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知道自己不幸罹患恶性肿瘤后
患者向医生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 “我的癌症是早期还是晚期?” 为什么患者如此看重肿瘤的分期?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 肿瘤的分期与生存时间紧密相关 甚至很多人会把 “晚期肿瘤”直接与“死亡”划等号 目前临床上通用的肿瘤临床分期为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共同修订和更新的TNM分期系统。 
在我们用“T”、“N”和“M”这3把“标尺”来衡量肿瘤时,通常是用数字0~4及英文字母“x”来评价其具体程度,这些数值在T、N、M的右下角标注。简单来说,右下角的数字越大则意味着肿瘤“危险”程度越高(“x”表示无法评估)。 在明确了T、N、M各自的级别后,再将这3者组合起来即可得到肿瘤的相应分期,即:I期、II期、III期及IV期。
这4个分期中I期及部分II期通常就是大家理解的“早期”,而III期及IV期相应的就是通俗说法的“晚期”。 在门诊接诊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肿瘤晚期的患者,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才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刚刚发现症状就来就诊了。
为什么患者刚刚才发现
这些的肿瘤早期症状 却不是肿瘤疾病的早期阶段呢?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肿瘤的生长隐匿,但是生长速度却很快;再加上组织、器官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这样就掩盖了肿瘤生长而引发的相关临床症状。此外,肿瘤临床相关症状又不是肿瘤疾病所特有的,这些症状往往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极为相似,极其容易被忽略。

正是如此,出现了表面上是所谓肿瘤的“早期症状”,而实际却是诊断为晚期肿瘤的“早期不早”的局面。 不过大量的临床相关资料显示,一些症状或者具有提示性意义的“信号”依旧具有提示恶性肿瘤的作用。 这些症状在某些时候不是十分典型、特异,或者时有时无,时隐时现,但是,通过患者的自身细致观察、比较和体会,还是可以感知到。此外,由于肿瘤的发病隐匿,癌变过程漫长,加之人体具有较为强大的代偿能力,这样,有时候肿瘤患者身体感知的“信号”虽然出现较早。 
但是,就肿瘤整体而言已经不是疾病的早期。因此说,肿瘤的早期症状绝不等同于早期肿瘤,两者具有着明显的差别。 目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身体任何部位摸到肿块,都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出现经久不消或者短时间内渐进性增大的无痛性肿块,一般生长迅速;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表面凸凹不平,质硬,肿块中央可缺血、坏死、表面溃烂、出血,瘤体表面可呈菜花样。 20~30岁以后在正常皮肤上出现新的色素痣。尤其是色素痣在短时间内扩大,色泽加深或者变浅,色泽斑驳的杂色。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粗糙而伴有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有破溃、渗液或渗血,病灶可高出皮面。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反复感染,持续性痒感,痣周围有炎性红晕,或周围出现卫星痣,痣上原有的毛发突然脱落。

无原因的吃东西没胃口,饭量减少,食欲不振。进食后出现的上腹部胀闷、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恶心、呕吐、烧心、嗳气、腰背部酸胀感、右肩疼痛等症状,肝癌早期仅仅出现身体疲倦、容易疲劳、感觉乏力、疲惫、气短等。伴有不明原因的逐渐的消瘦、贫血、黑便等。  长时间不愈的溃疡或增大的肿块。口腔、黏膜下或皮肤上的溃疡长期不愈合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异常出血,包括咯血、流鼻血、牙龈出血等,而且出血经常出现,按炎症等对症治疗后还反复发生或经久不愈。异常的牙齿松动和异常的神经感觉,无原因的出现耳鸣,听力减退、下降,鼻塞,鼻咽部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出现。 无原因的月经周期出现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淋漓出血、不规则的出血,或排出血水,血的颜色发生改变等。月经期外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颜色发生改变。红斑样皮损,伴不同程度的鳞形脱屑和痂皮形成,当其表面角化层脱落后即出现红色的糜烂面,伴有渗液、渗血,糜烂面愈合后结痂,不久痂皮脱落而再现糜烂面,病变在增大的同时,可以出现溃疡,形成卷状边缘和中心区结痂。 
肿瘤分期是疾病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就像一把标尺,医生们用其“量”出疾病的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正确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晚期肿瘤,现今仍有很多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让患者有质量的长期生存;而早期肿瘤,若得不到科学规范的治疗,病情也会不断进展,使“早期”变“晚期”。 医生有话说:
“晚期肿瘤”并不是直接与“死亡”划等号,我们不应对“晚期”癌症消极绝望,更不应对“早期”癌症掉以轻心。 只有多与自己的主管医生沟通交流,充分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 大多数癌症的病因与生活方式有关,77%的癌症根源在于生活方式,而遗传和环境只占到14%和9%, 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主动截断致癌的危险因素。那么如何预防癌症?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