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福建工作室第45心得交流集粹

 中诗报 2022-05-25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福建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杨优

主任:香雪

主编:柳汀

副主编:厦明、天海

值班编辑:厦明、柳汀、渝.周郎、拼搏

遴选编辑:黄自强、渝.周郎、厦明、天海、无语、董志明

传稿:天海

文稿校对:兰

文档:柳汀

本期题目

‬1.《蛙鸣触碰一汪乡愁》

‬2.《落花》

3.《春夏之交的五月》

4.《微笑》

5.自命题,题目自拟

出题:兰、科蓉、王娜、梅兰

3.跋涉

/韵灵山(山西)

足已陷入情的泥沼

才拔出的右足

被陷得更深的左脚

带回了原处

干裂的嘴唇却怎么也吻不到

前方那双深情的眸子

【故园情思浅析】用另一个角度看情的遥远,似乎有些可望不可及,但又陷得太深举步维艰。这种写法清新明了,却囊括了很多内涵。用动作代替内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岂止是心潮泛滥。

【淡然浅析】这首爱情诗宛转动人,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推动情节的发展,动人心魄。诗人将叙事、写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那既烘托出人物的心境,又富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感情,层层的景物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主人公蕴含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天海浅析】这首诗意境深远,很有哲理。爱的路上波折多,情感的交流最不好把握,初恋的时候海誓山盟,走着走着就淡了,散了,各自安好。情深深的恋人转身就成陌路人,爱恨情仇谁能摆脱?

5.荆棘

/老来有诗名(重庆)

对待荆棘

别只想到用刀

砍掉了枝丫

春风一吹

又会发芽

何不将它安排一个好去处

用它做篱笆

园里的鲜花

就不易被践踏

【黄自强浅析】荆棘若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泛指丛生多刺的灌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砍掉枝丫,又会繁植,大有野火烧不尽的意思,如果做成篱笆,就能起保护作用,而产生价值,这就是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如果继续引伸,荆棘就是人生面对的障碍和困难,让你无法回避,必须去乐观面对,才能化险为夷。作品虚虚实实,内涵要深挖才能显示。

【董志明浅析】荆棘,带刺,给人的感觉是造成障碍,即使用刀砍掉枝丫,春风一吹,反而复生更多的枝丫。故要重新调整认识思维,用它的优势做成篱笆来护花,达到物尽其用,当人们在欣赏鲜花的同时,也能想到荆棘发挥的作用。诗歌给人们的哲理启示是,猥琐的丑陋的东西往往能挖掘出实用的价值来,正如人一样,适应了某种环境和位置就能产生人尽其才的效果,否则,将会产生糟糕的局面。

【柳汀浅析】荆棘是一种耐寒植物,能够生存在普遍的自然环境,它常常见于山间荒地马路边,是一种有刺的植物。关于荆棘,听说古时候监禁奴仆也被棘丛包围着,丛荆变成用来监禁场地的代称。在科举考试时,为了避免考场舞弊传送,墙壁上铺满棘枝,因此考场也被称作棘院或棘围。我们这个世界不会是无风无雨的世界。在小诗《荆棘》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点,何不用荆棘来做篱笆,让园里的花儿不易被践踏。不随便践踏花草,除了要强调每一个人的自觉性外,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爱护环境,爱护花草,小诗里寓意着一种正能量。

9.落花

/宋长安(河南)

开,是一种存在

落,是一种境界

最美落成唐诗

听夜来风雨

晓看片片落红

最妙落在桃源

夹岸铺设,随风而舞

让落英牵引,渔人

猎奇的脚步

或画黛玉荷锄

曼吟《葬花》之曲

或感易安国破

信笔绿肥红瘦

亦有落而不坠

宁可枝头,抱香而死

更有零落春泥

玉殒香消,甘作

来年花肥

【董志明浅析】花开是生命的绽放,花落,境遇不同的人,其喜怒哀乐的境界亦不同。落花,让孟浩然领略春光的宝贵,让陶渊明笔下的渔人于落英中寻到世外桃源之妙境,让林黛玉在锦囊收艳骨中伤感自己身世与命运的不幸,让李清照在惜花伤春之中发出绿肥红瘦的苦闷,君子之人会追求菊花抱香枝头的高雅,高洁之人会追求梅花傲寒而零落春泥的气概。诗歌采用总分结构,选取典型的人和物吟唱花的境界,又似在挖掘人世间的生存之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天海浅析】落花在诗人眼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牵挂着生命的感悟,看花开花落,品人生哲理,推古论今,写的好,令人沉思……

