同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以防扩大冒顶范围。有关矿领导和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指挥,组织施工。二十一、在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及其它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检查监督执行;同时必须保证发生冒顶堵塞巷道时,有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献花(0)
+1
(本文系奋斗的胡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