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张志江:龙泉纪事之二十九——张八岭印象(下)

 新用户9326cauu 2022-05-25 发布于安徽

  张八岭印象(下) 

张志江

六、县局统调配  柴机回娘家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嘉山县耐火厂工作,当时我厂是本县第二、手管局系统最大的工厂。厂里有一台八十匹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这台机器,白天作为全厂的动力保证生产,夜晚发电,为厂区和宿舍区提供照明,可谓是劳苦功高。围绕这台柴油机组,有六名机修工,分成三班,日夜维护保养并负责正常开机运行。1969年秋,明光戴湾新建的发电厂竣工投产,工厂不再自己发电,手管局就把这台柴油机组调配给张八岭轮窑厂使用。轮窑厂原先是手工操作,1969年新建了轮窑,吞吐量大,还购置了搅泥机、制砖机等设备,急缺配套的发电动力来支持,主管局适时把这台柴油机组调配给张八岭,保证了轮窑厂正常生产。

柴油机调走,开机的师傅也必须跟上,耐火厂机务维修工六人中有王钧琢(组长,高中文化)、宋济华(复员军人)、沈连基、魏大祥、宋贤方(根红苗正的中青年技工),还有一位50来岁的上海人杨少君,小组里排来排去,只有他了。杨少君说,我去!这位老杨师傅家住明光镇糖坊巷,和我是街坊,年近40岁才结婚,家中有个十几岁的女儿。老杨在建国前是上海一个大厂里的工人,技术相当不错,由于参加黄色工会组织,专门对付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工人运动,解放后自然成为历史有问题的人,被押送到安徽省劳动改造,参加治淮工地劳动,刑满后就被安排到嘉山县耐火厂工作。此时正值文革时期,作为一名刑释人员,只有无条件服从。从此,杨少君调到张八岭工作,每周末乘火车回家一次,遇到厂里忙,两、三个星期回来一趟。到了八十年代初,张八岭通上了高压电,这台柴油机也就可有可无了。

1982年,耐火厂新上了一个项目--玻璃车间(即后来的皖东玻璃厂),因贷款资金不足,厂房基建都是由本厂工人担当。玻璃窑炉是连续作业不能停的,那个年头,电力紧张,时常拉闸限电,工厂必须有备用发电机组,于是,经县手管局协调,这台80匹马力柴油机,时隔十三年,又回到娘家了。

    七、企业求发展  几度易厂名

张八岭汽车修理厂,原来有好几个名字:铁木社、农具厂、建材装配厂等,每个厂名代表不同时期生产不同的产品。铁木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几家手工业作坊组合而成,有铁、木、竹匠十多名。更名农具厂,是在原有基础上规模略有扩大,原先生产初级的农具、家具产品档次略有提升,职工人数略有增加。由于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资料和原材料都比较缺乏,像这种小企业既要会“找米下锅”,还要会“养鸡下蛋”,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所谓“船小好调头”,是小企业的特点,业务范围灵活机动,有时见空就钻,哪样赚钱就干哪样,具体要看其领头人的头脑是否灵活,思路是否开阔,有无魄力。该厂历任的负责人有赵明辉、阚克让、岳德本、刘延光、朱绍晴、柳培良、张维新等。

该厂曾为煤矿生产矿笆和轮窑厂的防雨篷(均为竹制品),从四川购来两火车皮茨竹做原料,从铜矿等大企业买废旧钢丝绳再利用(扎笆);从福建采购计划外木材、杂树棍,找关系批火车皮运输,既解决了木工家具用材,还对外销售;购置带锯机加工木材;购置冰棒机生产冰棒。有些行为如采购木材,批车皮计划都属于打“擦边球”,以上这些工作大都是由铁木社原任会计后任农具厂厂长的岳德本所为。1981年,104国道开建,正巧从该厂西侧经过,给该厂带来了发展机遇。他们请轮窑厂来本厂大院免费取土,将一大高土坡取平后,整出了一大片场地,沿公路边盖一栋两层楼房16间,楼上开旅社,楼下门市部,还盖了车间厂房和几间宿舍,形成四合院。又通过该厂老职工杨师傅的女婿(滁县地区公路总站汽车大修厂)张有才厂长,为张八岭农具厂培训技工,扶持上马汽车修理业务。还请南京铸造厂帮助该厂上马铸造车间。1983年,县局将时任厂长、新党员岳德本调至轮窑厂,去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前文有叙)