18.母亲的手

/秀明(河南)

因为勤劳

所以粗糙

一伸进儿的梦乡

却是那样轻

那样柔

【黄自强浅析】母亲粗糙的手,不仅仅表达勤劳朴实,也暗示即将老去,虽然点到即止,也能品出一生艰辛的故事。感人在梦中幸福的回忆,让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诗有着浓郁的乡愁情结,尽管只有寥寥几句,却扣人心弦,令人久久陶醉。

【霞光浅析】粗糙的手是母亲辛劳的象征。当走进梦中,回到了儿时的记忆,母亲的手是那样柔软细腻。经过岁月的沉淀,母亲渐渐变老,可还是那样艰辛的劳作。没有华丽的语言,只用母亲的一双手,就把母亲一生的辛劳写的让人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思念与牵挂,感恩母亲给予的关爱与呵护。拜读欣赏!

【王娜浅析】成年在田陇耕作的母亲,春播种施肥、秋收获粮食。日晒雨淋,用辛勤的汗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样一双粗糙而勤劳的双手,散发出爱的芳香。母亲用这双手抚摸着儿女,儿女们没有嫌弃而是把它当为一双世界上最轻、最软,带着乳香的最温暖的手,被母亲的手抚慰,充满着幸福感。一首浅显语言却道出深沉母爱的诗。读后让人感同深受。领悟母爱的伟大神圣。为作者点赞!

【天外来客浅析】短诗五行,却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倒装句式把一个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形象生动的凸显眼前。那双手曾经是那样的轻柔,那么的灵巧。在作者的梦里,是温馨幸福的靠山。伟大的母爱,在作者笔下成为太阳的永恒!

【天海浅析】短短的小诗,描绘出伟大的母爱,读来令人感动又伤感,回忆起妈妈的深情呵护陪伴,泪水涌出心疼。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真孤单。妈妈的似海深情一直陪我向前走,余生阳光温暖。

【拼搏浅析】这首小诗写出了一个母亲一生的勤劳,使母亲的一双手从细腻变成了粗糙,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的家庭重担,从青丝到白发,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但是一进入梦乡,又进一步显示出母爱的伟大。

28.落花

/郑后华(湖南)

从枝头走下来

回头望了望

朝夕相依的绿叶

风轻轻的托起

慢慢的回归故里

落进沃土

待来年再开花

灿烂一季

【故园情思浅析】繁华唱遍必定萧逸,形象化的走出枝头,瓣瓣陨落确是依依不舍。魂牵故园把茂盛让给绿叶,落于根部肥沃乡土才是一个好去处。

【瑞雪兆丰年浅析】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那些花瓣从枝头飘落时,仍留恋与绿叶同在的美好时光!风儿轻轻裹起往事,托起落叶一同回故里。落叶归根,落花化做红泥,待春暖花开时,炫耀山河!作者通过花开花落自然现象,叙述一份思乡之情。将游子遥望故乡的情思,描绘的淋漓尽致!为诗人点赞![][]

【霞光浅析】 花落下的那一刻,没有声音,只是默默的落下,有些失落、有些惆怅。停下脚步回望,叶被风轻轻托起,更加绿,枝更加健壮,只有花归回土地,与大地相融,含着泪,等待下一个季节,绽放光彩,美丽人间。文字不多,却道出一个真谛,一切皆有规律。

【天海浅析】这首诗写落花又是一种唯美的意境,花儿归去感恩绿叶多情的呵护,感恩阳光雨露的滋润,离去没有伤悲,只把最后的一切奉献,愿做花泥护大树,为来世的绽放埋下希望。

35.忽然

/木井(安徽)

