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尖】蔡明甫||中国·诗心·归航——追寻中华诗词祖国一统的文化密码

 颍州文学 2022-05-25 发布于安徽

                     《颍州文学》


让文学回归本真!

 

中国·诗心·归航
——追寻中华诗词祖国一统的文化密码
文/蔡明甫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朋友,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诵读千古诗词丰盈诗意人生:
你可曾看到哪一种文化,那泛黄的诗句能淬炼成民族精神尺码?
你可曾感叹哪一家历史,在薪火相传绵亘不绝中完成江山一统?
你可曾畅想哪一个国家,竟能在诗意的栖居中获取涅槃的力量?
你可曾听闻哪一个民族,能把家国情怀融汇在亘古不灭的华章?
是的,环顾小小寰宇,回眸三千年诗教,寻道五千年文明,在中华浩瀚诗词中,我找到了答案:中国,中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去冬来,那是一份对故园和亲人怎样的呵护和守望啊!从春到秋,从夏至冬,那场在《诗经》里纷纷扬扬下了三千多年的雨雪啊,模糊的是思亲的泪,是征战的悲,还是凯旋的喜?
也许都不是,也许都是。但是,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在中华诗词中就有一种高尚,叫“保家卫国”。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豪迈;“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的惨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向……
在开疆辟土的进取中,在内忧外患的平定里,歌以咏言,诗以言志。这句句行行,不正奠定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吗?
岁月不居,时间煮雨,诗情酝酿,“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爱国情历久弥新,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上。七十年前,它曾穿透岁月的风云,呼啸而来,谱写成一曲新中国的最强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有人说,这种爱国精神过时了?
然则,《长津湖》突破四十亿的票房再次证明:爱国,没有保质期;爱国,永远在路上。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学习、创新、师夷之长以制夷。
阒寂的旷野,藤萝的叶下,月明的园中,我喜欢吟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每个中国人的诗心里,都有一个复兴梦。
东南遥望意难平,在放翁先生的殷殷叮咛里,我仿佛看到那隔断骨肉深情的一弯浅浅海峡啊,一个走失多年的游子正在乘风破浪,毅然归航。
春山在望,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我相信所有失散的,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归。您听,《乡愁》里那声声呼唤;您看,诗词里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已然夜夜唱歌归航的和声……
(辅导老师:吴静)
 

 
作者简介:蔡明甫,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一中学生。




投稿须知

1、凡投稿均视为同意公众平台推送。2、来稿请关注公众号“颍州文学”,并添加微信xiaolong720520或者SY2021590。3、来稿文责自负。4、所有投稿2周内未见推送,可自行处理。5、作品推送后请作者积极转发分享,以示对平台和编辑老师劳动的尊重。6、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如不愿修改,请注明。7、作品一经录用,即赠样刊两本,以刊代酬。8、投稿唯一邮箱:yzwxbjb@126.com。投稿时请用附件形式,将作者简介等信息复制粘贴在正文下面,连同个人生活照附件发送。

【热文榜】

【赛讯】“我的春节味道”主题征文获奖名单
【新刊】《颍州文学》第四期纸刊目录
【征稿】《颍州文学》长期征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