世间事往往是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即成。后来,煤矿坑道技术升级,不再用矿笆,该厂停止了竹器生产。改革开放以后,允许私人办企业,市场经济活跃且竞争激烈,公有制企业处境愈加困难。张八岭陆续诞生了好几家私营铸造厂,而农具厂技工老的老、走的走,昔日风光不再,企业逐渐走向下坡。业务萎缩,企业亏损,发不出工资,职工怨声载道,频繁上访…此时,又有一位“能人”浮出水面,他就是张维新。

八、汽车修理厂  能人挑大梁

张维新,1948年生,80年代末入党。他原是张八岭农机站技工,维修各种农业机械、汽车、拖拉机,技术比较全面,农具厂成立汽修车间后,一直想将他借调过来执掌帅印,可时任张八岭乡长尤谨慎坚决不同意放走这位技术人才。好事多磨,几经周折,张维新终于在1985年调至张八岭建材装配厂(即农具厂)。彼时,为安置城镇待业青年,各地都在大力兴办五七工厂,汽修车间顺势改名为张八岭汽车修理厂,一是大厂办小厂符合上级要求,二是对外更好开展业务,三是滁县来的师傅也好放心撤回了,因为驻厂帮助培训修理工的滁县大修厂陈副厂长和技工张师傅,都知道张维新的技术比较全面,由他任厂长,独挡一面没有问题。从此,一个工厂,两块牌子,汽修厂名气越来越大,汽车修理业务如火如荼,如同给奄奄一息的建材装配厂注入了兴奋剂。汽修厂并未单独核算,对内仍是一家,因此为大厂积累了很多财富,不到十个人的汽修厂,保障了建材装配厂几十个人的工资费用。由于张维新技术好,响名在外,收费又合理,吸引了管店林业总场的维修业务,管店林场自有修理车间,但更愿到张八岭来维修保养汽车,同样也吸引了白米山农场的车辆。该厂地处104国道旁,南来北往的车辆很多,汽修厂着实红火了几年。

天有不测风云,1989年春,安徽宿县一个体运输户的旧三菱货车在此修理后,因其所带的钱一路花完了,连吃饭的钱也没有,请厂长张维新随车去宿县取钱。张维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连夜向宿县进发,谁知经过某矿区时,对面来车灯光刺目,司机一慌神,加之技术也欠佳,往右猛打方向,撞在路边一个大变压器上,造成了严重事故,车头撞毁,张维新两条腿被挤压,从骨盆到脚跟均有裂伤,昏迷不醒,被附近的矿工送到煤矿医院抢救。司机是轻伤,他身无分文,在医院里长跪不起,哀求医生抢救伤员,否则他也不想活了…医生被其感动,也是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精神,收治了张维新。张昏迷到第八天才苏醒,经过治疗,命是保住了,但医生说,伤者后半生可能站立不起来了…张维新听了,当时死的心都有。单位获知消息,赶来缴上医疗费。司机因为才购不久的二手车,尚未挣够本钱,还想反过来追责汽修厂赔偿,故也没花一分钱医疗费,就不了了之了。好在张八岭汽修厂这几年还有点家底,付得起医疗费。

张维新回家后卧床三个月,曾想过寻死,在妻子精心护理和鼓励下,后又多次找骨科老中医开药方调治,略见好转。下床锻炼之初,每挪一步就摔倒,妻子扶他起来再走第二步,就这样,渐渐地到了秋天,竟然可以拄拐行走了。汽修厂没有了张维新,已经停摆了,工人分流自寻生活门路,厂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张维新心急如焚,拄着双拐回到厂里,挑选了几名青工,送到滁县大修厂培训数月归来,张维新每天拄着双拐上班,现场指挥这些青工维修汽车。

九十年代初,建材装配厂曾数次更换厂长,1991年,大厂与张维新签订三年承包合同,每年上缴大厂一定费用。到了后来,大厂受市场经济以及大气候的影响,越来越不景气,而张维新的汽修小厂一直红火,一直为大厂分忧解难,承担大厂的一些费用。1994年底,明光市二轻局针对张八岭的状况,进行调整,将濒临倒闭,只剩下少量老弱病残职工的张八岭建材厂(原修建社)撤销,还有缝纫社的几名退休职工,与张八岭汽修厂大小厂全部整合到一起,1995年1月更名为明光市二轻汽车修理厂,任命张维新为厂长。

在改革大潮中,有许多企业转制,职工下岗,转岗再就业,二轻局也随着潮流更名为轻工业协会(最终还是机构撤销)。在大环境下,张维新带领他的团队,只有七、八个修理工,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以他们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支撑着有几十名退休职工的大厂。尽管此前经济效益一直不错,还曾为在职职工每人买了100元的商业保险,但是随着“大气候”,最终也是必走改革之路。到了2007年,全市改制即将结束,汽修厂的资产也进行了拍卖,职工转换身份,包括合并进来的小企业的退休职工,全部都进入了社保,任职时间最长的末任厂长张维新同志时年59岁,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于次年退休。