城门关闭时,弯弯曲曲的黄昏

发出咔嚓、咔嚓

我扳动刹车,时间凝固成一面镜子

延伸的缝隙,在冷嗖嗖的影子中

——咳声不断

其实,在杂草丛生的老屋

——我一直在你脚下

手掌之外的时间,领养几声沉默

用你看不见的空白,造句

一笔一画,搬运着惆怅

幸好,还有很静的夜。让我隐姓埋名

让我扣住纽扣,让我在一张纸上

穿梭虚构的真实

荒凉已足够饱满,有喘息声穿过废墟

用月光接引,那年迟迟未归的转身

忽然,暖暖的风穿过我的心跳

五月的绿,像沙漠里的海。有了

——辽阔的方向与深情

【秀水沥阳浅析】读这首诗,开头是压抑的。老城门,老屋子,咳嗽和喘息声,倒车镜里映出的时空,是往昔凝固画面的释放,让人感觉黄昏和夜晚潜藏了一个人的神秘。一片月光,暴露了一份孤独和荒凉感。那年的景象,回跳到眼前。这些记忆里的景象 ,忽然被一阵风吹拂,幻境消失,人已在春夏之交的温暖里,所有的绿,有如水,掩盖了水下所有生命的律动。其实,孤独的是自己的感觉,并非这个世界。这首诗写得晦涩了些,要读的相当认真,才能进入诗人特意描述的意像里面。但是,这样的诗意和诗句,能激发读者阅读欲望,引用读者眼中那把钥匙,去开诗人心中的那把锁。就我个人来说,喜欢读这样的诗。

【溪子浅析】读罢诗作,我看到了疫情肆虐的城市封城静止后,咳嗦声在寒冷中令人瑟瑟。我在老屋或意念中的老屋消遣时光、在寂静写作或思考中排解伤感。夜里,我反复思考,找寻真实与慌诞,荒凉的月光下奄奄一息的人被疫情带走……。冬天会过去,春天来了,绿色的海浪,驱赶了心的沙漠,温暖浸透五月,我们又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生活。

53.大娘

/翁堂明(广东)

记忆中,在棉地,在菜园子,或者在秧田里

都会看到一瘸一拐的妇人

忙碌着,挺着大肚子

面色蜡黄

头顶盘成一个鸡窝

她就是我的大娘,不是天生瘸腿的

只因一个外乡人把她领到奶奶面前

然后,就成了我大伯的女人

只因我的大伯是个杀猪匠,有点好酒

晚上邻里经常都听到震天的咆哮和棍棒声

我让你还想跑……

没有听到哭声和求饶

如果有人走了过来

蹲在墙旮旯的大娘会停下抹着眼泪的手,勾着头

都怪我,是我不小心……

第二天清晨,又看到大娘头上缠着纱布

做完一家人的早餐,一瘸一拐地朝田野走去……

大娘沉默寡言,

没什么爱好,闲下来的时候

就拿孩子们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肖像

感到不满意,就用橡皮块擦掉

接着,又重新画

有时一个人会傻笑

仿佛在一张白纸上才能找到自己快乐

就这样画了好多年,慢慢地,不画了

灵堂设在堂屋中央,我的大伯还没忘了他的酒瓶子

边喝着酒边流着眼泪

一个人在喃喃自语

再也打不着你了……

【故园情思浅析】叙人,叙事,叙情从始至终的一个悲剧产生。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造就了一个可悲的人物。埋葬于世俗家道的女人,使人读之落泪。

【秀水沥阳浅析】这是一段往事的记叙。捡来的婚姻,没有爱意的夫妻,在生活的碰撞中,以大娘的沉默和忍让,使得家得以延续,并煨出了一份暖意。由于杀猪男人酗酒和家暴,这种家庭注定是一个悲剧。在大娘撒手离去的时候,杀猪男人才发现了女人的珍贵和温暖,原先的拳脚是多么的粗暴不应该。只是这一切都迟了,余生的温情,只能藏在心里头,和孤独相拥,和沉默相叙。

【天外来客浅析】大娘一瘸一拐的形象,在棉地菜园秧田野里,挺着大肚子忙碌着。一个女子悲惨的命运,被这几句诗文逼真描写。大娘用白纸画的的画,那是她的精神依托。我想,大娘在天堂里,去画她未完成的工笔。深感文字一个女子,眼眶里的无助悲苦。

