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欲讷②,吉人寡辞③。利口作赋④,长舌为诗⑤。斯言不善⑥,千里违之⑦。勿谓可复⑧,驷马难追⑨。惟静惟默,澄神之极⑩。去甚去泰(11),居物之外(12)。多言多失,多事多害(13)。声繁则淫(14),音希声大(15)。室本无暗(16),垣亦有耳(17)。何言者天(18),成蹊者李(19)。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之首(20)。无掉尔舌(21),以速尔咎(22)。无易尔言(23),亦孔之丑(24)。敬之慎之,三缄其口(25)。勖哉夫子(26),行矣勉旃(27)。书之屋壁,以代韦弦(28)。 【注释】 ①此文选自《全唐文》。 ②讷(ne):说话迟钝。《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吉人:善人,贤人。寡辞:话少。《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 ④利口:能言善辩。《书·周官》:“无以利口乱厥官。”《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⑤长舌:多言,好说闲话,播弄是非。《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高亨注:“维厉之阶,是灾祸的根源。”(《诗经今注》)。 ⑥斯言:这句话。 ⑦违:违碍。 ⑧复:返,还。 ⑨驷(si)马:古代一车套四马,所以称一车所驾之四马为驷马。是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 ⑩澄神:使心神清静。 (11)去甚去泰:去其过份。谓事宜适中。语本《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2)居物之外:超脱于尘世之外。物外,即世外。汉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13)语本《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14)淫:过度,无节制。明杨慎《升庵经说·论语·淫声》:“郑声淫。淫者,声之过也。” (15)音希声大:语本《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16)古代讲究不欺暗室,即在幽暗无人的地方也不做坏事。《梁书·武帝纪下》:“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又《简文帝纪·题璧·自序》:“弗欺暗室,岂况三光?” (17)垣(yuan):矮墙,也泛指墙。 (18)何言者天:语本《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9)蹊(xi):小路。《史记·李广列传·赞》:“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20)冠时之首:处于当时的首位。 (21)掉:弄。掉舌,鼓舌,弄舌。 (22)速:招致。咎:灾祸。 (23)无易尔言:你不要轻易说话。语本《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24)孔:大。 (25)缄(jian):封。三缄其口:封口三重。指言语谨慎,少说话或不说话。 (26)勖(xu):勉励。夫子:犹言先生。 (27)旃(zhan):“之、焉”的合音。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旃又为之焉之合声。” (28)韦弦:韦,皮带。弦,弓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他们佩带韦弦的目的,是用以随时警戒自己。 【译文】 君子说话要迟钝,善人话少。古人就警戒那能言善辩的小人,把长舌妇写进诗中。如果你的这句话不好,到处都会碰壁。不要说说话可以收回来,那是驷马难追的。只有静默,才能使心神极度清静。办事不要过分,要置身于尘世之外。多说话,过失就多。多事,就多害。乐声繁密就会过滥,听不见的声音反而声音最大。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暗室,到处都有人看着你,隔墙也有耳朵。天说什么话呢?而有四季产生,百物生长。桃李不说话,树下也能形成一条小道。它们都似不能说话,但为世人尊重。话没有说出口,却处于当时第一的位置。不要耍弄你的舌头,以致招来灾祸。你不要轻易说话,轻易说话也会成为大丑事。严肃谨慎,紧紧闭住口。先生要勉励自己,努力去行动。写在屋壁上,以代替韦弦。 |
|