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岳父的思念(文/郁瑞)

 百年yesuo 2022-05-25 发布于江苏
郁氏文化
————

岳父的思念

文/郁瑞

五月,虽已花絮纷纷,繁花盛开,气温却不那么高。五月中旬,我的岳父,在欣然中轻轻地闭上了眼,倏然地走了。孩们带着怆然,带着悲切,带着不舍,带着眼泪,顺然地送走了他。从此,水神山多了个新兵,大吉村少了一名慈祥的老人,我们少了一位辛勤的长辈。老人葬的墓地,在绿树茵茵的山腰,那里槐树花开满了山岗,有白的像一只只蝴蝶,驻在树的枝上,有玫瑰红像是鸡冠花满满缀满枝头,初夏的馨风阵阵,近边翠绿的松林围着山路载着温暖的阳光,激起一波一波地松浪。岳父老人家就永远地欣赏这边的风景了。

岳父名叫王庙成,享年86岁,在这个初夏永远地去了天国,带着祥和,载着温馨,回恋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驾起白鹤进了这满山的氧吧,安然地睡下了。他走时,儿女都在他的身边,欣然美食一餐,在浓浓地餐香饭美的地方截然而去,据急救大夫诊断是心肌梗塞,心脏嘠然停止。

回朔与岳父以往的生话,心中的凄凉油然而生。93年岳父光荣退休,我爱人便上了班。我爱人是独女有一位哥,岳父岳母对她疼爱有加,后与我相识相恋结婚生女,都有岳父的关怀,他文化不高,但办事认真负责。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于村里很多人。他有木匠的手艺。我爱人出嫁带的梳妆台都是他亲手做的,他说不出豪言壮语,但朴实守信,很注重亲情。在岳父岳母都活着、生活都能自理时,我们每次回大吉,老两口都会给做丰盛菜肴,我最爱吃他们做的饺子。我是异乡人,不会做面食,但爱吃饺子,那时每次回去,除了菜肴、豆汤,必然有饺子。我们刚结婚时,交通还不咋方便,从阳泉到盂县也得有2个小时,到了县城,10块钱打个的就回了大吉,我们一回家,岳母把豆汤已熬好,美美地喝上两碗,岳父就开始做菜,没有三五个菜就不让上桌。我手笨搭不上手,就嗑上几把早已备好的南瓜子,津津有味地嗑下一地。在岳父岳母家他们很少让干活,我也不怎么主动,地里的活儿就掰过一次玉米。一则他们能干,二则我眼里没活,从小娇惯,不会干,就是偶然倒个垃圾。岳母告我爱人,要好好做人家媳妇相夫教子是女人的本分……那时候,我们年轻,体会不到老人朴实的教诲。那一年爱人生了大宝,岳父让岳母来阳泉的小楼里侍候了40天。我那时刚上班,玩性还很足。晚上吃了岳母做的饭,偶尔还乘着夜色,出去玩牌,很晚才回家。既便这样,老人家从没说过嘴外话。农村妇女,有这样的涵养真不多。

岳父对孙孩们都很热爱。他最疼爱的是她的孙子,他对老伴,其时也很用心。十年前,岳父因喉炎做了个小手术,那时,我们生活已好转,他住院费用我们都管了。做完手术出院了,在太行才住了三天,他不放心岳母一个人及他的孙孩,我们一再要求他多住些时曰,可他舍不得他的老窝呀,最后我开着车把他送回。20174月,岳父感觉胃有不适,来阳煤总院看病,全身做了检查,除一些指标有情况,大体还不错。看完病,在太行住了一黑夜便急切回家了,他关心着他的孙子,爷孙情深,我们不能阻挠,理解老人的心思。他要干什么,我们默默地支持他。

老人一生勤勤恳恳,不善言辞,心地善良,为人正真,不贪图享受,像传统的父亲,对己简朴,对孩全心全意的呵护,爱憎分明,做事做人谨慎真诚。他是一个慈父,也是一名朴素的木匠和工人。

岳父走了,他的音容笑貌还在我们心间,他无欲无求的朴素精神,将时时提醒和告诫我们继续走好人生之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语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这几句诗,总是能体现循环而缤纷的人生。祈愿老人家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他朴素的情怀激励我们向前。

2022年5月17日于阳泉

——————


作者简介

郁瑞,男,出生于19691月。海门天补人。本科学历,经济师,高级合同师,就职于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主管:郁旦斌

         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