【董志明浅析】如果说白居易的《长恨歌》、巜琵琶行》是用乐府诗形式写成的小说,那么这首《大娘》无疑可视为用现代自由诗形式打造的小说,故事情节完整,有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人物形象鲜明,现场感清晰浓烈。诗中第一节算是楔子,是人物的总亮相,设置了一些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第二节叙写一瘸一拐的原因,家暴给她的伤害太大了啊;第三、四节叙写她忍受家暴以后的表现,自然地对面色蜡黄头顶盘成一个鸡窝解悬了;第五节是故事的高潮,通过她画一个人的肖像之事来展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也许那个肖像就是她追求的爱情偶像,也许只有在默默的思念中才能寻找到一点快乐,也许她是以此举来诅咒这个不如意的婚姻……以乐衬悲,倍增其悲也;第六节是结局,因屡遭虐待、劳累过度而夭亡。诗歌以的所见所闻为明线索,以大娘的遭遇为暗线索,通过对人物的行为举止、肖像、语言等的描写来透示一个封建式的爱情悲剧,并辅以那个浪子式的丈夫的行为、嗜好、语言来衬托,更增添几分悲剧气氛,末节中大伯的流泪喃喃自语,更烘托出女性的仁慈和伟大。

75.时光如是

/因为有你(黑龙江)

不再与冬僵持

要熬出头的日子

像光,钉在另一种光里

被光阴踩碎的日子

大手牵小手已是遥远

复发的梦,都成了光影

枯了又荣的草

替风雨饮下背叛

时光的脚步,依旧潇洒

才知

走过雨季遇到风,岁月有期也有情

走过相思路过痛,时光与爱共沉沦落

【厦明浅析】岁月如梭,时光似箭,一转眼已从孩提到了暮年,其中经历少年活泼,青春困惑,中年艰苦。但这一切尤如过往的故事,有暖春,也有寒冬,有风也有雨,有成就,更有挫折。但这一切却不重要,现在还能快乐的生活着,那才是生命的真谛。小诗对于生命的生长过程,运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进行比喻和描述,使读者觉得通俗易懂和具有亲切感。

【无语浅析】一首小诗往往是作者心灵的反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老师沉重的心情、和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于冬僵持、熬出头无不诉说着中年人的压力与艰辛。大地周而复始,依旧从容,而我们年轻时的梦、大手牵着小手的幸福场景却再也回不去。有过风,有过雨,有过相思,有过痛……时光与爱共沉沦,然只因为有你。时光如是枯了又荣,荣了又枯的草;时光如是爱的沉沦……我们终究得到什么?是满头的白发?还是柔碎的旧时光?令人自嗟,回味。

82.蛙鸣触碰一汪乡愁

/温柔的鱼刺(福建)

荷塘雨洗涤着春的外衣

探头的水鸟依旧左顾右盼

风踮起脚尖行走

翠绿的装饰下

我听见

灵魂演奏家正在高声歌唱

绿斗篷心涧

那些许剔透的精灵

早已看穿我的思恋

乡愁

在歌声中越过时空

从袅袅炊烟钻入母亲的微笑

【瑞雪丰韵浅评】触碰一汪乡愁,正是看穿荷塘雨洗涤春的外衣,这是一首意象清爽又浪漫的抒情诗,宛如春天沐浴灵魂高歌,每一弦奇特音符,都拷贝着母爱的微笑,一畦塘沽莲蓉伞叶悠葱意境,交杂着思念乡愁故事,穿越时空,涓涓细笔而来。

【秀水沥阳浅析】乡愁,是永远的老话题。作者试图用春临家乡时刻的几处美丽的音画,来突显这块记忆里永远的思念,最后,依然是老母亲的形象作为压轴,作为自己乡愁的最后念想。读罢此诗,感觉蛙鸣声只是唤起乡愁的一个元素而已,在这诗里乡愁的浓度是不够的,没有拨动读者心里头思乡的愁绪。

【王娜浅析】乡愁,是游子永远的痛,是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荷塘雨、水鸟,风、蛙鸣组成的一幅夏季交响曲以触动乡愁那根弦,似乎所有的绿色精灵都懂那挥之不去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那缠绵的夏歌早已把心带到故土老屋、炊烟亲人的身边。那些乡音乡情让乡愁得以化解,释放。作者情景交融,触笔细腻。一篇值得欣赏阅读的好文。

【淡然浅析】乡愁历来是诗人们抒发情感的一项主题。这首诗诗人通过蛙鸣体现乡愁,别有一番情趣。全诗既有诗情画意,又富生活气息;既具真切的生活实感,更具悠然不尽的情味,给读者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画面,再现了故乡的美景,使读者心中漾起阵阵思乡涟漪;结笔处,点明题意,回应开头,托景寄思,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