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分享】影响主养草鱼池塘中花白鲢产量的七大因素

 women明天更好 2022-05-25 发布于天津

图片

1
合理的投放密度
 
        其实作为池塘净化者的花白鲢,在投放密度上存在的不同的理解。我们往往容易进入两个误区:

投放少,规格大,产量不会低,这种投放方式因为鱼对池塘藻类的消耗能力较低,容易在高温期池塘出现藻类过剩,藻类水华,水中呈云朵状,不可控,容易出现倒藻现象。

投放多,规格小,产量持平,过多的花白鲢在池塘中也容易导致池塘藻类消耗过大,水肥不起来致使池塘缺氧。所以我们投放的密度需达到的一个原则是尽量多投放,但在池塘高温期既不出现藻类过剩的情况下,水容易肥起来即可。这个密度需要养殖朋友根据每个池塘的具体情况,通过每年的实际操作观察,合理的控制增加或减少密度。

2
正确的投放规格
 
       花白鲢相对生长速度最快的年龄是在1冬龄后,即我们所说的2龄苗,所以我们在选择苗种规格上不能一味的追求投放大规格,尽量在2龄苗种中选择。举个例子,在其他情况相同下,投放2龄的3两苗种和投放3龄的1.5斤的苗种,生长一年3两长至3斤,1.5斤长至4.5斤,但是在饵料消耗上3龄苗种消耗明显大于2龄苗种,投放大规格鱼种的成本也高,而出塘鱼的价格没有大的变化,投放大规格苗种得不偿失。

3
充足的饵料
 
        花白鲢靠什么生长,这里也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靠的肥料。在花白鲢的摄食生长中,池塘有机碎屑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它鱼粪便的分解产物、投喂颗粒料的粉料等成为花白鲢个体生长的主要食物来源,正可谓“一草带三鲢。其次才是池塘的藻类和浮游动物,一般的池塘花白鲢通过摄食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在生长中所占比重不超过4成。所以在我们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池塘的粪便,达到变废为宝成为我们增产的关键。

4
稳定的池塘水质
 
        池塘氨氮、亚硝酸超标,缺氧、慢性中毒、倒藻等不稳定的现象都会影响花白鲢的生长,缩短了花白鲢的生长时间,影响花白鲢产量。稳定的水体能提供花白鲢良好的饵料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合理的施肥,定期稳水、解毒、改底,有效的使用增氧机是保持水体稳定的关键。

5
杀虫药的使用
 
        使用杀虫药的同时不仅杀灭了池塘的藻类和浮游动物等生物饵料,破坏了池塘的环境,而且积累的药物残留对花白鲢的饵料生物和鱼类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目前减少杀虫次数,稳定池塘环境首当其冲。

6
溶氧的决定性
 
        溶氧决定产量,增氧增产是水产养殖的必由之路。充足的溶氧能保障池塘的载鱼能力,减少发病概率,以及提高池塘饵料的转化率,直接促进了花白鲢的生长。俗话说:“一日浮头,三天不长”,这句话针对的是池塘所有养殖品种。保证池塘的充足溶氧,夜间多开增氧机,减少鱼浮头现象是增加产量的第一要素。

7
底泥的厚度以及饲料的投喂或草的投喂量
 

        池塘的底质是限制池塘花白鲢的产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底质,营养积累和底泥特性不同,对饵料生物的可利用性和数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好的池塘底质施肥后肥效快,保肥时间长,生物饵料和有机碎屑充足,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产量。合理清塘、定期改底、使用活菌制剂能对池塘底质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