笔者在明光市(原嘉山县)二轻系统工作了45年,亲眼见证了从手管局到二轻局,几十家工厂从创业到发展,到最终改制的全过程,对二轻系统深有感情,也深有体会。集体所有制企业虽不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为地方建设服务,添砖加瓦,为国家创造许多税收,为社会就业,为当地民生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当然,二轻集体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船小好调头”,灵活机动,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起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还有重要的一点,即离不开“能人”,八、九十年代之后,企业基本上已无国家干部,其负责人都是从优秀职工中产生,文化普遍不高,除了坚持党的领导,奉公守法,依靠职工凝心聚力,就要靠企业领头人的决策思维能力了,不少企业有“能人”,但也有个别所谓的“能人”靠走歪门邪道,投机钻营,钻政策空子,欺上瞒下,甚至违法违纪,最终把好端端的企业给搞垮了的,也是有的。本文讲述了两位“能人”,一位是文化较高,脑子灵,一度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一位是文化虽然不高,却技高一筹,充分发挥其技术特长,打开一片天地,这就是当年二轻企业的特点和真实写照。企业改制结束已过去一、二十年了,当年的工厂已成历史,在当今科学高度发达的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现代企业依靠科学管理,知识化,现代化,高科技,需要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我们这一代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张八岭工厂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九、山清水秀一一美  人杰地灵一一强

笔者对张八岭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青山环抱,风光优美,放眼望去,有山有水,空气清新,无限回味;二是文风浓厚,人才荟萃,工农商学,教科文卫,文学著作,出书“成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著名作家傅守乾先生,他是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散文馆馆长、明光市作协主席。傅先生热爱文学,追求美好,钟情山水,崇尚自由。傅先生擅长写山水散文,著作颇丰,有《那山那水那人》《明光风》《那人那景那情》,主编出版文集《美好新明光》等,还在各级报刊发表赞美新时代、歌颂新生活的作品百余篇,在傅先生的带领下,明光市文坛异常活跃,可以说是傅主席率领开创了明光文学高地的新时代。

另一位资深的知青小说作家、省作协会员马昌凡先生,曾下放农村十年,退休后移居滁州,我们同住一个小区。马先生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写作,除了出版55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捻军演义》,还出版了知青三部曲,其中有1.7万行的长诗《知青悲歌》和《知青外史》《知青异传》两部小说总共100多万字。马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也步入了写作的队伍。

笔者纪实散文《明光集的“汪小爷”》中汪小爷之子汪兄锡智,是一名知青,从省林业学校毕业,就一直在张八岭林业站工作,退休前曾任林业站长多年,其足迹遍布张八岭的山山水水。汪先生退休后,参加滁州老年大学书法班和文学诗词班学习,是该校优秀学员,汪先生还是滁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其作品曾在校刊和《立德》杂志等报刋平台上发表。

说完三位老知青,再来说老干部。张八岭有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干部也曾著书立说,他们也有动人的故事。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同志文化都不高,这两位却荣幸的被党组织送到军校读书数年,文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

潘维成,笔名芳华,1948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上甘岭战役。1959年调回明光市,先后在张八岭公社武装部、张八岭供销社等单位任职,1990年离休。潘老爱好读书写作,特别是诗歌,从1950年到2017年共写诗300多首,其一直想把自己的诗作结集出版。在患癌症后心事更重,弥留之际,其长女潘悦华女士,想为其父了却心愿,但又不知如何出书。经人介绍,找到了明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安徽文史馆特约研究员贡发芹先生,请他帮忙,贡先生热情帮忙,联系出版社,帮助校稿,并亲笔作序,使《潘维成诗词集》得以出版。

另一位老干部范正江,是老张八岭“南头范”家的,1948年底参加革命,小学文化的他先是在区公所当文书,后被送到淮南公学和军医学校学习,成为一名医生,转业后,到银行系统工作。其著作有《凡人琐事》《往事悠悠苦追忆》,已出版成书。

笔者非张八岭籍人,对张八岭山水人文只是一知半解,如九牛一毛,叙述的可能挂一漏万。令人欣慰的是,马昌凡先生新近编著的长篇巨著《张八岭记忆》(约四十万字),可以堪称张八岭百科全书,现已进入校稿排版阶段,即将付印。据说书中介绍张八岭各界人士约三、四百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